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初次見面註意什麽?眼睛看哪?來看古人的「禮儀」手冊→

2024-08-14辟謠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

「禮儀」二字滲透在我們的血脈當中

那麽「禮」從何而來?

今天,一起從【儀禮】簡中尋找答案

從最古老的【儀禮】抄本

看「禮」從何來

中國自古追求 「禮儀」 文化

源頭就在 【儀禮】 這部經典

相傳西周時期,周公制禮作樂

春秋時期,孔子收集有關禮的文獻

整理修訂為「禮」,以教弟子

儒家六經中的【禮】就是【儀禮】的初本

【儀禮】詳細記述了周代貴族階層

冠、婚、喪、祭、射等各項禮儀和準則

(冠禮指古代男子的成年禮)

是貴族子弟「必修教材」

1959年7月,甘肅武威磨咀子墓群6號墓

發掘出土了一批【儀禮】簡

簡牘共 469枚, 共計 27298字

由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

雖歷經2000多年

卻保存完整、墨跡如新

是目前考古發現數量最大的單一典籍類簡牘

也是目前所見最古老的【儀禮】抄本

為研究古代禮儀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因此被稱為 「天下第一簡」

【儀禮】簡出土時

上有削改和勾畫圈點的記號

說明此經卷是墓主人生前經常誦讀之物

可見「禮」入人心

古人的「禮儀修煉手冊」

內容有哪些?

除了冠禮、婚禮、喪禮等禮儀規範

古人在日常交往中還有哪些禮儀?

一起翻開這本「禮儀修煉手冊」↓

士相見之禮。摯,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

君子相見,要備好禮物

冬天用野雞,夏天用幹腌的鳥肉

敬獻時將其頭安放在左邊,以示尊敬

季節不同,身份不同

攜帶的禮物、回拜的方式也不同

這就是禮尚往來的相處之道

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袍,卒視面。無改,終(眾)皆如是。

跟尊長說話,要註意自己的目光

開始時,要註視尊長的面部

觀察其反應後再說話

說完話後,目光放低至對方胸口,以示尊敬

最後,再將目光移至對方面部

交流中體態不能隨意變動

是不是想到上學時跟老師說話的場景?

與老者言,言使弟子;與幼者言,言孝弟(悌)於父兄;與眾言,言忠信慈言諹(祥)。

與年長者交談

應談論如何教導弟子

與年幼者交談

應該談如何孝敬父兄

與眾人交談

應談如何忠信、慈愛處世

所謂「說話的藝術」便是如此了

△文博行事曆丨孔子見老子畫像石 點選了解更多

一揖一讓、一言一行

是尊敬,是謙讓,是友善

也是屬於中國人優雅的儀式感

保存千年而墨跡如新

書法愛好者必看

【儀禮】簡與很多簡牘出土時情況不同

它在出土時還保持著

西漢經書的原始狀態——書冊

甚至不需要特殊的修復

它不僅僅是學術界的奇珍

也是書法界的瑰寶

其墨色如新,書體絕佳

隸書瘦勁剛健

「橫波」筆畫,「燕尾」典雅

結體勻稱,點畫自然

左斂右舒,收放自如

布白均勻,疏朗有致

章法上有行無列

風格靈動而不失沈穩

被評為 當今書法界的奇珍異寶

手寫墨跡

古人書寫的用筆方法和點畫形態

一覽無遺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成了一眾書法愛好者的「福音」

「簡」述歷史,「牘」懂中華

從文字的載體

到禮儀的傳承

中華文明因此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