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唐明皇唯一存世书法长卷【鹡鸰颂】:书写难得一见的帝王手足情

2024-01-29国风

一件传承千年的书法作品,其背后往往有众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众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不但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开创了「开元盛世」,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精通音律、舞蹈、书法,擅长演奏琵琶、羯鼓, 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作为书法家,他留下的作品并不多,传世的墨迹仅有书法长卷【鹡鸰颂】,这幅作品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力健劲,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丰润浑茂,具有典型的盛唐风格,受到历代书法家的推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件传世书法背后的故事。

(一)李隆基为什么要写【鹡鸰颂】?

李隆基弟兄共有5人,分别是老大李成器、老二李成义、老三李隆基、老四李范、老五李业。这弟兄五人自幼较好,特别是武则天执政期间,面临随时被杀头的风险,但他们五人相互照顾,始终团结一心,小心谨慎,历经风雨,患难与共,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后来李隆基抓住机会发动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助其老爹李旦再次登上皇帝的宝座。在商议立太子的事情上,按照「立长立谪」的原则应该立老大李成器为太子,但李成器「涕泣固让」,认为三弟有重定李唐社稷之功,理应正位为储君,不然天下人都不会心服。老二李成义也像大哥一样毫不犹豫地推掉了以他为太子的提议,他们弟兄们认为只有李隆基才有足够的能力稳固李唐江山,带领家族走向更大的辉煌。

李隆基也不负弟兄所望,开创了「开元盛世」。登上帝位后,李隆基感念弟兄情谊,将四个弟兄加官进爵,分封到各地为王,终其一生对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照顾有加,不论他们有何过失从未进行过责罚,尤其是对老大李成器更是尊敬有加,李成器去世时,李隆基悲痛欲绝,破例以天子之礼葬之。这种兄弟关系融洽、手足情深的情况在帝王之家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李隆基的成功,离不开兄弟间的团结,也避免了手足相残的悲剧。

唐开元七年秋,有鹡鸰约千只翔集于宫殿,玄宗见其飞鸣行摇,不畏人之状,联想到兄弟相聚之乐,就召见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撰写颂文,李隆基读后甚感满意,又亲自撰写了序言并挥毫写下此卷,给后世留下了一段帝王家的传奇故事。

(二)【鹡鸰颂】的主要内容

【鹡鸰颂】这篇文章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序言,是李隆基所写,第二部分是颂文,由魏光乘所作。全文内容如下:

鹡鸰颂并序(俯同魏光乘作)

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为方伯,岁一朝见。虽载崇藩屏,而有睽谈笑,是以辍牧人而各守京职。每听政之后,延入宫掖,申友于之志,咏【棠棣】之诗,邕邕如,怡怡如,展天伦之爱也。秋九月辛酉,有鹡鸰千数,栖集於麟德殿之庭树,竟旬焉,飞鸣行摇,得在原之趣,昆季相乐,纵目而观者久之,逼之不惧,翔集自若。朕以为常鸟,无所志怀。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才雄白凤,辩壮碧鸡,以其宏达博识,召至轩槛,预观其事,以献其颂。夫颂者,所以揄扬德业,襃赞成功,顾循虚昧,诚有负矣。美其彬蔚,俯同颂云。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下面这张图片是我制作的【鹡鸰颂】注释,方便大家掌握这篇古文的字词意思。

【鹡鸰颂】注释

(三)【鹡鸰颂】里的「一鸟一人」是个啥情况?

(1)鹡鸰是个什么鸟?

鹡鸰

鹡鸰是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体长约20厘米。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最常见是白鹡鸰,其头顶黑色,前额纯白色,嘴细长,尾和翅膀都很长,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其声音尖锐,好像「脊令、脊令」,传得很远。因其形状有点像舞台上张飞的脸谱,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张飞鸟。这种鸟喜滨水活动,吃昆虫和小鱼等,多在河溪边、湖沼、水渠等处,在离水较近的耕地附近、草地、荒坡、路边等处也可见到。

鹡鸰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不停地鸣叫起来,把单飞的鹡鸰叫回来。【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即「鹡鸰」。后以「鹊鸰」比喻兄弟。古代有不少关于「鹡鸰」的诗画,如明代唐寅的【败荷鹡鸰图】写道: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陈全也有一首【败荷鹡鸰为沈志行题】说:

萧瑟蒲莲野水清,双飞遥羡雪鸪鸣。

谁怜独影空原上,几度秋风忆弟兄。

这些诗都是借「鹡鸰」来表达弟兄之情的。

宋画【鹡鸰枯荷图】局部

(2)魏光乘是个什么人?

