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今年伏天热不热,就看清明」,今日清明,今夏三伏天热死牛吗?

2024-04-04国风

夏日炎炎,三伏当头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暑难耐。这就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被称为"三伏"的时节。三伏由初伏、中伏和末伏组成,一般从每年的7月下旬一直延续到8月下旬,历时约40天左右。在这炎热的40天里,往往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酷暑难当,备受考验。那么,今年的三伏天会有多热呢?我们不妨从清明前的天气做些预判。

清明知夏热

"今年伏天热不热,就看清明"。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谚语,暗含一丝玄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大约在每年4月5日前后,标志着春季行将结束,夏季将至。因此,清明一日的天气情况,往往也就预示着今年夏天的炎热程度。

清明烈日炎炎,意味着三伏天必将酷热难耐;"清明雨绵绵,草木遥遥迎清朝",则可以预期今夏天气或将温和宜人。这一思路,源于古人对自然规律的领悟与体会。清明时节正值春季行将就绪,气候渐暖,万物萌发。如果清明时节阳光灿烂,气温较高,说明今年春季来得较早,夏天也将来临得较早,酷热时节或将比往年更长,炎热程度也将加剧。反之亦然,如果清明节气温较低,降雨较多,那么春天来得较迟,夏季也将推后到来,酷热日子或许就没那么漫长了。

于是,老祖宗们总是用清明一日的天气状况,来预测三伏酷暑的轻重程度。所谓"清明热得快,伏里蒸煮天",正是这个道理。如果清明时节已经酷热难当,那必将预示今年三伏天的高温将延续下去,酷热无比,简直热到"人吓人,汗浸罗裙,百虫尽出窝"的地步。反之,如果清明时节天气凉爽,甚至雨水连绵,那三伏天的酷暑程度或将较为温和。

不过,无论三伏天将会如何炎热,我们都应当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毕竟,炎炎酷暑不仅对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对身体健康也是一大考验。了解三伏酷暑的潜在风险,未雨绸缪,也是关键所在。

三伏酷暑的健康隐患

三伏时节的高温酷暑,不啻给人体带来严峻挑战。全身上下,无一幸免,会受到各种不利影响。首当其冲的,莫过于中暑和热射病的风险了。

中暑和热射病本质上都是人体无法耐受极端高温,无法正常散热所致。中暑多发生在户外,是由于体温骤然升高,导致精神恍惚、乏力等一系列症状。而热射病则多见于封闭空间,例如没有空调的车内或房间里,是内在代谢热量无法排出体外所致,还伴有精神错乱、肌肉痉挛等严重表现。两者虽然发病途径不同,但均是由于高温导致人体内在温度失控所引起,若处理不当均可能危及生命。

其次,高温时节,人体也更容易出现中风、心脑血管病等疾病加重的风险。经医学研究表明,酷暑天气会导致人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使血液黏度增加,容易引发心肌缺血、脑缺血,加之人体很多系统如消化、肾脏等在高温下也易受损伤,这无疑会给有基础病的患者雪上加霜,诱发各种并发症状。更有甚者,持续的高温环境还可能诱发毒血症、肾衰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高温酷暑的威胁还不止于此。你可曾留意过,每逢盛夏,总有一些老年人和儿童因中暑或热射病离世的报导?这提醒我们,高龄老人和幼童的免疫力或体质本就相对较弱,在三伏天里面对高温时,更是首当其冲的高危群体。同时,从事户外体力劳作者、肥胖者等特殊人群,也更容易在高温下出现身体不适。可见,三伏酷暑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民性健康威胁。

此外,在酷暑时节,往往还会伴有电力、供水等能源短缺,供给跟不上需求,这也给居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商家和企业往往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段会实施有序用电,采取限电措施;一些地区也会出现临时性断水情况。这些无疑都会加重酷暑给我们带来的不适和困扰。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极端高温天气还可能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热带风暴和暴雨等,乃至洪涝泥石流,给人员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面对酷暑,我们要有全面的应对准备,以防范于未然。

应对酷暑的生活技巧

行百里者半九十,积力之久勿疲。为了安全无虞地渡过每年的三伏酷暑,我们除了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暑技巧。

首先,从穿衣打扮上着手。夏季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轻便短衣短裤,选择清凉质地的棉麻面料。不过,外出运动或长时间在户外的话,为防范紫外线和中暑,还是要选择遮阳性能较好的长袖衣裤为佳。鞋子方面,建议尽量穿凉鞋拖鞋,以利于通风透气。同时,可以在头戴遮阳帽或太阳镜,给脸部遮阳,防晒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