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何绍基的隶书滋养了其他书体

2024-04-07国风

何绍基的隶书以其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与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与创新:

何绍基的隶书不拘泥于单一的传统模式,善于将篆、北碑、行、草等多种书体元素融会贯通,形成了既有汉隶古朴雄浑之风,又兼具个人独特创新的新风貌。这种跨体式的融合体现了他对隶书艺术发展的深度探索和个性化追求。

2. 笔法丰富多变:

何绍基隶书的笔法运用十分丰富,笔画中蕴含着提按、顿挫、转折、绞转等技巧,体现出「八面出锋」般的灵动与力度。他的线条既有隶书固有的平直厚重,又有行草书的流畅婉转,形成刚柔并济、变化多端的效果。

3. 结体宽绰自如:

何绍基隶书的结构布局开阔大气,字形或方正严谨,或欹侧生动,整体呈现出宽绰自如的特点。他善于处理字内空间,通过疏密对比、错落有致的布白,赋予字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内在生命力。

4. 意境独到:

何绍基隶书作品富含深沉的文人气息,意境独到,往往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寄托和文化修养。他的作品既有古穆淳厚、朴茂深沉的一面,又兼具俊迈飘逸的气质,表现出与杜诗相似的沉郁顿挫之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墨色与章法:

何绍基善用墨色变化,通过枯润对比、浓淡交错,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在章法布局上,他注重行气的连贯与字组的呼应,使整幅作品既显规整有序,又不失灵动活泼。

何绍基的隶书对其他书体的创作滋养主要体现在:

对篆书的影响:

何绍基精通篆书,其隶书中融入篆书的笔意和结构特征,这种对篆隶结合的实践有助于提升他在篆书创作中的创新意识,使篆书作品更具古朴与灵动之气。**对楷书的启发:

何绍基隶书中的笔法多样性、结构变化以及对空间的敏感处理,可以为楷书创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手法。楷书家可以从他的隶书中汲取丰富笔墨变化的灵感,以及如何在规范框架内赋予字形生动个性的经验。

**对行草书的滋**:

何绍基隶书的流动性、节奏感以及对线条的自如掌控,对行草书创作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学习他的隶书可以帮助行草书家提升线条的韵律感和笔势的连贯性,增强作品的动态美感。

对整体书风的塑造:

何绍基隶书所展现的跨体融合、个性张扬的艺术追求,对后世书家在创作中打破体裁界限、追求个性表达起到了示范作用。他的艺术实践鼓励书法家勇于探索,敢于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形成独特的个人书风。

综上所述,何绍基的隶书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创新的融合手法以及深远的艺术影响,不仅在隶书领域独树一帜,也对其他书体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灵感来源。

隶书【节临淮源庙碑】四屏

立轴 水墨纸本

298×55 cm(每幅)

RMB: 3,800,000-4,800,000(4)

释文: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张君,处正好礼,尊神敬祀。以淮出桐柏,始于大复,潜行阳口。立庙桐柏,春秋奉宗,灾异告想,水旱请求。位比诸侯,受珪上帝。太常定甲,郡守奉祀,洁沉祭。从郭君以来,廿余年,不复身至,遣丞行事,简略弗敬。君准则大圣。

题识:何绍基书时年七十有一。

钤印:何绍基印、子贞(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何绍基】9、11印,474-475页)

鉴藏印:何氏涩盦所藏

出版:【沧海一粟:古今书画拾穗】,第40页,历史博物馆(台北),2008年。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学者、书法家。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何绍基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碑版而自成一家,篆、隶、楷、行、草诸体皆擅,造诣精深。

据何绍基孙何维朴记录,何绍基自六十岁后自立课程专习隶书,临习汉碑最为精勤,何绍基自称「东京石墨皆我师」。遗存至今的何绍基隶书临本有多种,以【张迁碑】临本流传最广。

是件隶书四屏即是何绍基七十一岁时节临【淮源庙碑】。此碑刊刻于东汉桓帝延熹六年(163)正月,立于南阳桐柏淮源庙。原碑风蚀严重,字迹漫漶不清,元至正四年(1344)二月,吴炳据原碑重书,具体见于清代孙星衍【寰宇访碑录】、毕沅【中州金石记】。何绍基所据拓本,便是元人吴炳重刻本。

何绍基临习汉碑,注重遗貌取神,不斤斤于形似,注重透过碑刻攫取汉人隶书的奕奕神采。这件隶书通篇体势严整,雄浑古朴。和拓本对照,明显多了几分道州风味。字形取纵势,一反原碑方偏体势。布局疏朗开阔,气脉贯通。结字上,略微呈摇摆状,化解了原碑平正呆板的匠气,通篇给人以协调活泼的美感。在用笔方面,中锋用笔,逆入平出。横划多左高右低,竖划取弯势,撇捺左右张开,从中可以一窥他的回腕执笔法。他在跋【张黑女墓志】时曾说:「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也。」回腕法写字来十分吃力,但这种执笔法能保持逆锋顶纸,裹锋运行,避免直率流滑,很好的表现了碑刻拓片的金石气。何氏晚年研习隶书精勤,是件四屏当是其晚年佳作,再三观摩,味之不尽,诚为藏家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