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2024年基金一季報:基金經理對紅利風格分歧很大

2024-04-27辟謠

2024年一季報新鮮出爐,我也是抓緊時間看完了我基金池中240多個基金的季報。

上一篇摘取了基金經理對宏觀經濟的看法,大部份經理都認為市場過於悲觀、經濟已經在復蘇,看好後續的情緒修復和業績釋放。

關聯閱讀:2024年基金一季報:經濟已在復蘇、情緒尚未修復

本篇摘取了一季報中基金經理對行業和風格的觀點,文字作了精簡,希望對大家投資有所幫助!

先看看概述:

·紅利板塊被熱烈討論,無論什麽風格的投資者都對這個板塊發表了看法。上次四季報時還存在一定的爭議,此次有很多偏價值風格經理反而表示不太看好紅利風格,或者存在「高股息陷阱」。

·高股息板塊中的煤炭和有色爭議較大,有些認為煤炭已經處於周期性高點,有些認為資源板塊的行情才港股開始。

·看好地產的基金經理不多,大部份還是認為要觀望;

·成長板塊,許多經理表示,雖然難有系統性的機會,但還是能挖掘出很多結構性機會,特別是創新和出海還有很大空間。

·有很多經理認為人工智能空間巨大,產業才剛剛開始,會持續看好,也有些經理表示目前依舊偏主題炒作,缺乏業績實質性釋放。

·對於新能源行業,有些經理認為要等待行業出清的拐點,有些經理認為低價會刺激需求、供給平衡很快就會來到、成長空間依舊很大。

·上個季度很多人看好醫藥,但是一季度醫藥表現並不好,本次季報看好醫藥的基金經理又變少了,主要還是醫藥基金經理看好醫藥;

·看好小盤,表示要做市值下沈的基金經理也很少了。

價值&紅利板塊

中庚基金·丘棟榮:高股息策略長期回報偏Beta,且並非低風險策略,投資更重要是基本面和定價。高股息策略獲取高的回報大概率來自於其他因子的疊加,但投資者喜歡不斷強化成功策略,偏好線性交易,而忽視實質風險的不斷累積,如周期、成長、資本供給或創新等可能性均會挑戰高股息的穩定性。

銀華·焦巍:在短時間內,紅利資產的表現取決於市場情緒處於進攻還是防禦。在防禦階段,紅利資產往往表現較好,而在市場反彈階段,紅利資產則表現偏弱;

在中期維度,紅利資產取決於社會回報率的實際上升或者下降程度,以及社會對資產回報的預期。如果回報率不能發生質的改變,那麽紅利資產就會在中長時間維度內一直具有吸重力;

更長的時間視角,我們認為所有優質的企業,包括成長資產在內,最終都應該透過紅利的方式來回報股東,而不是不斷地從股東手中索取資本。

我們階段性減持了紅利中煤炭資產的比重。當一個行業經過三年的高歌猛進,從0.5倍PB修復到3倍PB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解釋,認為此類資產可以處於一種永續增長或者永遠保持在高位的狀態。但正如三年前的白酒一樣,萬物皆周期,過高的估值往往蘊含著更多的風險,如果這些假設發生改變,那麽風險就會發生。

中歐·曹名長:我們的組合雖也偏向低估值,並具備一定紅利特征,但中小盤價值持倉占比較高,因此一季度表現一般。

易方達·張坤:市場的風險偏好已經降低到了很低的水平,在定價時給予靜態的股息率水平很高的權重,對成長性特別是企業的長期成長性持懷疑的態度。在5%股息率+1%成長性的公司A和3%股息率+8%成長性的公司B之間,現階段市場大多更傾向於選擇公司A。

股票比債券長期收益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股票具有持續的成長性,而優質股票的必要條件就是具有長期持續的成長性。因此,我們認為作為股票投資者,應始終賦予尋找長期成長性相當的權重。雖然,在高質素發展時期,公司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概率在降低,但我們始終不應該放棄對中等且持續成長性的尋找,而成長性也可以透過在不同的細分結構中尋找而獲得。

過去三年,由於市場對長期成長性預期的不斷修正,公司A的估值出現了提升,而公司B的估值則出現了下降,我們認為,現階段的市場定價使得長期高質素增長的公司B是有吸重力的。

安信·張明:我們繼續看好低估值高股息板塊的投資機會。

銀行的估值依然處於較低位置,多數大行經營情況還是表現出韌性,後續隨著經濟復蘇,銀行資產質素有望改善,銀行板塊業績或不用過於擔心,目前很多龍頭公司靜態股息率有不錯的吸重力。

煤炭板塊由於過去幾年行業資本開支較少,而中國用電量總體上需求還在緩慢增長,在短期進口煤很難大幅擴量的情況下,我們判斷煤炭供需可能還將保持緊平衡,目前龍頭公司絕對估值較低,股息率較高值得關註。

地產整體景氣度低於我們之前的預期,但我們跟蹤的龍頭公司銷售表現好於行業,而估值依然處於不斷壓縮的局面,我們認為當前地產估值已經反映許多悲觀預期了,後續如果行業復蘇應該會有估值修復機會。

