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雲是大範圍內共享聚合各種算力,透過線上模式為使用者提供簡單易用且近乎無限的通用算力。具體來看,公共雲有利於推動全行業數碼化轉型,已經成為人工智能(AI)時代數碼化發展的戰略抉擇、解決全球算力瓶頸的一個核心手段,可以有效緩解人工智能熱潮帶來的算力緊缺。」日前,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誌廣在「人工智能+」時代公共雲發展路徑與模式研究專家研討會上說。
上述研討會由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產業發展部暨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舉辦。會上釋出了【「人工智能+」時代公共雲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碼產業集群」,建立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高質素算力服務體系迫在眉睫。公共雲是破解中國「人工智能+」時代算力「供不上、用不起」瓶頸問題的重要抓手。公共雲具有大規模集群管理能力,能以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幫助提升中國算力供給能力,並透過規模經濟效應推動算力門檻降低,讓更多使用者享受普適普惠的算力服務。
「從全球來看,公共雲已經成為大模型發展的支撐技術。全球領先的基礎大模型需要呼叫至少萬卡GPU集群,這些大模型都是選擇公共雲的部署方式進行訓練。」單誌廣介紹,人工智能時代是全方位的技術體系競爭,大模型發展帶來AI算力的指數級增長,也帶來電力需求的指數級增長。據測算,AI所消耗的計算資源每3到4個月就會翻一倍。公共雲對高效能計算資源進行池化管理,能夠實作算力的普惠和中國算力供給能力的邊界突破。
報告指出,公共雲透過集群的計算、網絡、儲存平衡設計和軟硬一體化加速技術,排程「盤活」已有芯片,可以形成超大規模算力資源池,實作芯片復用、彈性可延伸。同時,將算力集中在雲廠商手中,以公共雲模式提供算力服務更為經濟。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以公共雲形式提供服務的算力占比僅為28%,小規模、分散營運的傳統機房普遍存在,難以形成統一的公共雲服務市場,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缺乏競爭力。
因此,報告建議,中國公共雲發展應采用市場化供給、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營運、生態化發展的模式,破解算力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資源易閑置、使用成本高等問題,並進一步提出公共雲三大發展路徑,包括需求導向、完善服務生態最佳化服務供給,套用為王、強化公共雲服務效能升級,統籌銜接、推動集約化高效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