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小亂入城,大亂避鄉,浩劫入野」:中國古代的戰亂避禍觀

2024-01-13圖片

戰爭,以及由戰爭引發的災荒、瘟疫,都是百姓要面對的殘酷劫難。 古語有雲:「寧為太平全,不做亂世人。」 由此可以看出戰亂年代下百姓生活之苦。

但縱觀歷史,真正的盛世卻只占少部份,而各種混亂的戰爭動輒能夠延續數百年之久。那麽, 如果真的不幸出生在亂世,古代的百姓該如何逃難避災呢?

一、城居防守,以應戰亂

如果古代發生戰亂,那麽第一個可能的選擇就是進入城市,組織防守。古代不是現代,人口流動很少,地理知識也是政府控制的機密,絕大多數普通百姓可能連本縣都沒有出過。

這就意味著他們在逃難的時候幾乎不可能有事先的謀劃,也很難實作距離太遠的逃亡 ,往往只能是盲目的躲避軍隊。至於到底往哪裏逃,如何逃,逃多久,都是未知數。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民眾的從眾心理與羊群效應就變得格外突出,人們會非常傾向於聚集到一起來增加安全感。

而由於缺乏長距離逃難的能力,他們能夠進行聚集的目標, 往往就是那些散布在鄉間,可以比較容易到達同時築有圍墻,並且有一定的防守力量的小型城鎮。

除此之外,作為地方行政權力中心的各個城市,因為是官府衙署所在地,一般都會有比小型城鎮更加堅固的城墻,有更多的士兵負責防守,內部空間也比較充裕,而且往往會囤積糧食,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固守, 因此這些城市對災民來說往往更有吸重力 。

例如在同治年間西北戰爭時期,省城西安僅僅接納的北鄉與西鄉的人口就多達千余家。甚至是固原硝河城這樣的小城,都接納了高達六百余家。

但逃入城鎮遠不意味著安全。 以小型城鎮為例,修城築堡耗資都必須由當地的民眾來自行負擔。但是普通百姓很難能夠籌集起足夠的財物人工來建設堅固的城墻,那些鄉村城鎮往往城墻低矮。

更關鍵的是,對於橫行的亂兵、盜匪而言, 有人聚集就意味著有糧,有兵源。 因此這些小型城堡對零星的土匪確實有效,但他們往往要面對專業軍隊的進攻。

例如劉淵就曾派遣石勒 「寇魏郡、頓丘諸壁壘,多陷之」 ,不僅奪走了他們的糧食,還「簡強壯五萬為軍士」,將逃難的百姓卷入了戰爭。面對這些軍隊的時候,城鎮能夠提供的也只有心理安慰了。

那麽大城市就安全嗎?大城市確實有更充足的防禦力量,但是面對的問題也更多。

首先是這些治所城市固然比城鎮更加寬敞,但是一旦湧入大量人口,空間一樣會變得非常擁擠。 而城內的各種資源自然需要優先滿足本地居民的需求。

比如有記載清末西北戰亂時期鳳翔城內: 「居民扶老攜幼,紛紛逃竄至城者,一日數萬人……三四日間,滿城露宿篷棲,幾無空隙地。」

逃難而來的人往往都要露宿街頭,南方尚且還好,北方的寒冬裏是極有可能被凍死的。而且大街上也不會有什麽衛生設施,各種垃圾與汙穢物難以處理,經常引起疫病。 甚至到「有僅存遺孤,有竟絕後者」的程度。

而且城市中雖然會囤積物資,但畢竟是有限的,為了保護原來居民的利益, 往往會在一段時間之後就關閉城門,不再接納新的逃難人口。

這種時候難民往往暫居於城墻之下以求得到庇護,但是事與願違,被卷入兩軍之間的戰鬥的難民比比皆是。有人寫詩記錄:

白日畏炮開,偏來黑夜裏。城上辨別難,矢石不能指。短刀與長矛,喊殺頃刻起。賊肆犬狼威,民無生活理。

城外之賊寇趁夜來攻,城下寄居的百姓被卷入死傷慘重。 可見逃難去往大城市也絕非什麽萬全之策。

二、逃離本地,進入鄉野

前文所述逃難進入城鎮,但是逃亡到此的前提條件是城市還在發揮功能,國家機器仍然在運轉,政府力量相對於反叛力量依舊處於明顯的優勢。 只有這樣,城市才是更安全的。

如果是更悲慘的時代,國家對各路反王已經沒有明顯優勢,大片的區域完全陷入多方勢力的拉鋸中,那麽「逃往城市」就和自尋死路區別不大。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戰爭雙方實力差距沒有那麽懸殊,地盤反復易主是常態。而在「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建立之前,對一個地區的占領其實就等於對該地區中心城市的占領。