建築行業的優秀公司經營情況穩健,但近期股價也有調整,當前的估值處於歷史較低的水平,值得關註。

部份成長板塊的公司經過前期調整也進入了觀察區間,展望下一年的PE估值大多到了相對便宜的位置,但需要註意這些板塊公司盈利增速下台階的風險,我們會逐步提高觀察力度,例如新能源等板塊。

中小市值如果在估值性價比合適的情況下,我們會逐步加大關註力度。繼續看好港股的互聯網、地產、采掘等行業。

中歐·羅佳明:隨著年報業績期的展開,部份公司在盈利或分紅低於預期後出現股價大幅下跌,投資者對盈利表現較弱的公司明顯失去耐心,尤其港股市場,對於企業分紅的追求也到了極致的情況。我們認為,在市場對經濟復蘇節奏把握不足的背景下,追求高分紅無可厚非,但企業的分紅是評價企業的標準之一而不是全部。唯有具備長期獲取較強自由現金流的企業,才更有投資價值。

疊加過去十年資本開支普遍不足,上遊資源品在最近數個季度出現價格持續走強,而社會庫存持續走低的情況,皆反映出供給側吃緊的狀況。展望未來,全球產業鏈的再工業化和中國經濟復蘇依然對資源品需求旺盛,供給不足的部份細分行業,如煤炭、石油、銅、鋁等,或許構成了階段性確定性較高的投資機會。

我們還觀察到互聯網板塊中,龍頭企業開始進一步縮減無效的「燒錢內卷」,以回購登出股本的方式增厚股東回報。在生物醫藥板塊,供給側出清也在加速進行,資產負債表強大的龍頭企業不但透過收購獲取了初創公司的管線,還進一步的吸納了小公司的創新人才,在未來一段時間的新藥研發競爭中占據了更有利的位置。

鵬華·陳金偉:紅利策略是一季度唯一正確的答案。但長期看,我們對單純的紅利策略並不看好,沒有增長的紅利意義有限。尤其是參照鄰國經驗,「紅利」的成分並不是穩定的,就像成長有時代的背景,市場過去曾經高估成長的持續性,認為基於邏輯和分析可以預測未來很長時間的事情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或許也高估了紅利的長期穩定性。

從自下而上角度,紅利類公司和成長類公司,即使在一個行業內,很多方面是截然相反的。就像我們常常提及的「企業家精神」中的某些方面,在紅利類公司中,可能就是減分項。最關鍵的在於,我們對未來沒那麽悲觀,尤其是即使假設總量未來不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我們仍然能找到一些結構性的增長機會。

中泰·姜誠:近幾年上市公司分紅率持續提升,畢竟分紅是股票價值經濟價值的唯一來源。但也不必把短期分紅收益率看得過於重要,長期分紅能力更重要。

東方紅·苗宇:從獲取投資收益的角度來看,分紅是其中的重要一項,隨著企業高質素成長機會越來越稀缺,分紅的比例會逐步提升。對於投資者而言,分紅比例越來越成為投資收益的重要來源。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持續的分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持續性跟商業模式是息息相關的,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我們又回到了投資的本質:商業模式、護城河和壁壘等。

富國·白冰洋:我們需要觀察和思考的是,現在的高股息,未來是否仍然高股息?現在被認為不可靠的小市值公司中是否潛伏著未來的明日之星。陽光下無新鮮事,當我們對某些特質太有執念的時候,就是需要警惕是否承擔過多風險的時候,當我們對某些特質避之不及的時候,是否就是潛在的機會點?

睿遠·趙楓:我們認為低估值、高股息的優秀標的所隱含的回報水平仍然具備吸重力;估值較高的一批中小市值公司則經歷了一輪風險釋放,但由於其中大部份公司的商業模式和企業競爭力存在不足,其估值水平仍然難言合理;

銀華·李曉星:銀行的收入和業績短期會承壓,但未來存款利率的下降會減緩銀行息差的壓力。房地產不良生成的高峰已過,銀行開始儲備更多的撥備,對於業績的控制力度更強。部份銀行在年報時提升了分紅率,股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符合長期資金低波動高分紅的偏好。

房地產,盡管目前的銷售依然在調整通道中,但伴隨基數的走低,未來銷售的同比壓力也在逐漸減輕。各城市因城施策,房地產政策出現了大振幅放松,我們更看好央國企背景的大型地產公司。

煤炭價格經歷去年冬末和夏末兩輪淡季壓力測試後,盈利穩定性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估值因此脫離了周期股盈利高位給低估值的約束,疊加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不斷下行且扁平化帶來的配置資產荒,高股息風格資產不斷得到強化,我們認為短期大漲後後續彈性和性價比一般。

有色受益於美聯儲降息臨近的金融內容和商品內容,其中黃金板塊金融內容強,每輪周期率先啟動,本輪疊加了美元信用邏輯,金價相對實際利率出現了超漲,存在不確定風險;自去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從衰退交易轉向軟著陸/不著陸交易,近期甚至向再通脹交易,工業金屬如銅鋁鎢,及原油、石化的邏輯更順,也有供給層面支撐,性價比更高。黑色金屬主要是商品內容,整體處於價值低估狀態,未來存在修復機會。

