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表面風平浪靜,背地裏偷偷發瘋,為什麽說情緒不可能絕對穩定?

2024-01-20辟謠
「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漸漸成為很多人自我要求的一部份
大多數人確實喜歡有著穩定情緒的人
然而
這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嗎?
對於「情緒穩定」的渴求,背後應該是對另一種現象的回避,就是被迫要對他人「不穩定」的情緒負責。
這些他人,往往是與我們親密關系的人,他們的情緒難以安撫,而且認定了我們有安撫他們情緒的責任和義務。
當我們沿著這條責任和義務路徑,試圖去安撫對方,但還是無法讓對方感覺更好時,還有可能被對方懷疑自己因為某種缺陷而不能「提供情緒價值」。
情緒價值的流行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關註情緒,這是好事,說明大家在意心理健康。
然而,讓別人為自己提供「情緒價值」,是一個不合理的要求,尤其是對於親密關系而言。而且,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對別人的要求太高了。這種情況,是讓我們對他們情緒波動的「結果」負責。
還有的時候,我們還被要求對他們情緒波動的「因」負責。也許是也許是年幼時,我們的長輩因為我們的某種表現而沖我們發火。於是在委屈中,我們學到了這種觀念,是自己讓對方生氣了。於是顧不上內心的委屈,我們默默地在內心深處檢討自己竟然讓長輩動了怒。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有時候也會面對這樣的場景中,有可能是合作夥伴,有可能是某個領導,突然勃然大怒。哪怕我們長大了,有了比兒童更成熟的分析能力,知道這件事情並不完全是我們的過錯,對方也需要對自己的情緒有責任。然而,在對方的眼裏,還是會認為是我們的表現讓對方動了怒氣。這種時候,其實我們處在另一個尷尬的位置——被迫為他人情緒波動的因負責。
無論是被迫為他人情緒波動的因負責,還是為他人情緒波動的果負責。這些情景都會足以讓我們討厭情緒波動,並且把「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作為自己的目標。一個好的目標,能夠為我們指明方向,讓我們少走彎路;相反一個不那麽好的目標,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困擾。
現實生活中,每天一睜開眼睛我們就在感知這個世界,即便人與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不太一樣,但共同的是每個人生活都不可能完全如願,甚至大多數時候如願都辦不到。
如果不逃避現實,去勇敢地去直面生活,那麽我們的情緒就難免會受到外界影響,從而產生波動,很難出現所謂的「波瀾不驚」的情緒穩定狀態。因此,如果將「情緒穩定」理解成「情緒不能波動」,那麽「情緒穩定」這個目標可能就很難實作。
此外,這個目標還可能對我們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一些人在出現情緒波動,體驗到負性情緒的時候,會責怪甚至於懷疑自己——為什麽我的情緒不穩定。這種責怪或者懷疑的產生,就是信奉「情緒應該穩定」這個標準。事實上,做到絕對的情緒穩定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情緒的「穩定」只能是一個比較相對的概念。也特許以換一種觀念,容許自己的情緒波動,接納自己的情緒波動,只要這種波動沒有長時間超過一定的範圍,都是正常的。
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哪怕情緒波動的比較厲害,也是正常的。我們不能因為看到別人的情緒似乎一直穩定,就推測對方沒有情緒波動。對於一些不願意外顯情緒的人,事實上我們很難推測對方的情緒。然而,沒有表達出負性情緒,並不意味著沒有負性情緒體驗。
作者:王 葵
心理學博士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副研究員
二級心理咨詢師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