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出伏|四首诗词,历尽三伏热,枫叶早知秋

2024-08-30国风

2024年8月24日出伏。

出伏,顾名思义,即「出了伏天」,意味着长达四十天的三伏天正式结束。

出伏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白天仍可能偶有高温,但夜晚已能明显感受到凉意,心情也随之轻松许多。

欣赏四首出伏诗词,一起迎接金秋的到来。

〔1〕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二

宋·张耒

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

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

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

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醁。

诗人描绘了出伏后,一场秋雨所带来的清凉与喜悦,流露出对炙热消散的不尽喜悦。

盛夏三伏天,如同一口巨大的沸水锅,世间万物都置于其中,经受着烈日的炙烤。

夜半时分,一阵西风,伴随着绵绵细雨,悄然洒落在窗前,驱散了连日的酷热,带来久违的凉爽,户内户外显得格外晴朗宁静。

不用怜惜那些因季节更迭而凋零的草木,度过炎热的夏日,大家心中都充满了欣喜。

老年人在这凉爽的清晨,也早早起床,斟上一杯美酒,细细品味这份来之不易的舒适与惬意。

出伏的美,在于那悄然绽放的秋意,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柔。

〔2〕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一

宋·张耒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

戢翼 :(鸟)收拢翅膀,不再飞翔。 淹留 :长期逗留。

初秋的清晨,秋风带着几分清凉吹拂大地,万物被笼罩在一派凄清的氛围之中。

风雨过后,草丛中昆虫的鸣叫声也渐渐停歇。高高的大树上,枝叶间挂满晶莹的水珠,在晨光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乌鸦收敛了翅膀,静静地栖息在枝头,远处的鸡鸣声,不时划破长空。

长久地欣赏雨后的风景,想到岁月匆匆,年华将尽,辜负了大好时光,心中涌动着怅然若失的的情绪。

无论经历了怎样的酷暑与煎熬,总有一份清凉与宁静,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珍惜。

〔3〕

出伏

明·邓云霄

江行逢出伏,枫叶早知秋。

霞带新鸿去,帆拖片两收。

浮生空复尔,大药竟难求。

莫道金风爽,萧萧起旅愁。

出伏这天,诗人正好乘船远行。岸边的枫树叶仿佛早已知晓秋的消息,悄悄换上了初秋的衣裳。

绚烂的云霞带着南飞的大雁飞向远方。江面上的船只也收起风帆,顺风顺水而行。

回首往昔,人生如梦,似乎在重复着相同的模式。那些灵丹妙药,如同镜花水月,难以寻得。

不要说秋风送爽,那萧萧的落叶声,唤起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旅途的孤独与忧愁也随之涌上心头。

季节流转,岁月在生命的轨道中,总会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镌刻在心灵深处,成为永恒的记忆。

〔4〕

出伏调潘十

宋·张耒

伏尽热随尽,古语常有凭。

淮南岁苦旱,秋暑郁方蒸。

老火炽而焰,弱金融未凝。

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

平生白羽扇,挥拂何功能。

蓬头卧永昼,起冠汗沾缨。

柯山屡空子,贫病复相仍。

衡茅未可诣,作诗问寝兴。

屡空 :贫穷无财。 衡茅 :简陋的居室。 相仍 :依然,仍旧。

出伏,并不意味着天气会立即转凉。在江淮、江南及华南一带,出伏后,天气仍然可能持续高温,出现所谓的「秋老虎」。

宋代的张耒,在出伏后,就遭遇到这样天气。

古人常说,出伏后,暑热全消。然而在淮南地区,今年却遭遇了秋老虎,即便已经出伏,暑气仍旧像蒸笼般笼罩大地,让人难以喘息。

炽热的阳光如同燃烧的火焰,空气中微弱的凉意,尚未来得及集结,便被热浪吞噬殆尽。

烈日映照的江面上,翻滚着腾腾的热气;群山之间,烈日高悬,山石都被染成一片赤红。

在这酷暑之下,即便平日用来消暑的白羽扇,此刻也丝毫不起作用。只能披散着蓬乱的头发,整天躺在屋舍之中,每当起身时,冠带都被汗水浸湿。

诗人自比为「柯山屡空子」,即经常贫困之人,饱受贫病交加的折磨,无法去探望潘十,只能作诗问候朋友,如此炎热的气候,日常起居是否安康。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描绘出一个在逆境中挣扎,却依然保持乐观与坚韧的文人形象,读来令人动容。

暑去秋来,愿我们都能收获满满,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有个舒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