中庚·丘棟榮:房地產的出清速度極快,住宅近一年銷售面積跌破9.1億平米,自高點跌幅超過47%;住宅近一年新開工面積跌破6.6億平米,自高點跌幅超過61%。新房銷量已接近自然需求底部,房價跌幅大但未演化成金融風險。2)政策轉向激發有效需求,未來優質供給有缺口,地產是有巨大經濟價值的行業,僅剩的頭部優質房企保持韌性,市占率邏輯有望兌現。3)優質房企估值水平極低,定價包含了房價較大跌幅的考量,優質房企的投資回報潛力大。

上遊資源

大成·韓創:本季度內資源品的邏輯在逐步獲得市場的認同,站在目前的時點,我認為行情演繹並不充分,市場並沒有充分認識到資源品價格的上行空間、持續時間,以及中國相關上市公司在全球所具備的強大競爭力。

交銀·楊金金:上遊普遍來看都面臨著資本開支不足導致行業供應增長乏力的因素,但其中需求也將分化,上遊資源品的表現將明顯分化,靜態的低估值高股息行業可能會成為價值陷阱,而部份大宗商品也有可能會因為新能源的拉動而對沖掉傳統需求下滑的沖擊。

匯添富·蔡誌文:第一條主線,實物消耗快於經濟增速背景下,上遊資源價值日益突出。從全球看,脆弱的銅供應進入供給周期,市場一直「高估了新礦山投產、低估了老礦山減量」。石油的全球緊平衡趨勢不改,我們看好油價高位執行背景下資源儲量豐厚、運輸成本低廉、區位優勢明顯,同時又兼具估值便宜、股息率高特征的龍頭公司。此外,我們認為從中期看,煤價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行業整體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的特點,值得重點配置。

第二條主線,中國制造的全球競爭力在進一步增強,國內較好的產業鏈配套和工程師紅利帶來的全體系有利競爭,將助推中國出口在2024年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進一步提升在全球工業產品產值中的比重。部份公司跟隨一帶一路政策布局非洲和東南亞,建立工廠和公路,獲得遠高於國內的盈利能力。借助中國鋰電池性價比優勢,電動叉車和電動工具行業在海外替代燃氣叉車和汽油工具。俄羅斯被制裁後,歐美企業結束後帶來的中國品牌替代。部份美國品牌的中國供應商,以及在美國建立自主品牌和銷售渠道的中國品牌,同樣保持業績的快速增長。

第三條主線,傳統行業供給側出清後競爭格局的最佳化,部份家電行業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行業供給和需求穩定,龍頭不追求份額,而對價格和盈利穩定性有了更高的訴求。電解鋁、氟化工行業受制於配額的限制,形成了明顯的供需矛盾,產品價格已經開啟上漲的序幕。鋼鐵行業大部份企業已經承受了持續兩年的虧損,尾部公司已經到了停產的邊緣,行業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能夠迎來產能出清。得益於長期積累的品牌力和渠道網絡,盡管行業消費量持續萎縮,但名酒在行業銷售收入和利潤中的占比不斷提升。

華泰柏瑞·董辰:經濟復蘇也有望拉動資源品和工業品的需求恢復,當下商品供應端擾動頻繁,庫存普遍不高,這一方向值得持續關註。黃金在美元信用下降、地緣沖突頻發的背景下,投資價值仍有望持續提升。

博時·金晟哲:對資源股的理解應當建立在供給的長期不足和全球產業鏈的分工重塑上。前者已經廣為人知,但因供給不足而帶來的開采成本逐步提升也應當得到重視;後者則與過去20年我們已經習慣的全球化認知相悖,大國博弈背景下,再工業化實際上是產業鏈的重復建設和效率下降,這個過程必然伴隨著上遊利潤對中下遊的擠壓。在70-80年代的美國、已經在05年前後的中國,都出現過上遊盈利整個經濟近4成的情況,我們目前可能也正在重新經歷這一過程。

萬家·葉勇:大宗商品牛市格局已然確立,現階段布局首先依然是以資源股為主。上遊行業受益於全球大宗商品周期的上行,在利潤分配中占比不斷提升,這一上遊占優的利潤分配格局將持續較長時間,而中下遊產業鏈將繼續受到需求端萎靡和上遊成本高企的雙重打擊,繼續在業績和估值端受到壓制。目前上遊的市值依然遠未與其在產業鏈中的利潤占比匹配,依然有較大的修復空間。預測2020-2030年間,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持續執行在上行通道中,2024-2025年大宗商品有望展開一輪新的主升浪行情。

從2020年開始,大宗商品價格將從根本上扭轉之前的十年下行期,進入上行大周期。由於資本開支周期的長度決定了資源品供給大周期的長度,大宗商品上行或者下行周期一旦確立,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的原因。

美國制造業復興的將持續提振上遊資源品需求;新興發展中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尤其是中低端制造業產能和基礎設施建設,這有望帶來全球固定資產投資的反彈,提升對於基礎資源品的需求。全球總人口的穩步增長+人均資源消費的提升,將促使資源長期需求不斷提升。

作為周期持旗手,每輪大宗商品大周期行情黃金都走在前面。本輪大宗商品周期行情,黃金和其他資源品價格上漲節奏也體現出如此特征。而在新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美元霸權的松動可能會帶來國際貨幣體系新一輪動蕩,這將推升本輪黃金上漲的高度。

