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湖北是如何成為「內陸之王」、「沿海克星」的

2024-05-04辟謠

湖北(Hubei)是內陸的一個省,位於長江中遊,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省會是武漢。

關於湖北

1、湖北人均GDP高於遼寧、山東,總量還高於福建。

2、在內陸,湖北GDP僅次於河南、四川,但是人均GDP高一大截。

3、內蒙古人均GDP略高於湖北,但是總量差湖北很多。

4、湖北GDP 5.58萬億,去掉武漢2萬億,還有3.58萬億,依然高於內蒙古,而且還高於江西、山西、陜西等省。

5、人均GDP高於成都的湖北城市,除了武漢,還有宜昌、襄陽、鄂州、潛江。

6、湖北累計奧運金牌數量排名全國第三,和廣東、山東並列,僅次於遼寧、江蘇。

7、湖北知名運動員(不完全列舉):李娜(網球)、諶龍(羽毛球)、王霜(女足)、曾誠(中超最佳門將)、李小雙(體操)、楊威(體操)、伏明霞(跳水)、呂小軍(舉重)。

8、武漢三鎮是中超球隊。

9、武漢名校: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有同濟醫學院)、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成為「內陸之王」的原因。

1、武漢的貢獻。

武漢是中部級別最高的城市。

武漢是科教中心,當地的名校給湖北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強的支持。

湖北發展武漢,避免了湖北人都去沿海打工。

2、長江航道的貢獻。

湖北是東西寬、南北窄,長江河道有很長一段在湖北。此外湖北還有漢江(長江支流),沿江城市多。

航運條件可媲美湖北的內陸省,只有安徽(有長江、淮河)。

3、湖北不只重視武漢,也重視小城市、縣城。

鄂州人口只有100萬,也沒有並入武漢,還建了4E級的大型順豐機場。

天門、仙桃、潛江都是直管縣,單列出來,沒有並入周邊城市。

江漢平原及其周邊的湖北縣城基本上都是縣級市了。

山西縣級市少。

4、湖北率先扶持副中心城市。

襄陽、宜昌很早被確定為省內副中心城市,分別帶動鄂西北、鄂西南發展。

湖南和湖北的差距,不僅是長沙和武漢的差距,還有湘西和鄂西的差距。

如今襄陽、宜昌GDP都接近6000億,已經高於哈爾濱、太原、南寧、貴陽等省城。

襄陽正發展成內陸交通樞紐。

襄陽靠近中原、關中、巴蜀、江南,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攻克襄陽就容易進軍西南和江南。

襄陽和西安、南京一樣有古城墻。

宜昌位於長江下遊平原和西部山區結合部,有山有水,旅遊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水電之都,有三峽。

宜昌和重慶交界帶的長江三峽,有挪威峽灣之感。

5、湖北城市名字好聽,一些城市改名成功。

城市名字不好聽,很影響吸引遊客和投資。

宜昌、江陵、鐘祥、雲夢、天門、京山、大冶、孝感這些湖北地名都好聽,至少不土氣。

湖北襄樊改名為襄陽(襄樊是襄陽、樊城合稱,讓人感到陌生)。

湖北鄂城改名叫州的城市:鄂州。

湖北荊沙改名荊州。

湖北蒲圻縣改為赤壁市,GDP580億。

湖北應山縣改名廣水市,GDP400多億。

湖北沔陽改名仙桃,GDP超過1000億。沔陽有生僻字,和四川綿陽讀音相似。仙桃名字帶仙,是武漢衛星城。雖然是縣級市,仙桃GDP已經高於遼陽、本溪、撫順、鐵嶺等沈陽衛星城。

6、湖北的大學命名、改名也成功。

武漢的大學多以武漢開頭,給人感覺是「大城市的好學校」,比如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武漢音樂學院。如果這些學校以湖北開頭,會讓人覺得和湖北大學有很大差距。

以大區開通的學校也給人感覺上檔次: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民族大學。

黃石師範學院,最後改為湖北師範大學。

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宜昌),最後改為三峽大學(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外文名帶 China,對留學生有吸重力。

江漢石油學院(荊州),改為長江大學,感覺和密西西比大學看齊了。

7、湖北位置居中,客流量大。

論位置,陜西更居中。但是西北人口少,黑河-騰沖線穿過陜西,這樣陜西位置有點偏。實際中心要往陜西東南方向移動,而湖北正好在陜西的東南。

從南北位置來說,河南更居中,但是東北三省人口加起來都沒有廣東多,所以人口中心也要南移。

安徽周邊人口多,但是距離西南較遠。

西部的西安、成都、重慶城市級別也高,但是比起武漢位置較偏,去的話可能要考慮坐飛機。

湖北去全國任意一個省份最多只需要經過2個省。因為位置優勢,外省人會考慮去湖北旅遊、上學、就醫、轉車,坐大巴、高鐵或者開車去湖北以及從湖北回老家,用不了多久就到了。

湖北各方面都比較突出,甚至超過一些沿海省,有地理位置、航運條件、科教資源、經濟布局等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