魏光乘也算一个比较有才华的人,唐玄宗刚登帝位时魏光乘为左拾遗(唐朝时的监察官员,从八品上),但这个人有个不良嗜好,喜欢给大臣起外号。如:

兵部尚书姚元崇个子高、走路快,魏光乘称其为「赶蛇鹳鹊」,讽刺其身材壮硕、走路迅疾,犹鹳鸟一般。

殿中监姜蛟又胖又黑,魏光乘称其为「饱椹母猪」,讽刺其象吃了很多桑葚的母猪,因殿中监掌皇帝衣食住行,魏光乘也是借此讽刺其中饱私囊。

黄门侍郎卢怀慎爱低头走路,魏光乘称其为「觑鼠猫儿」,讽刺其时常低头望地,犹猫寻老鼠一般。

舍人吕延嗣长大少发,魏光乘称其为「日本国使人」,日本武士的发型很奇特,我们叫这种发型为「月代头」,在这里魏光乘讽刺吕延嗣长得象日本人一样。

舍人齐处冲好眇目视,魏光乘称其为「暗烛底觅虱老母」,眇的意思就是用一只眼看,「暗烛底觅虱老母」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眯眯眼」,讽刺其爱眯着眼睛瞧人。

魏光乘称黄门侍郎李广为「饱水虾蟆」,李广这个人上班时一张报纸一杯茶,净喝水不干活,且其长得又很胖,象喝饱了水的蛤蟆。

魏光乘称舍人杨伸嗣为「熟鏊上猢狲」,鏊是烙馍用的圆形炊具,「熟鏊上猢狲」可以用我们熟悉的话说就象热锅上的蚂蚁,讽刺杨伸嗣焦燥、好动。

魏光乘称御史张孝嵩为「小村方相」,方相就是指门神,讽刺张孝嵩在朝堂上象门神一样杵在那里,啥也不说、啥也不干,是一个只领工资不干活的主儿。

魏光乘作为一个八品的小小芝麻官,在朝堂上指点江山,乱给大臣起外号,为此得罪了不少人,被贬到新州新兴当了一个县尉,新兴县就是现在的广东新兴县,在当时属于蛮荒之地。

几年后,唐玄宗把魏光乘调回长安任左清道率府长史,这个官级比较高,为从四品上,职责是掌管东宫内外昼夜巡警之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东宫太子府的保安队队长,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四)【鹡鸰颂】长卷赏析

【鹡鸰颂】卷宽 24.5厘米、长184.9 厘米,白麻纸本, 共44行,331个字,是李隆基传世仅存的墨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卷书法萧散洒落,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极具盛唐气象。

卷上共有鉴藏印记75方,拖尾有北宋蔡京、蔡卞,以及清代王文治题跋。下面依次作以介绍。

(1)鉴藏印记

开元 、宣和、宣、龢、政、龢、政和、双龙方玺、御书(半印)、晋府图书、乾坤清玩、内府图书之印、梁王之玺、吴廷、用卿、吴廷私印、吴希元印、新寓、新宇、吴新宇珍藏印、汝明父、王永宁印、王永宁、王长安父、长安、太原、瞻近堂、瞻近堂收藏印、陈定平生真赏、顾九锡印、部曲将印、别部司马、吴廷、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从这些历代皇室和知名鉴藏家的印记可以看出,此卷书法传承有序、脉络清晰,可以确定为真品无疑。

(2)卷后题跋

此卷书法后有四则题跋,分别是:

蔡京题跋:

臣闻唐有天下,不能追法先王。其政之所施,与士之所学,皆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其文鄙朴,无复风雅。开元中叶,号为极治。而遗风馀烈,无可稽考。世称明皇脊令颂,最为翰墨文章之美。伏蒙宣示真蹟,其书札词语,始知臣前言不诬。臣伏观前日圣制图赋,羲昼遒迳,奎文藻焕,非骚人嫉世愤懑之词,真圣人孝友格物之义。以彼方此,以今观昔,其事则同,其德其言则异,犹日月之揭。霄壤之殊,非臣敢私也。政和五年四月望,太师鲁国公蔡京谨题。

蔡卞题跋:

唐明皇于兄弟间,以友爱称。时有脊令数千,栖麟德之庭木间。君臣赓颂,以为美谈。圣上绍述先烈,发挥哲庙之志,巨细毕举。是以斯禽一日同集后菀龙翔池,数以万计,盖前此未之有也。上既亲御丹青图其状,又作为雅诗以赋之,事辞之称,与日月争光。顾此颂所谈,亦不足贵矣。改月三日,昭庆军节度使中太一宫使。臣蔡卞题。

王文治题跋:

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为人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荦时也。后有宋二蔡跋,虽其人不足重,而书法之精,自苏米诸公而下,罕有能踰之者,亦可玩也。癸丑暮春之初,丹徒王文治。

此书或有疑为双钩者,良由未曾多见唐宋人真迹,不知古人笔法沉著,墨法丰厚之处,深知书者,详玩自得,不待多词。同日又记。

卓荦:zhuó luò ,荦:明显;分明。卓荦:超绝出众,卓越。

王文治这则题跋较二蔡的尤为精彩,不但评价了帝王书法的特点,还评价了二蔡的人品、书品,比较中肯。

最后,我把唐玄宗李隆基的【鹡鸰颂】高清长卷分享给大家,全方位欣赏这件具有盛唐风韵的书法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