中科沃土·徐偉:判斷煤炭市場價格以偏高位穩定為主。從全球範圍來看,煤炭的新增產能投放有限,存量產能的生產成本也在上升,海外煤價下跌的空間比較有限。由於目前煤炭行業估值還較低,股息率較高,我們認為有較大的投資價值。

成長板塊

南方·鐘赟:當下雖然國內經濟遭遇一定挑戰,但很多問題並不是無解的,只是需要一定時間,而且中華民族本來就是很擅長自我調整和適應的民族,新的宏觀和國際環境下相信我們也能最終找到應對的方式來度過短期的困境。

成長板塊的機會即將來臨的感覺越來越明確,當前成長板塊的估值已經壓到了歷史上極低的位置,相對價值板塊的估值溢價基本沒有甚至有的還折價,這些都是極不正常的現象,現在對成長的等待我們認為從一兩年維度是性價比極高的。

易方達·蔡榮成:非線性創新(人工智能)、本土優勢產業、領先企業出海,是我們持續耕耘的方向。

銀華·李曉星: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我們看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半導體、國防科技等領域。全球半導體以儲存價格上漲為標誌迎來需求復蘇,除AI帶來主要增量外,其它下遊均呈現溫和復蘇特征,消費類率先進入補庫存周期,工業、汽車類需求見底。我們繼續看好國產化方向,國產替代進入深水區。

鋰電消化過去幾年快速擴張的產能,但今年國內外的需求端都有超預期的可能。越來越多的好品牌和好車型出現,國內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不斷攀升,全球化的產能布局逐步完善。

國內光伏元件價格已經基本見底,同時潛在需求快速增長,雖然整體面臨新能源車一樣的增速降檔以及供給過剩的局面,但部份輔材環節已經提前從供需惡化的格局中走出來。風電尤其是海上風電的行業增速依然可觀。國內汽車行業是今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盈利都有上修的可能,人形機器人和低空經濟等細分行業方興未艾,未來潛在增長空間巨大。

國防軍工具有強計劃性,板塊股價經歷了較充分的調整,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年內行業需求有望反轉,訂單逐步修復將帶動產業鏈個股業績端修復。

生成式AI是過去一年最大的科技熱點,我們中長期看好AI產業浪潮的發展前景,客觀說現階段AI投資具有一定主題性,需要精選業績可持續兌現的個股。

國投瑞銀·周思捷:從一年的短期來看,中遊行業的低景氣度預計將持續。在兩到三年的中期來看,行業競爭格局已經出現了出清的跡象,許多優秀公司的業績開始回升。在超過三年的長期來看,當前優秀公司的新產能和新技術布局有望在競爭格局改善後迎來一輪較大的業績爆發。

中國過去是制造業大國,現在已成為制造業強國,未來將成為新質生產力全球領先的科技強國。優秀制造業公司的天花板仍然較高,並且有望在海外獲得較高的市場份額。

從市場橫向對比看,以高股息為代表的煤炭板塊,龍頭公司股息率約6%,而制造業的優秀公司當下股息率也能達到約3%。制造業的科技創新內容使其長期需求增長的可能性較高。因此,預計在三到五年內,制造業中優秀公司的股息率有望達到高股息的水平。

富國·徐智翔:只有1→10的行業才能持續吸納大資金,實作持續上漲。目前大部份行業都處在0→1和10→n的階段,而在1→10這個階段的行業非常少,這就是為什麽成長板塊沒有主線。過去的電子、消費、醫藥、新能源都經歷過1→10這個階段,推動了持續幾年的上漲,但這些行業現在都進入到10→n的階段,所以大部份都表現出周期內容大於成長內容,偏向關註庫存周期以及公司經營質素。未來空間能有萬億級別以上的行業,我們梳理下來主要是智能駕駛、儲能和雲端運算。在進入奇異點後用一年的時間就能賺回過去多年累積虧損的錢,這樣的爆發性可能是驚人的。

華富·沈成:新能源汽車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步入「黃金期」,海外市場為國內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增量市場。壁壘較高且套用場景日益豐富的電池環節、基本面加速尋底的碳酸鋰環節、疊加人形機器人第二成長曲線的汽車零部件環節、智能駕駛方面具備有利競爭的整車環節、電動化與智能化產業鏈中的技術進步方向、部份基本面見底或格局較好的鋰電材料環節,都是我們關註的重點。

電力器材方面,針對新能源快速發展導致的消納問題,國內以特高壓為代表的電網相關投資有望維持高景氣;亞非拉國家加速能源轉型帶來了電力系統的改造需求,同時歐美電網普遍老舊,電力器材進入替換周期,國內電力器材企業有望憑借成本和技術優勢加速出海。

萬家·章恒:為全球大的形勢還是偏緊張的,3月莫斯科遭遇恐怖襲擊,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還在繼續。「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我們必須建成世界一流軍隊」,「2027年實作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未來三年時間,我們認為是軍工行業大發展的時期,而當前則是軍工行業最佳的投資時點。

光伏行業:經歷過去兩年下跌,目前光伏行業整體預期非常低,估值普遍在10倍以內,目前或許是配置光伏行業的較好時機。

泓德·秦毅:科技/TMT:類似於互聯網和流動互聯網時代,AI帶來的科技浪潮也將為我們帶來三個階段的投資機會:基礎設施建設-終端硬件普及-套用爆發。未來我們將迎來第二階段的投資機遇,基於AI帶來的新型智能硬件的普及。

