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七夕會旅遊 | 中國的「南極村」

2024-01-12辟謠

湛江市徐聞縣角尾鄉,由幾個自然村組成,地處雷州半島最西南角,東面是角尾灣,西面是北部灣,與海南的臨高縣遙遙相對,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故得名「中國的南極村」。

我們去的時候正值冬季。徐聞地處熱帶,沒有冬天的概念,原來以為這裏會像海南的旅遊景點那樣,越到冬季遊人越多,可沒想到這裏的海灘卻是一片寂靜,只有我們幾個不遠千裏來看海的人。細碎的浪花遠遠卷來,在上岸後又靜靜退去,沒有像海水沖撞巖石時的那種驚濤和奔騰。沙灘上還聳立著新舊兩座航標燈塔。新塔建於1994年,塔身藍白相間,高10層36米,「中國大陸最南端」七個藍底白字標註其上,是標誌性建築。在現代通訊定位技術條件下,估計燈塔的使用效率已經下降,但給南去北來的航海人看見,總是會帶來一種到家或離家的相思和溫暖吧。

海水在這裏劃出一條神奇的合水線,來自瓊州海峽的湛藍與來自北部灣的灰藍在此交匯相擁,碰撞出個涇渭分明。曾看到過鄱陽湖和長江水線清濁分明,也曾看到黃河在山東東營入海口的河海交匯黃藍相遇,但是大海的交匯線卻從未見過,只在書上讀過太平洋與大西洋海水交會處的德雷克海峽是兩種顏色,這次在這裏,總算看到了,也是一種見識和收獲。

不遠處,有兩位老人在修補漁網,我好奇,上前搭話。南海休漁季應當是春夏季,現在不是休漁季,怎麽有閑補漁網?兩位老人開啟話頭,也是滔滔不絕:現在分工細化了,捕魚的只管出海捕魚,其他修船的、織漁網的、修理漁具漁網的,均有專門商家打理。他們以前也是出海捕魚的,現在年齡大了,退休了,憑著以前的織網手藝,接點修理漁具的活,賺點錢貼補家用,順便也是消遣。只見他們拿著梭子穿穿繞繞,就補好了一個個網眼。他們還說下海已經幾十年了,織網補網是他們混飯吃的手藝,這裏的漁民多數都有這個手藝。看他們的神態,生活雖辛苦,但也滿足,說明漁業還是當地漁村的主要經濟產業之一。

這裏的藝術家部落,是一個被商業改造過的村莊,村內房子造型時髦,外墻材料多樣,用珊瑚、鵝卵石等裝點,既有當地海洋氣息,又顯得比較洋氣漂亮。這裏以前是一個漁村,現在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村裏主要是老年人生活,村子本身沒有企業,現在透過藝術家落戶,做成工作坊,來招攬人氣,小村用大量鮮花植物點綴,民居像模像樣變成商鋪,變成咖啡館、閱讀坊、文旅禮品店、小酒館,成為休閑發呆地和民宿。不過當天遊人寥寥,顯得人氣不足。

我想,現在國內農村都熱衷於做這類小鎮、小村、小街,經營方式和內容幾乎千篇一律,真正原因還是沒有靜心研究文化,特別是地域文化。其實,這個地方是放坡村(以前稱遞角場)的部份地域,這裏是大陸的盡頭,古時荒涼之極,是貶謫官員航渡海南的地方。這裏與蘇東坡有著千絲萬縷的情結。蘇東坡第三次被貶,就是在徐聞的這個村子短暫停留後渡海到海南的。在這裏,他見到了被貶至雷州的弟弟蘇轍,兄弟暮年,情深依舊,百感交集。當蘇東坡結束了平生最後一次貶謫,也是在放坡村登陸的,這裏毫無疑問是蘇東坡刻骨銘心的地方。剛下船,他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打造景點,如果脫離原來的文化底蘊,放棄歷史脈絡,那就不太可能有自己的特色,時間一長,必出現審美疲勞。放坡村應當有故事,不僅僅是建一座「東坡亭」以及做一艘「東坡號」木船這麽簡單。深挖東坡背後的歷史,讓東坡先生在嶺南地區的部份文脈遺風光大起來,這也是做文旅的責任。(錢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