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市工人文化宮,有這樣一個講堂,它每周定時舉辦,風雨無阻,至今已有41年。
作為全國範圍內開辦時間最長的公益性講座,「每周一講」不設聽課門檻,不限授課範圍,不考試不發證,沒有復雜的教學指標,只有最純粹的知識分享。就像一座燈塔,照亮人們的精神世界,帶來文化的啟迪和滋養。點亮這座41年不滅燈塔的,有一講就是半輩子的常駐講師,有多年堅持上課的忠實聽眾,還有一代代傳承接力的工作人員。他們說,知識的傳遞不能停,這堂課還得繼續講。
歲月編織人生,光陰沈澱故事,一起走進這堂老牌講座課。
每周一晚9點,在青島市工人文化宮,「每周一講」都會如約而至。
1983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倡議發起「振興中華讀書活動」,青島市工人文化宮為響應號召,開辦了「知識就是力量‘每周一講’職工大講堂」。而之所以叫「每周一講」,有兩層含義:一是每周講一次,二是每周一開講。
當時,為了給聽眾帶來不重樣的知識分享,工人文化宮的工作人員「操碎了心」。
在那個人們獲得資訊渠道有限的年代,涵蓋了政治、經濟、體育、歷史、哲學等等,無所不包的「每周一講」課堂瞬間爆滿。回想當年的場景,63歲的周學梧仍記憶猶新。
講台之下,有各行各業的人們,他們既不像普通學生有知識儲備,也不像接受繼續教育的成年人有學歷目標。想留住聽眾唯一的標準就是講得有質素、有意思,很多講師都覺得「這個講台不好站」。
「每周一講」講師 宋文京:如果我在大學講,往往它是一門課,必須要有前因後果,必須要有章節分布,也必須要有學術的深入性,那在這兒更多的是,深入淺出,你要用跟大家溝通的語言,要講故事。要讓大家happy快樂起來。現在大家上網都能查到好多東西的時候,這時候你還得有獨立的一些見解。
講師們使盡渾身解數,聽眾聽得開心。在「每周一講」大家不僅分享著知識的快樂,共同的興趣連線還讓很多人彼此成了朋友。
三十年接力
父女共登講台
41年時光中,堅持不改期、不暫停、不重復的「每周一講」,已有200多位講師授課,這其中有一家人用接力的方式先後登上講台。
這是「每周一講」的第1700期講座,講台上的是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青年講師宋寒兒。台下坐著一位特殊的觀眾,「每周一講」的常駐講師,也是宋寒兒的父親,宋文京。
1994年,宋文京受邀為「每周一講」授課,當時兩歲的宋寒兒和雙胞胎妹妹宋露兒成了課堂上最小的聽眾。
「每周一講」講師 宋寒兒:大家都去看著爸爸,好像是在希望聽到爸爸講出更多有意思的事情,結束的時候,他們都圍著爸爸不停地問各種問題,我覺得就是有一種氛圍讓我特別難忘。
30年裏,宋文京已在「每周一講」授課80次,宋寒兒讀大學前,幾乎每次都陪著父親一起,她還會在家裏幫父親尋找圖片、影片,制作投影片,擔任「每周一講」的非正式小助理,而「每周一講」也在不知不覺間,像一顆種子一樣種進了她的心裏。
去年,從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畢業的宋寒兒回到家鄉,到高校任教。在課余時間,她也像當年的宋文京一樣,登上了「每周一講」的講台。
「每周一講」講師 宋寒兒:在去年畢業的時候,我還在我們學校的一塊石頭那裏拍了一張照片,那個石頭上寫了一句話,叫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這句話其實一直在深深地鼓勵著我們,希望能夠用一些更創新的方式,包括我在多年求學過程中對於藝術的思考,去和大家進行一下分享,有更多年輕人被吸引到這個課堂之中來。
「每周一講」
不斷求新 求變
時光荏苒,如何在資訊過載的當下,保持住「每周一講」的魅力,一代代工作人員也在接續努力。
負責「每周一講」的工作人員有個有趣的名字——班主任,如今已經傳承到第8任、1997年出生的徐夢恬身上。
為了吸引新聽眾,徐夢恬她們先在課堂內容上求變。
青島市工人文化宮工作人員 徐夢恬:「每周一講」傳承41年,有一句話叫做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婚戀、烘焙、插花、茶藝,像我們領導要求的,說你們看到這個講座預告,你們年輕人得自己都想來,你才能把這個預告發出去。
如今,她們有時會把講座開到基層企業,還將課堂上的精彩片段做成短影片在網上傳播,不斷擴大著「每周一講」的影響力。
青島市工人文化宮工作人員 徐夢恬:我們和電視台有一些合作,希望能夠增加一些曝光度,現在也結合了短影片,更多的是去達到一個引流的目的,講座一代一代在傳承,那我們希望聽眾也能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41年,「每周一講」的存在即便不算「奇跡」,也足夠神奇;41年,狹小的閱覽室換成了寬敞的百人大教室,破舊的黑板換成了智能的多媒體器材,「每周一講」的課堂環境在變,但「知識就是力量」的理念始終如一,「每周一講」帶來的精神啟迪和文化滋養也會永遠留存在他們心間。
(總台央視記者 高磊 趙飛 王朝朋 王偉 柳棟 於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