汽車零部件:自主品牌汽車的崛起趨勢已勢不可擋。不僅僅在國內,自主品牌汽車在海外市場競爭中也表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力,並引發了各大汽車生產國的緊張和觸發了潛在的貿易政策壁壘。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也憑借著這一歷史機遇,在過去的兩年中實作了快速增長,並將在未來持續成長,由國內走向海外,復制智能電話時代的產業鏈輝煌。

出海板塊。伴隨著中國制造能力的崛起,國內的制造業、消費品品牌等陸陸續續進入國際市場,並展示出了強大的有利競爭和較強的盈利能力。未來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走向全球化,在此過程中也伴隨著較好的投資機會。

宏利·孟傑:科技板塊仍然會有貫穿全年的機會,全球人工智能投入的浪潮仍在繼續,終端產品也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創新周期,智能電話、電腦、可穿戴產品將全面升級,可能拉動整個電子產業鏈的成長。

新能源:基本面開始觸底,行業出清進行中,股價經過巨大的調整後,開始具備吸重力,趨勢性機會仍難出現,但是交易機會已經逐步增加。

朱雀·梁躍軍:在2015年末啟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後,經過兩三年調整,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2018年後連續四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提產能過剩的問題,2023年產能過剩問題再度引發關註。本輪產能過剩與前次產能過剩最大的不同在於,一些前沿、新興行業面臨的產能過剩壓力比傳統行業還要大。新的產能過剩主要出現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所謂外貿「新三樣」以及常規非先進制程的芯片等。產能過剩問題解決的時間可能相對長一些,融資、能耗和環保等政策方面容易介入的環節可能更快看到產能的出清。

景順長城·楊銳文:從來沒預料過這輪成長股的熊市會這麽漫長,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艱巨,市場充斥著避險情緒,資金湧入高股息板塊,但是,產業的突破和發展並未停滯,只要產業在發展,這些變化遲早會體現在資本市場上,只是時間的問題。我堅信科技成長股的至暗時刻很快會過去,我也一直在不斷用真金白銀加倉自己管理的多只基金。

產業的過度內卷主要四個原因:一、地方政府無法抑制的投資沖動。地方政府之間普遍存在產業競爭,過去豐厚的賣地收入不斷強化地方政府的投資能力,導致很多行業過度內卷且無法有效出清。二、國內的融資結構又以銀行的間接融資為主,銀行更善於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這讓很多景氣度高的行業或企業更容易獲得融資。三、新冠疫情對全球其他地方的供應鏈帶來嚴重的破壞,天量的訂單蜂擁而至,階段性供需錯配帶來過高的盈利更是刺激大家盲目擴產,現在全社會被迫為過剩產能買單。四、IPO提速以及2019-21年對「新半軍」的過度追捧。

但是,現在很多情況的確已經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一方面,地產時代的落幕讓地方政府面臨著嚴峻的債務問題,嚴重制約著地方政府的投資能力。另一方面,監管部門開始嚴控IPO,上市難度急劇提升。低迷的資本市場和不確定的內外部環境也讓很多PE/VC更為審慎地投資;最後一方面,在這一輪市場的出清過程中,二三線企業與頭部企業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龍頭企業的自由現金流從去年開始反倒出現了明顯的改善,企業的真實價值反而是提升的。

資產負債表衰退只是日本過去衰退的結果和表象,產業衰落才是根本原因,我們不能簡單的類比。盡管當下我們體感並不太好,但是,我們不少新興產業的確在快速崛起,並走向全球,當下阻擋我們進步的不是驚濤駭浪,而是被眼前的困難嚇倒而妄自菲薄,迷失方向。一個個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已然被摘取。以半導體產業為例,經過五年的打壓之後不斷加速前行,Mate60的推出更是說明了輕舟已過萬重山。近期,小米Su7橫空出世,即在27分鐘大定破5萬,讓我們第一次見識到汽車訂單破萬是按分鐘計算的。回想2018年,面對市場份額不斷下降的國產車,我們都還在憂愁國產車的未來出路在哪,那時候我們根本無法想象比亞迪、理想和問界等車企今天達到的高度,更無法想象小米的首款車型就能如此之火爆。這幾年,我們陸續攻克了造船、汽車等高端制造業,現在也僅剩下半導體、工業母機等少數硬骨頭。美國對華的半導體政策不斷升級,現在已經是全面圍堵狀態,但是,過度的安全訴求並沒有限制住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反而使美國半導體產業在中國大陸的市場進一步萎縮。打壓和制裁反倒加速了需求端被動接受國產,突破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快。盡管半導體產業已經出現明顯的突破和進展,但是,資本市場依然無動於衷,這 或許需要時間的力量去改變更多人的認知與印象。

全球的AI產業如火如荼,Sora的出現更是進一步刺激大家的熱情,但是要實作真正的AGI可能需要無窮無盡的能源。現有Transformer範式有可能很快就會遇到瓶頸,那麽,AI的發展大概率是跳躍式,而不是線性增長或指數式增長。這種情形是有利於中國企業快速追趕的。中國全社會都高度重視AI的發展,每個人都有很強烈的危機意識,也有大量的企業在投入與跟進,我們對於參與概念性的AI機會還是相對謹慎。

