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藥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購買藥品。但是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同樣的藥品,在網上的價格往往比在藥店要便宜很多。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在北京一家藥店刷醫保卡支付998元購買兩盒復方阿膠漿,而在這家藥店的網上門店購買同款產品只需要不到一半的價格。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消費者發現「買貴了」可以申請退差價嗎?
價差一倍多,藥店同藥不同價
今年年初,河北的林小姐來北京遊玩,經過朝陽區嘉事堂藥店,看中了一款標價為499元/盒的復方阿膠漿。林小姐購買了兩盒,一共支付998元。回到家後,她偶然發現,在這家藥店的線上店裏,同款的復方阿膠漿兩盒實際價格才487.03元,價格相差一半還要多。為此,林小姐在黑貓平台上發起了投訴,要求嘉事堂藥店退還差價。
在黑貓投訴平台可以看到,不少消費者都遇到過相同的困擾:相同廠商相同規格的藥品,線上線下藥店價格差距過大,更有甚者差價達三倍以上。其中海王星辰、大參林等藥店都存在不少這樣的投訴。
據記者了解,有上海消費者線上下藥店購買力沛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後發現,同一廠商同一規格的藥品,線上上藥店價格竟低於線下藥店50余元。
此外,還有廣州消費者向記者報料稱,其在廣州番禺某大參林藥房購入一瓶15ml的潤潔萘敏維滴眼液,花費了26.8元,但隨後她發現在美團平台上大參林藥房僅銷售15元。完全相同的條件下,線上線下渠道價格相差11.8元,「就算算上美團的配送費,兩者也相差了好幾元,我不理解。」該消費者表示,她遇到的並非個案,身邊也有不少朋友發現線下藥店價格普遍比線上貴的「規律」。
商家有自主定價權
記者檢視林小姐的購物消費記錄,發現林小姐在嘉事堂藥店(順源裏店)購買藥品時是使用了醫保卡支付,而這家店的線上平台卻沒有顯示可以使用醫保卡。這是導致「同藥不同價」的原因嗎?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同種規格的藥品價格肯定是統一的,但如果是現金結算,結合會員優惠或者其他優惠方式,是有可能低於醫保卡結算的價格的。」
記者搜尋發現,林小姐購買的復方阿膠漿產自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該產品在公司官網標註的是市場價為499元,優惠後的實際價格是449元。
這款產品在林小姐消費的北京嘉事堂藥店(順源裏店)的標價也是499元,據林小姐回憶稱,當時「沒有優惠,也沒有人告訴我在網上買會有優惠」。林小姐隨後在美團平台上發現,這款產品是可以打折的,兩盒的優惠價是648.7元,疊加一個162.17元的「多件優惠」,最終結算價格僅為487.03元,相當於打了五折。
記者調查發現,同藥不同價的問題並不鮮見。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計生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發文【關於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904號)規定,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政府指導價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藥品價格,零售藥店藥品價格由經營者依據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情況,自主制定價格。
廣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曾表示,如果藥店在出售藥品時張貼了售價,並且也告知了藥品的價格,那麽就不存在違規的行為。同時,除政府定價的藥品外,市場調節價是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透過市場競爭行為形成的價格。
消費者「買貴了」能否申請退款?
既然允許差價存在,那消費者是否在購買前有權了解線上、線下渠道的價格差異?如果發現買貴了能退嗎?
據林小姐表示,她曾「要求藥店退還差價,店員以‘醫保支付不能直接退款’ 為由,讓我直接去店裏才能辦理退款。」 林小姐表示有難度,「畢竟不在同一個城市,也不值得專門跑一趟。」
但也有消費者表示,對於價格上的問題,藥店是不予退貨退款的。
藥品買貴了能不能退貨?記者就此咨詢了平民大藥房、大參林的工作人員,得到的回答均是:藥品屬於特殊商品,非質素問題不退不換。
而對於「線上線下價格不同,是否能退差價」的問題,大參林藥房工作人員表示,若在大參林購買了某一藥品後,在同市其他實體連鎖藥店發現該藥價格更低,可憑購物小票到店返差價。但若是在大參林實體門店購買藥品後,發現線上門店價格更低,則不支持返差。「由於線上線下渠道定價方式不同,是不能退差價的。」
同一藥店不同渠道價格差異較大是否合理?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蘇熳娜表示,線上線下的行銷渠道、行銷成本確實存在一定的區別,線下門店有場地、人工、運輸等成本,成本相對會高一些。實際情況可能還要看藥品的生產日期,有時候廠家、藥店對於部份臨近過期的藥品,會以比較低的價格在網上銷售;或者廠家鼓勵線上推廣,給予藥店一定的優惠或激勵,線上的售價也會相對低一些。主要是價格都是公開透明的,也賦予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因此是合理的。
消費者「買貴了」,而藥店不予退差價,是否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蘇熳娜認為,存在一定的差價是合理的,如果店鋪沒有承諾買貴退差價,則沒有退差價的義務。
采寫:奧一新聞記者 管玉慧 林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