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聚焦專精特新|中科搖櫓船鄭道勤:專精特新之路需要「熱帶雨林」式的生態圈

2024-01-21辟謠

盡管已是深冬,重慶明月湖邊風景依然宜人。

重慶中科搖櫓船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搖櫓船」)董事長鄭道勤坐在嶄新的辦公室裏,對著鏡頭侃侃而談。這位「80後」創始人衣著幹練,講話層次分明,邏輯性極強。「中科搖櫓船成立以來,我們將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光學技術成果轉化為智能視覺部件產品、智能視覺裝備,推出了多個國內首台套產品。」談及公司目前的發展態勢,鄭道勤的語速明顯慢了下來,底氣十足。

站在AI風口之上,中科搖櫓船是如何探尋「創新密碼」,為企業迎來一次又一次的發展機會?面對未來,他們又將做出怎麽樣的布局?

重慶最年輕專精特新企業拿下「全球唯二」的硬科技

中科搖櫓船是國內首家完整掌握高精密光電測量的硬科技人工智能企業,創立一年多,特批成為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被稱為「重慶最年輕的專精特新」企業,中科搖櫓船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智能視覺裝備及整體解決方案。快速崛起的背後,實則是科技的硬核實力。

一直以來,在高精密光電測量這條賽道上,70%以上的市場被日本及歐美等外國企業所壟斷,他們構建了技術壁壘、專利壁壘、產品壁壘、商業壁壘、品牌壁壘等,而這些壁壘擁有六七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根基,很難突破。但隨著整個產業技術革命,特別是整個人工智能革命的快速到來,中國在智能傳感硬件、智能視覺部件、智能裝備領域,一批專註於制造業高質素轉型發展的硬科技公司,正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對於任何一家科技公司來講,中國都是世界上最「肥沃」的「硬科技」黑土地之一。

2023年,中科搖櫓船率先在國內打破制約Micro LED顯示技術大規模商用的其中兩大瓶頸,成功研發出Micro LED晶圓巨量轉移檢測器材。作為行業顛覆性創新成果,該器材的問世或將加快Micro LED顯示器量產行程。

據相關資料顯示,Micro LED被認為是顛覆產業的「終極顯示技術」,也是未來顯示技術的主流趨勢和發展方向。它具有高分辨率、高對比度、高色彩飽和度、低功耗、壽命長等諸多優勢,廣泛套用於手機等各種電子產品中,發展前景被行業普遍認可。

兩年前,國內知名顯示面板企業找到中科搖櫓船,想要一起攜手「破局」。

為了突破這道技術難關,鄭道勤組建了一支20多人的研發團隊。該團隊一方面以逆向思維采用異常檢測演算法,透過訓練正常樣本,讓沒有缺陷的樣本去找缺陷芯片,解決了缺陷數據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他們設計了全新的標定板,創新推出了適用於Micro LED芯片轉移定位的標定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反復嘗試和打磨,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Micro LED晶圓巨量轉移檢測裝備。該器材可以實作4-20倍連續變倍,定位精度水平遠高於目前業內5個像素的最高水平。有了這套檢測器材,能夠幫助顯示面板企業大大提升Micro LED顯示器像素良率,並將需要修復的芯片數量控制在極低水平,進而大振幅降低Micro LED顯示器生產成本,實作Micro LED顯示技術的大規模商用。

「這個產品釋出了之後,我們才知道,在全球僅有兩家企業能夠做,一家在以色列,另外一家就是我們,中科搖櫓船在這個領域就是全球唯二了。」鄭道勤介紹,中科搖櫓船獲批建立了5個省部級科研平台,起草編制4項國家標準、1項團體標準;已形成21項關鍵核心技術,新開發10余款新產品;參與國家級課題1項、承擔省級重大科研課題專案2項、自主承擔科研專案20余項。目前,搖櫓船科技擁有知識產權100余項,發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

搖櫓船可以輕曳,但絕不後退

時間撥回到2020年末,幾位誌同道合的年輕人圍坐在一起,幾杯清茶相伴,討論著創業的每一個步驟和公司的未來,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

鄭道勤說,「我們的創業可謂恰逢其時。未來30年,制造業轉型需求旺盛,硬科技發展大有可為,雖然創業初期,我們只有幾杯清茶,但創業3年,我們依托西光所積澱60余年的領先光學技術,將其與AI技術相結合,把中科搖櫓船培育成了國內唯一完整掌握光、機、電、算、軟核心研發能力的人工智能企業。」