科技(人工智能、軍工、TMT等)

中歐·劉金輝:TMT板塊對宏觀經濟敏感,部份是後周期,今年壓力可能加大。但是我們認為今年可以尋找的機會可能會比去年多:(1)消費電子過去兩年經過去庫存之後,收入端的基數較低,更重要的是盈利能力伴隨格局改善和產能利用率提升,利潤的彈性可能更大。(2)AI在經過去年文本大模型的多次叠代和套用打磨過後,今年相關的套用逐步會開始兌現;而圖片、影片以及多模態大模型今年或將會有突破帶來的主題機會。(3)市場對宏觀經濟仍持觀望態度,但我們認為經濟處於復蘇趨勢中,之前很多優質公司因為市場對中長期的悲觀有較大的折價,後面改善的空間更大。

萬家·莫海波:1、AI行業我們持續看好,今年預計是AI套用的元年,市場預計OpenAI在今年夏季釋出GPT-5,效能將大幅躍升,不僅表現出了出色的效能,預計還將展示了一些未釋出的功能,如呼叫AI代理自主完成任務的能力。Sora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正式向公眾推出,支持配備音效,並允許使用者編輯Sora生成的影片內容。Meta預計在今年7月份釋出Llama3大模型。預計能夠比肩OpenAI的GPT-4。

金鷹·陳穎: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初步具備商用能力,將極大拉動整個數碼經濟的發展。先進半導體制程實作突破,預計國產人工智能手機和PC也將帶動換機潮的出現。VisionPro在美國銷量大幅超預期,同時二季度有可能在美國以外地區開始銷售,有可能帶動整個虛擬現實產業的高速發展。

制造業(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等)

廣發·劉彬:展望二季度,伴隨市場信心逐漸恢復,成長類行業有望獲取超額收益,周期類行業進入業績兌現期,預計股價表現將出現分化,地產鏈相關品類或會面臨一定的回呼壓力。

頭部車企軟硬件制造能力將大幅提升,從傳統的制造企業轉型為高科技企業可期。在這一過程中,優秀企業的估值有望出現大幅提升,存在較大的投資機會。二季度小米汽車的熱銷、北京車展的召開和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或許成為汽車板塊行情的重要催化劑。

中歐·盧純青:我們認為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維度下,在大能源整體構成的格局中,新能源的占比有望逐年提升。2024年的一季度,我們看到了整個板塊的反彈,為典型的代表就是價格的回升,應證了我們對於需求依舊剛性的判斷。同時,新勢力新能源車的新車型不斷推出,和智能駕駛的不斷最佳化,都讓我們對於未來行業發展更加堅定了信心。我們依然認為,今年會看到整個新能源板塊雙位數的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行業有望慢慢走出谷底。

華夏·楊宇:新能源車產業在經歷了去年4季度去庫存後,在1季度迎來景氣復蘇,3月產業鏈排產環比預計增長50%以上,4月排產環比預計進一步增長10%。終端需求出現超預期,一是滲透率超預期上行,部份周度達到45%左右,全年國內銷量增速預期有望進一步上修。二是國內儲能1-3月中純量超預期,得益於光伏裝機預期上修、各地配儲比例提升和地方商業模式改善,預計儲能仍將維持高景氣。三是歐美電動車在1-2月為補貼退坡後的低點,大概率不會形成拖累反而是後續潛在增量。站在當下時點,我們繼續看好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投資機會。行業需求波動和產業鏈降價接近尾聲,中期積極因素正在累積.

興證全球·任相棟:A股上市門檻大幅提高,地方政府在新的財政約束下對產業發展的影響減弱,這使得新能源等很多產能過剩行業的供需局面有望在未來出現扭轉,隱性提高現有上市公司的潛在回報。經歷了連續幾年的負收益,A股的回報率有望好轉。

創金合信·王先偉:我們認為這一輪汽車產業的全球格局重新洗牌意義是非常深遠的,中國車企在國內的高端市場和海外出口會有一個較長時間的滲透率提升邏輯,龍頭企業會擺脫過去多年來經營周期較強的內容而成為盈利穩步增長的成長企業。中國龍頭車企目前展現出來的技術實力和產品設計定義能力都已經明顯領先,未來中國車企有望在全球前十大車企占據較多的位置。

國投瑞銀·施成:APEC會議後,中美兩國關系呈現改善的跡象。可以預期2024年中國公司的全球化行程將會取得實質性進展。新能源汽車的庫存已經得到明顯消化,再加上價格的顯著下降,預計未來1-2年將大幅刺激市場需求。目前供給和需求的錯配情況可能會在未來1-2年後再次出現。

消費

銀華·李曉星:消費行業仍會面臨需求不足、競爭加大的壓力,企業加速分化會是常態,但相比去年,由於市場對宏觀的預期足夠低,2024年消費會表現為"低預期、強韌性",目前龍頭白馬的性價比在全球範圍內都有非常強的優勢,由於穩定的業績增長和較高的股息率,消費龍頭公司向下空間有限,向上存在一定的估值彈性。

交銀·楊金金:消費行業由於相對輕資產、同時長期景氣,因此不太存在資本開支下降,以及格局改善、自由現金流改善優於凈利潤改善的邏輯;反而,面臨比較大的需求增速壓力,同時長期景氣帶來的格局惡化風險會一直存在。而另一方面,新的「悅己型」消費增長的潛力從旅遊出行數據、新消費崛起等都可以看到,因此新時代的變化對於消費行業的影響將會以新的結構性機會來顯現。