因此城市會成為戰爭雙方交戰的主戰場,並且被攻克的概率大大增加。

要知道古代軍隊,除了極少數如戚家軍嶽家軍之類的精悍部隊外,軍紀都非常之差,而現代戰爭所遵循的「盡量不波及平民」的原則也完全不存在。

所謂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破城可不僅僅是開啟城門投降就可以, 城外的軍隊可都指望著劫掠城內來發財。

比如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唐庭曾經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城破之後 「回紇遂入府庫收財帛,於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 。這種現象在世界古代戰爭史中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到了清朝,曾國藩還在以「允許劫掠」作為洋槍隊的報酬。

縱兵劫掠固然可怕,但卻遠非古代城破的全部。更可怕的是有組織的屠城行動。比如曹操屠徐州,殺死男女數十萬人,殺到 「泗水為之斷流」 ,之後又屠鄴城,以至於「海內震駭」。而著名的「揚州十日」中,清軍將「春風十裏」的揚州殺到「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

而前文所提到的曾國藩,屠城手段更是殘酷。鹹豐八年,湘軍攻破九江城,曾國藩寫信給九弟曾國荃說: 「接手書,知九江克復,喜慰無量。只求全城屠戮,不使一名漏網耳。」

而鹹豐十一年的安慶之戰後,曾國荃命令「兵丁大索三日」、「三壘出降,全數殺之」, 安慶四萬余人近乎全數被殺。

古代軍隊屠城如此兇殘,是否覺得已經是最血腥殘暴的了?可惜並不是,對於一部份心理變態的將軍來說,單純的殺戮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 比屠城更加殘酷的行為是以虐殺的方式進行屠城。

比如劉宋時期的將領宗愨,這個留下 「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的名句的人,就在廣陵以虐殺方式進行屠城,歷史記載他對城中百姓「刳腸決眼」、「笞面鞭腹」,之後用苦酒灌入傷口,再加以刀鋸。

千年之後讀起,地獄一般的場景仍猶在眼前。

所以,可以想象,當進入到徹底的亂世時,城市已經不再是提供安全的保護傘,而是吸引敵人來攻的催命符,這種情況下只能進入鄉間。

鄉村雖然沒有那些看似安全的防範措施,但是廣闊的面積就是一種天然的屏障。雖然無力抵抗那些兇殘的亂兵, 但總歸能夠降低遇到他們的機會,以提升自己活過亂世的概率。

三、逃入山林,遠離人世

如果說「大亂」都已經如此殘酷,那麽更加殘酷的「浩劫」又將是什麽呢?答案很明顯,天災。以上的一切,無論手段多麽兇殘,也不過是人類的內鬥而已, 當上天降下的災禍與戰亂結合到一起的時候,帶來的破壞將遠超之前。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漢末大瘟疫,這場瘟疫前後蔓延五十余年,反復爆發。曹植這樣形容: 「家家有強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可見瘟疫的嚴重程度。

連年的戰亂與似乎永不停歇的瘟疫結合,令漢末有記載的人口數量從六千余萬銳減到九百多萬,下降振幅之驚人空前絕後。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百姓能做的只有逃命,逃得越遠越好。我們之前提到過,大部份的百姓其實是沒有長距離遷移的準備的。但是,當你生活的地方爆發了瘟疫, 不離開就只有死路一條的情況下 ,人們就只能冒死遠走他鄉了。

比如【三國誌】中記載,劉焉曾經收南陽、三輔之地進入益州的人口數萬家,編練為東州兵。要知道這些人可是跨過「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進入益州的,一路上的艱苦可想而知。

漢代,三輔地區有人口二百四十多萬,南陽盆地也超過百萬。 而經歷過瘟疫與戰亂的洗禮之後,已經是十不存一了。

而逃到比較安定的州郡只是一個選擇,更多的人選擇往人煙稀少、人跡罕至的地方躲避。

比如和孫吳政權長期交戰的「山越」,就並非簡單的少數民族政權, 他們實際上是大量逃難的漢人與當地的越人融合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其中很多人都是「入山漢人」而非土著

當外界滿是戰亂與瘟疫時,這些人選擇 「未嘗入城邑,對長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 。雖然山中開荒困難,生活不便,但是相對於沒有活路的山外生活,這已經是無數壞選擇中最不壞的一個。

結語

「小亂入城,大亂避鄉,浩劫入野」,十二個字說起來簡單,其實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淚史。和平來之不易, 我們要珍惜現在和平的生活。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鑒】、【秦隴回務記略】、【舊唐書】

2、【南史】、【三國誌】、【三國孫吳境內的少數民族-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