有了「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夢想還不夠,還需要專業團隊的加持,因為有共同的信念,中科搖櫓船創業團隊的組建十分順利,來自中國科學院、機器視覺領域頭部企業的「各路豪傑」紛紛加入中科搖櫓船,然而這僅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2021年初,公司剛創立就遭遇不可抗拒因素,連最簡單的出差都變得不可能。」盡管鄭道勤心情是沮喪的,但行動卻毫不拖沓。

「我把那些焦慮的情緒慢慢隔離了,從自己腦袋裏搬出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把當下你能夠做的工作和事情做好,往前走不回頭,一切問題都會有解決辦法。」鄭道勤告訴記者。

就在一切回歸正常的第二天,他就站在了長安汽車的工廠裏,尋找業務突破口。就這樣,憑借這股子韌勁和有底氣的技術創新,中科搖櫓船的客戶越來越多。

「我們公司的汽車塗膠生產線,因未引入塗膠質素線上監測系統同步進行質素檢測,只靠人工檢測,經常出現塗膠質素問題。」在一次會議中,某汽車生產企業負責人曾表示,最想要用的進口系統不僅價格高,後續服務費更貴。車身玻璃塗膠,是汽車工藝中的重要環節,與汽車的密封性、防水等效能好壞密切相關,對汽車質素有著重要的影響。現如今,很多汽車廠的塗膠工序是由機械臂完成的,但也因此出現了問題。

鄭道勤從中嗅出了商機。他馬上帶領技術團隊全力攻關,歷時一年研發出國內首創的3D塗膠質素線上檢測系統,能將檢測精度提高到99.9%,與此同時,相較於引進國外的器材與服務,中科搖櫓船的這套器材整體要便宜近40%。

如今的中科搖櫓船,早已不是三年前那個連辦公室都沒有的小團隊了。2023年9月,告別狹小的辦公區,中科搖櫓船整體搬遷至明月湖協同創新區,擁有了4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區域。

創業至今,讓鄭道勤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莫過於給公司「起名字」,這個名字一直激勵著公司上下前進。

「行駛於京杭大運河上的搖櫓船,有著‘只前進、不後退’的特點,我們所做的事情無論是創業還是自己本身,都需要這種一往無前,只前進、不後退的精神。」鄭道勤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創業路上最不缺的就是困難,隨著搖櫓船的精神慢慢融入創業團隊中,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畏困難,不講條件,勇往直前絕不後退。

專精特新之路需要「熱帶雨林」式的生態圈

談及作為專精特新企業,中科搖櫓船不斷持續創新,多項產品和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鄭道勤認為這正是時代賦予專精特新企業的使命和價值。「創造更多的價值,比如讓各個行業的頭部企業生產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讓產品品質更高,這都是在創造新的價值。」鄭道勤說。

如今,重慶市正積極進行梯度培育中小企業,挖掘專精特新企業的潛能,對此鄭道勤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是要讓硬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助推高質素轉型升級。在智能制造時代,重慶具備誕生多個智造獨角獸企業的肥沃土地。要推動把全國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在重慶大地上落地生根成長壯大,借助場景優勢定向培育硬科技龍頭公司。

二是要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共建共研共享。建立良好的產學研合作平台,有助於提高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實作雙贏。加強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實驗室等技術創新機構的建設,積極申報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等資質認定,努力提高企業科研能力。

三是加強知識產權和行業標準建設,提高核心競爭力。專精特新企業應該透過知識產權價值推廣等方式,加強知識產權投入;透過知識產權的積累,保障企業技術水平,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要積極參與標準制定,促進行業規範發展,參與地方、行業、國家、國際標準的制定,發揮企業技術優勢,推進行業技術進步,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

最後是構建「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整個重慶要形成一個好的生態,既有技術,又有市場、有客戶、有資本、有政府的宏觀政策。「就像一個熱帶雨林一樣,要有陽光雨露,比如政府端的宏觀政策或者是資本機構的一些支持;還要有好的土壤,比如上下遊的生態合作夥伴。在這個熱帶雨林裏,有參天大樹,也有小樹苗和飛禽走獸,大家各司其責,使生態效率最大化。」鄭道勤說。

放眼重慶,專精特新企業正在連片發展、遍地開花,展示著重慶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鄭道勤對中科搖櫓船的未來發展非常清晰:「未來3年,我們的奮鬥目標是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化產品綜合供應商,軟件和硬件雙輪驅動。」

新時代新征程上,有無數個和鄭道勤一樣的專精特新企業家們正孜孜不倦地奮鬥拼搏,擁有著更廣闊的舞台,在各自的賽道上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

上遊新聞記者 吳嘉雯 鄒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