銀華·焦巍:過去三年,我專註在食品飲料行業,原因在於不論是從商業模式還是業績增速,以白酒為主的食品飲料行業始終領先於家電、汽車等其他消費行業。三年前,盡管其靜態估值已經較高,在當時經濟環境線性外推的思維模式下,我們認為時間能夠熨平估值。但是線性外推的假設沒有成立,估值在隨後的兩年回到合理位置,造成了我們凈值的損失。

未來的消費環境也許會有一些變化,消費行為和習慣也會隨之改變。一方面,之前的「面子消費」,到現在可能更追求「裏子消費」,有更好的性價比、更強功能、更實用可能是未來消費的方向;另一方面,不僅僅是滿足實用性需求,消費者可能更追求產品帶來的「情感連結」和「情緒價值」。所以,我們也會從原來只專註於食品飲料,到現在更多的拓展眼界和思路,從原來的只看「高速增長」,到現在的更關註「高質素增長」。我們認為,2024年優秀的白酒企業與普通的白酒企業,以及在管理上放棄穩健、更加激進的白酒企業相比,差距會進一步拉開。

鵬華·陳金偉:對消費品出海持謹慎樂觀態度,主要顧慮是已開發國家的文化認同以及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基數及支付能力。

醫藥

中歐·葛蘭:看好以創新驅動的相關醫藥產業鏈。盡管2024年降息節奏仍具有不確定性,但趨勢確定。國內政策持續強化對醫藥生物領域創新的支持力度,2024年有望迎來相關創新藥獲批上市的高峰期。

我們也積極關註具備競爭力的醫療產業鏈出海進展,主要集中在創新器材、體外診斷等領域。盡管部份企業的國際化行程會受到全球地緣政治形勢階段性變化的影響,但國內創新產業鏈中優質資產的長期核心競爭力沒有改變。

信澳·楊珂:(1)院內市場,醫療反腐的影響還在持續,部份公司基本面邊際向好,部份公司業績依然承壓(多以醫療器材采購為主),仍需持續關註政策的影響;(2)院外市場,需求較弱的影響還在持續。(3)以海外業務為主的一些公司受到美國【生物安全法案】的影響,業績承壓;

匯添富·張韡:對外,國內藥企開始登上全球舞台:國內藥企outlicense的deal的數量、金額都遠超分析師預期,說明了中國創新水平在過去幾年顯著提升,展望未來2-5年,有望有企業和品種真正打入海外高端市場。

對內,23年底進行的國家醫保談判,談判結果普遍較歷史年份都更加友好,產業反饋滿意度很高,體現了醫保政策對創新藥方向的結構性鼎力支持。

東方紅·江琦: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藥」首次被提及;多個地方釋出創新藥鼓勵支持相關的政策;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點行業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十四億人口基數下,未來老齡化對於創新藥的需求是巨大的,大部份需要國產優質創新藥來滿足。

同樣,央國企的改革在傳統中藥中,我也看到了很明顯的效果,有大單品、品牌力和銷售能力的央國企中藥重點公司,也依然是我重點關註的物件,中醫藥行業在老齡化需求中,可以發揮不同的重要效果,比如提高免疫力、補益補氣補血、改善睡眠、改善心腦血管等。

小盤

鵬華·陳金偉:在大部份主動權益投資者眼中,小盤公司基本沒有投資價值。我們也並不是系統性看好小盤風格。但是22-23年,在量化基金持續買入影響下,中小盤公司幾乎是無差異上漲,這種上漲反而使得在這一領域,基本面選股是相對低效的,而年初幾乎所有小市值公司無差異暴跌反而使得我們能夠以更合理的價格買到有基本面支撐的公司。

港股

嘉實·王鑫晨:近年來港股受到很多挑戰,我們堅定相信香港市場是中國重要國際金融中心。根據世界銀行最新數據,2022年香港吸引外資(FDI)凈流入121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四,在美國、中國、新加坡之後。上海作為國內最大的吸引外資的城市,2022年FDI凈流入為240億美元,與香港相差仍然很大。從股權融資的功能上來看,香港在全球的股權融資能力長期排名前三,即使近年由於地緣政治及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2023年香港的股權融資規模仍然排名全球第四,位列紐約、倫敦和新加坡之後。國內最大的金融中心上海排名全球第七。更重要的是,香港為國內企業提供了募集外資的重要視窗。香港仍然是當之無愧的國際金融中心,也將在中國未來的發展中起到重要的角色。我們認為當前普遍的低估值和低流動性會隨著本輪中國宏觀基本面預期扭轉而消除。

嘉實·王貴重:我們認為2024年初的市場悲觀過度了。一季度末我們已經可以感受到經濟和企業盈利明顯地復蘇。近期的制造業PMI數據以及重點互聯網公司的季度業績和展望超預期是保持樂觀的理由。

我們對港股的長期樂觀看法也沒有改變,海外流動性放松的趨勢已經比較確定。去年疫情政策調整後的反彈以及期間明顯的外資回流,我們也認識到目前的核心矛盾並不是地緣政治而是宏觀預期。互聯網及其他港股科技行業經過2023年的超預期估值下殺,在宏觀預期的反轉之下會有更大的估值彈性。

