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聚焦專精特新|博張機電張健:創新是一種信仰,讓「重慶造」在世界揚眉吐氣

2024-02-04辟謠

他從小小的水泵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行,打破了歐洲企業長達35年的技術和市場壟斷;他多次跨界創新,帶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迅速成長,拿下60%左右的全球新增市場份額。如今,他執掌的重慶博張機電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博張),成為全球化工裝備行業細分龍頭。

張健認為:「創新是一種信仰,創業之路什麽都可能失去,但信仰不會。」創業二十年,他是如何帶領重慶博張一路乘風破浪,走向全球第一的?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重慶博張又將迎來一個怎樣的未來?

有一種勇敢,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深耕堿蒸發與濃縮領域近二十年,重慶博張成立至今已獲得國家專利100余項。先後承接了國內外固堿蒸發裝置EPC專案70多個,遍及亞、非、歐多國,徹底打破了西方企業在該領域長達35余年的壟斷。近年來,重慶博張更是在化工裝備行業的細分領域一直保持著新增市場國內80%左右,全球60%左右的市場份額。

而這一切發展的成果,都離不開張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敢。

那是2006年的一場行業盛會,彼時的張健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透明」。活動結束後,他被安排在與行業專家們同桌就餐,大家對行業技術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但當張健說出自己想要做固堿蒸發裝置時,飯桌氣氛頓時變了。

「有一半的人在嘲笑我,另一半的人在真誠地給我敲警鐘,讓我放棄這個想法。」那場飯局,張健記憶猶新。在場的專家們一致認為,美國通用這麽牛的公司做這個裝置都失敗了,你一個中國小企業敢跟通用比技術嗎?

張健偏偏不信。在他小時候,爸爸就經常出差,為中國第二艘核潛艇研究泵。張健至今都記得父親的話,他說國家太難了,搞研究的專家們在沒有圖紙沒有材料的情況下,僅僅憑借一張圖片就能造出零件,這其中的辛苦與艱難可想而知。

也許是父親對張健的影響深深地刻在了他心裏。此時的張健覺得,自己比父親當年搞科研的條件好太多了,這些困難一定能解決。

困難總比辦法多。沒有材料,張健就四處打聽,最終聯系到中科院,希望能委托對方為公司研制一種新材料。「一開始,我們這個小公司並沒有引起中科院的重視,我們也付不起高昂的研究費用。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軟磨硬泡了半年,對方終於松口了。」最終,中科院在做了極其嚴謹的市場行業調查後,認為張健提出的方向確實具有巨大價值,便接受他的委托。

最終,這款新材料的成功研制讓張健解決了固堿蒸發裝置最重要的零部件,三年以後,第一套國產固堿蒸發裝置就成功上市了。

有一種執著,叫「不創新就是死路一條」

隨著第二套、第三套器材的不斷叠代升級,重慶博張的產品越來越成熟。2016年,張健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標:不做世界一流,要做世界第一。

2016年8月21日,那是讓很多中國人而言都難以忘懷的一天。在「鐵榔頭」的帶領下,中國女排在裏約奧運會決賽中3:1力克塞爾維亞隊,繼1984年和2004年後第三次站上奧運會最高領獎台。女排姑娘們將為國爭光、頑強拼搏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張健被「女排精神」感動了,那一年,重慶博張的平面廣告上沒有器材圖片,而是印上了大大的中國女排。可以說,女排精神帶給他的啟發是深刻的,讓他明白了做企業和打排球是一樣的,都需要攻堅克難,堅持不懈,為國爭光,這才是一個中國企業最大的追求。於是,張健有了新的方向——做智能結片機。

彼時,全球能夠把手動切片機做好的企業僅有兩三家。而張健卻提出,中國企業要做智能切片機。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往往很骨感。一線研發人員頻頻向張健反映:「張總,偵錯又失敗了,真的做不下去了!」

「沒事,再來。問題究竟在哪裏?不要說失敗,我相信所有的器材最終都會智能化。今天的失敗只能代表當下,並不代表明天。記住,不創新,我們就是死路一條。」張健如是說。

2020年,博張機電終於成功研制出了全球首台智能結片機。

好事成雙,同年4月,重慶博張在突尼西亞的固堿專案啟動,正式進入非洲市場。該專案是北非地區最大的固堿蒸發專案,也代表著重慶博張第一次沖出亞洲將「民族工業」打進非洲市場。

張健回憶,基於雙方都是首次合作,且各自對對方國家的工業、法律體系、商業體系都很陌生。整個過程,進行了三天三夜的商務和技術磋商,專案合作方案幾經談判、轉譯和修改,但博張團隊還是高質素、高效率地送出給客戶進行了現場稽核。

博張團隊如此高度敬業的態度讓客戶深受感動,他們由衷贊揚道:「看到你們夜以繼日的工作態度,深切感受到中國人具備的那種勤奮精神,這就是中國現在能高速發展的原因」。

2020年,雙方簽訂合約。但復雜的國際形勢給合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中突科研人員聯手克服重重困難順利推進專案進展,使該專案成為中突合作的經典案例。直到2023年,該專案駛入「快車道」,從8月元件安裝完成,到9月重大裝置整體安裝完成再到9月29日片堿開車一次性成功。目前,該器材在突尼西亞穩定、高效執行。

如今,重慶博張的國際市場越來越廣闊,公司發展一路高歌。

有一種信仰,叫「國家強則企業盛」

二十年來,張健深耕中國制造業,從未涉足其他領域。

在他的心裏,一個企業的成功,並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為國家解決了多少問題!他告訴記者,或許是從小受到父親的熏陶,看著他為國家搞科研,奉獻青春奉獻知識,這顆紅色的種子就深深地種在了他的心裏,「實業報國」就是他一直未變的夢想。

「民營企業家都應該有夢想。如果每一個企業家都有實業報國的夢想,你想想我們的國家會是什麽樣子?」張健感慨道。

如今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重慶博張,已獲得國家專利100余項,先後承接國內外固堿蒸發裝置EPC專案70余個,遍及亞、非、歐多國,近5年一直保持新增市場國內第一。目前,企業每年對科技的投入占利潤的30%以上,研發人員占比超過了50%。

重慶市正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專精特新企業。那麽,這些企業應該具備什麽樣的特質,才能走出西南,走向全球?張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專精特新企業家要有創新的動力。國家給的政策都是輔助性的,企業做的好壞取決於企業家是否有創新的動力。作為企業家,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持續創新,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絕不退縮,堅信困難是在當下,今天的失敗不代表明天的失敗。

專精特新企業家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專精特新企業家們的使命就是推動科技創新,推動社會或者是生產力的發展。企業家們要用新技術推動行業發展,為人類社會作出貢獻。「很多企業家賺了錢就去涉足其他產業,甚至買房買車,當大環境不好的時候房子賣了,什麽都沒了。這個時候最保值、最穩當的只有技術儲備,這才是真正的財富儲備。」張健說。

創業難,成為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更難。任誌強曾在一次演講中說,創業不是一種遊戲,而是「打天下」,所有的創業者,都必須從創業起就把自己當成一個企業家,用企業家精神來要求自己。中國要成為世界強國,需要一大批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挺身而出,在成就事業的同時推動制度改革和社會進步。

博張機電的創業故事還在繼續,張健的家國情懷和創業精神深深烙在了博張機電發展的藍圖中,也鼓勵著在創業之路上前仆後繼的新一代創業者們。

上遊新聞 吳嘉雯 鄒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