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七歲孩童皇帝投海殉國,為三百年王朝血祭,到底該於不該?

2023-12-24圖片

南宋祥興二年二月初六(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流亡政權和一支逃竄的殘兵敗將,與元朝軍隊在崖山展開決戰(史稱「崖山海戰」)。潰不成軍的宋軍,饑渴難耐,耗盡最後一絲力氣後徹底放棄抵抗戰,崖山島失守,宋軍的戰船散亂地漂浮在海面上。

時任左丞相的陸秀夫,背著年僅七歲的小皇帝趙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噩耗傳來,十萬軍民絕望至極,哀嚎聲鋪天蓋地,相繼投海殉國,國祚319年的宋朝至此徹底消亡。

查閱古代歷史脈絡,孩童皇帝以身殉國,南宋君臣的悲劇僅此一例。後來的明朝崇禎帝煤山自縊殉國前,卻悄悄地放走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寓意著明朝還有東山再起的種子。而宋朝,僅剩下最後一個孩童皇帝,他只身殉國,預示著宋朝在這場政權爭奪的鬥爭中,把最後的本錢都輸的一幹二凈,再不會有卷土重來的絲毫機會了。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悲壯的片段。陸秀夫此舉也為他贏得了民族英雄的榮譽稱號。趙昺的溺亡,也標誌著宋朝最後一顆灰燼徹底熄滅了,人亡政息的結局再也沒有覆寫的機會了。

趙昺是宋度宗的第三個兒子。此前,年長他一歲的嫡長子哥哥宋恭帝趙隰在謝太後的引領下向元朝投降,獲得生還的機會,但被押送到元大都。一年前,年長他三歲的庶長子哥哥宋端宗趙昰,在流亡途中憂郁而死。宋度宗僅存於世的三個兒子便只剩下年僅七歲的趙昺。

本來,在宋端宗病死之後,官員為數不多的南宋流亡朝廷基本上泄氣了,大家都認為宋朝氣數已盡,打算放棄抵抗,文臣武將各奔前程。但是,在這悲情時刻,陸秀夫一席話把大家又從逃命的半道上,推上了誓死抗爭的懸崖:度宗皇帝有一個兒子還在,我們逃命去把他怎麽辦呢?古人中曾有過僅憑借一旅即成就中興的,而我們現今百官都在,還有數萬軍隊,上天如果還沒想滅絕大宋,難道就不能憑此振興國家嗎?

於是,陸秀夫憑一腔熱情,硬是感動了文臣武將。宋朝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他與張世傑、蘇劉義和眾大臣擁立衛王趙昺為帝,改年號為「祥興」。

此時,南宋君臣和數萬軍隊被張弘範率領的元軍趕到了崖山海面,一千多條簡陋的戰船被連線在一起,糧草、淡水斷絕,將士疲憊不堪。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二月的一天晚上,海上升起大霧,咫尺之間不得相辨,張世傑挑揀一只小船欲接走趙昺,策劃乘機突圍,但陸秀夫害怕被人出賣,更怕被俘虜,不肯讓趙昺上船。於是他將自己的妻子兒女趕下海去,換上朝服以君臣之禮拜別趙昺:「陛下,國事一敗塗地,陛下理應為國殉身。德祐皇帝(宋恭帝)當年被擄北上,已經使國家遭受了極大的恥辱,陛下萬萬不能再重蹈覆轍了,國家不復存在,陛下你也不必茍活於世,理應以身殉國。」

年幼的趙昺根本聽不明白陸秀夫最後的悲鳴,他只能從這些大人們絕望的表情和悲涼的哭聲中感受到恐懼,早已嚇得哇哇大哭。陸秀夫說完,將黃金國璽系在腰間,背起趙昺奮身躍入大海,頃刻間君臣二人就沈沒得無影無蹤。

船上所有的大臣、宮眷、將士和數萬士兵,聽到這個噩耗,萬念俱灰,頓時哭聲隆隆,數萬人紛紛投海殉國,海面上一時飄滿垂死掙紮的南宋最後的犧牲品。延續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它的開創者、傳承者、建設者、擁護者,誰也不會想到,最後結束歷史舞台竟然是這樣一場千古悲劇!

不少人認為,理學大家、誓死捍衛儒家正統大義的陸秀夫,傾其所有導演了這場可歌可泣的歷史大劇。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鬥爭精神,體現了儒家正統思想捍衛正義的品格和珍貴價值。正是這些優秀的品質,凝聚成傳統文化的精髓,數千年來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可就在三年前,歷經三朝的謝太後毅然決然,引領小皇帝宋恭帝趙隰向元軍屈膝投降,趙隰等還是獲得了生還的機會,後來在漢藏佛學方面做出不少成績。

三百多年前,宋朝創始人趙匡胤從後周小皇帝柴宗訓手裏奪取天下,後周宗室不也得到了保護和延續?他們壓根不會想到以身殉國。

一千年前,蜀後主劉禪歸順魏國,不也留下了樂不思蜀的美談嗎?蜀亡,大家雖有心不甘,但悲壯殉國的故事畢竟極少。

無論如何,要一個七歲的孩童為逝去的政權用生命去祭奠,總不是一首值得頌揚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