銀華·李曉星:港股互聯網大廠在過去一年裏呈現利潤超預期,股價持續下跌。股價與基本面的背離充分反應了匯率、宏觀經濟預期、國際關系以及資金流向等多方面的悲觀預期。我們認為24年港股互聯網行業股價存在價值修復的空間。

中庚·丘棟榮:(1)港股醫藥科技股較大的創新可能性,逐漸具備全球競爭力,供給引領需求,空間巨大,同時較低估值水平,具備較高的回報潛力。

(2)港股互聯網股具有消費內容,兼顧確定性和成長性。隨著居民收入進一步修復,消費壓制情況有望緩解。平台競爭理性克制追求增量,疊加降本增效,大振幅提升利潤水平糊盈利質素。基於中國供應鏈優勢,出海業務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平台經濟基於其技術積累及套用場景,或將成為AI進步的最大受益者。互聯網板塊呈現出系統性的低估值特征。在消費及科技類資產中均具有高性價比,回購

分紅額度持續提升進一步增強股東回報,市場可能過度低估了其收入端的韌性以及高估了非理性競爭帶來的利潤不確定性。

(3)港股智能電動車空間巨大,自動駕駛引領成長拐點,入局公司明確且具備全球競爭力,待競爭烈度降低和傳統公司掉隊,具備非線性成長機會,全生命周期看當前具有低估值高預期回報特征。

南方·王士聰:港股成長股在今年以來大幅提高股東回報(分紅率、回購),很多成長股也具備很強的價值內容,估值、綜合股息率與市場追捧的公共事業、周期行業類似,但成長性更好、更加輕資產。充足的回購和分紅有望抵消外資流出的影響,成為港股反轉的重要勝負手之一。

海外市場

國富·狄星華:全球科技企業都在加大對人工智能的投入。盡管對於AI能夠在未來產生多少收益存在爭論,但似乎誰都不願意在這條賽道上落後於人,我們認為,AI尚處於初級階段,產業鏈上個股的波動可能會進一步加大,AI是投資組合中重要的alpha來源。

摩根·張軍:美國:指數上漲的推動因素包括:1、美國經濟增速超預期,經濟衰退的風險越來越小。2、4季度報告顯示超三分之二的公司盈利超市場預期。3、AI相關龍頭企業持續帶動美股人工智能相關概念大幅上漲。4、今年1季度的上漲不再由去年的少數公司(如七巨頭)貢獻大部份漲幅,而是出現更多傳統行業的普漲行情。

展望後市,我們依然認為美國的經濟軟著陸會發生,只不過較去年底時的判斷的不同之處在於,經濟衰退的時間可能來得比預料晚一些,且衰退振幅比較輕。通脹率在今年預計仍將保持在美聯儲FED的目標值2%以上,意味著高利率水平也會維持。在5%以上的無風險利率水平下,強勁的就業市場或將難以維持。信貸收縮必然會引導到企業經營活動的收縮,從而影響未來的盈利情況。地緣政治風險、估值偏高、高利率的後續負面影響還未完全顯現等因素提醒我們短期內不宜過分樂觀。

日本:3月份開始出現盤整,主要是部份投資者希望在日本央行利率決議前賣出股票以釘選利潤。日本新一財年的首輪薪資談判(春鬥)結果達成5.28%的漲薪振幅,高於去年3.6%的漲薪。連續兩年的大振幅漲薪,有助於支撐日本國內的通脹預期。日本央行在3月19日例會後宣布放棄負利率政策,貨幣政策正常化走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這次日本央行的決議並沒有給市場帶來大的政策轉向風險,後續投資者應將更多的註意力放在美聯儲的利率政策走向上。我們當前仍維持日元升值預期。

展望後市,支持日本股市上漲的三個中長期因素包括:1)日本走出通縮時代。通脹價格指數已經連續22個月維持在2%以上,且今年的漲薪振幅超預期,有望支撐住未來的物價。2)全球投資者對日本股市有分散風險的配置需求,日本股市仍有吸重力。3)公司治理改革在加快步伐。東京證券交易所正致力於推進更多的公司解決交叉持股,將刺激股票回購並提高公司的資本效率。

天弘·胡超:2024年越南經濟開局良好,一季度GDP較去年同期增長5.66%,是過去5年以來最快的首季度經濟增速。為全年實作6%-6.5%的增長目標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站在當前時點,主要推動越南國內經濟實作較好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率持續下行帶來信貸供需明顯活躍,房地產及進出口等關鍵行業復蘇趨勢較為明確,以及國內消費整體保持韌性。當前市場估值水平仍然位於過去10年均值向下一個標準差附近。

當然,我們仍然看到很多潛在風險,近期領導人變化導致部份外資信心有所動搖,外資持續流出越南市場;年內越南盾貶值壓力有所加大,這也在短期給資本市場帶來壓力。在另一方面,我們也註意到,政府對於資本市場的重視程度正在顯著提高,從交易所新系統上線營運,到推動越南納入新興市場,多項政策密集出台,且時間點上均超預期提前。當前越南股市整體市值約為2500億美元,相當於GDP總量的60%左右,仍然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