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周朝的覆滅與九鼎的遺失——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與洛陽(廿八)

2024-03-26圖片

上篇文末聊到,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揮師東進,占領了東周的都城洛陽,也從真正意義上宣告了周王朝長達879年的政權覆滅。那這裏面,究竟還發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呢?

首先,還是得先聊一個有趣的歷史話題,那就是「東周」和「西周」。就像很多朋友所認知的一樣,我們通常認為的東周和西周,實際上就是周王朝從平王東遷開始分割開來的周王朝的兩個階段。而東周,又以三家分晉為分水嶺,被後世分別以兩部史書為名,稱作「春秋」與「戰國」。但是,今天我想在開篇聊的,則是在東周時期內的「東周」和「西周」了。

在【戰國策】中,開篇的兩卷,就是【東周】和【西周】。 【史記·周本紀】 中記載: 「考王封其弟於河南,是為桓公,以續周公之官職。桓公卒,子威公代立。」 公元前441年,東周的第十六代天子姬介病逝,其長子姬去疾繼位,但僅僅三個月之後,姬去疾便被自己的兄弟 姬叔襲殺,後謚號「周哀王」。而在姬叔殺兄奪權後僅5個月,他也遭受了同樣的結局,被自己的弟弟 姬嵬殺死,後謚號「周思王」。這種先王逝世後一年之內,便出現兩次弒兄奪權的大逆不道之事,放眼中國歷史,也算是獨一份了。

在史稱周考王的姬嵬即位後,鑒於考慮到自己獲取王位的方式,似乎會給其他人有所啟發,於是便在繼位之初,便將國都洛陽王畿之地的瀍水以西、洛河以南區域,分封給了自己的兄弟,建國為「周」,後世稱為東周時期的西周國。其初代國君,就是被後世稱作 「 西周桓公」 的姬揭。要說這犯上得利的,還真是有傳承。就在西周國二代「西周威公」姬竈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又發生了國君之爭,公元前367年,繼位剛剛兩年的周顯王「姬扁」將最後的王畿之地封周國公子根於鞏(今河南洛陽偃師和鄭州鞏義一代,早都屬於洛陽),建東周國。由於這是周王室最後的王畿之地,於是這也是周王朝歷史上實際上的最後一次分封諸侯。此後,真正屬於周王室的地盤,就僅余剩位於今天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以及偃師區的「王城」,實際上是寄居於東周國內。

自此,可以說周王室最後的威嚴也蕩然無存。甚至在幾十年後,還在自己的臣民面前丟了一個大人!這是怎麽回事呢?在公元前257年,當時的秦王秦昭襄王令大將蒙驁率秦軍三十萬伐趙。而四大公子之一的 魏公子信陵君竊得兵符 ,引十萬強悍的魏武卒馳援邯鄲,最終擊潰了秦軍。看到不可一世的秦軍遭到敗仗,楚國國君羋元立刻有所動作,他派人上表請求當時的天子周赧王,希望能以天子的名義號召各路諸侯組成聯軍,由羋元為主將討伐秦國。周赧王早就對這個無視自己的秦國大為惱火了,心想有了大國楚國的支持,剛好可以趁此良機重振天子權威!於是同意楚國請求,集結軍隊由西周公統領,並向各路諸侯號召聯合攻秦。

但是,事情顯然沒有按照楚王和周赧王的規劃進行。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後勤補給是個無底洞。而此時的周王室,根本無力為戰爭提供後勤保障,於是,只好向洛陽城中的富戶借錢借糧。富戶們看在周天子的份上,紛紛解囊,算是湊足了補給。可該到上陣的時候,才發現只有楚、燕和周王城的部隊到了集結地點,其他的諸侯,都以種種理由推脫,沒有奔赴戰場。結果,「三國聯軍」未出函谷關就解散了。但軍費和開銷都已經用完,那些借貸給周天子的富戶們,一看戰爭沒有開打,便都上門要賬。周赧王空為一朝天子,卻無力償還債務,又不好派兵驅散討債人群,就躲進了洛陽王城內的一座高台上之上,並對討債叫聲充耳不聞!這也就是成語 「債台高築」 的典故由來。

秦昭襄王自然不會放過試圖釜底抽薪的周赧王,於是便出兵東征,公元前256年,西周國最後一任國君西周君姬咎面對秦國大軍主動投降,並交出了自己的全部三十六邑和三萬人口。同年,周赧王病逝,秦軍占領洛陽,取得了象征天下政權與正統的「九鼎」,西周國滅亡,公元前249年,昭襄王的孫子,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奇貨可居」秦莊襄王嬴異人在位期間,秦滅掉東周國,自此,延續將近800年的周王朝算是徹底告別了歷史舞台。

在【史記·周本紀】中的篇末有記: 「周君赧(nan)王卒,周民遂東亡。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憚狐,後七歲,秦莊襄王滅東周。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既不祀。」 在這段文字中,比較概括的講明了周王朝最終的結局。而在這裏,咱們有必要再來聊一下「九鼎」。我始終看到,不斷有人選擇性的去質疑「九鼎」的存在,其實無非就是為了透過證明「九鼎」的不存在而試圖降低洛陽在歷史上的地位,這種話題,也沒有什麽必要多聊。但透過【史記】中的記載,很顯然的是,在秦滅周的時候,「九鼎」無論是一個還是九個,都是實打實存在的,而且,在天下人心中,起碼在將來獲取天下的秦國人心中,依舊代表著一統天下的王權象征!

如果按照史籍中的記載,再考慮實際的情況,可以說,在東周後,隨著周朝王室的日漸衰落,讓各方有實力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前文中已經提到過在周定王時,楚莊王於洛邑「問鼎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駁回;後楚靈王一度也動心問鼎,因國內發生叛亂,未果;之後秦武王在洛陽「舉鼎」,也都是基於對「九鼎」正統王權的渴望而為!據秦史記載,在惠王時,縱橫家張儀也曾定策,以奪得九鼎的方式來獲取政治上的絕對正確來稱霸諸侯,更不用說楚王、齊王等諸侯更都是覬覦寶鼎久矣。

而作為周王室的嫡傳,數代周天子都在旋於各支豪強諸侯之間,實際上,盡管在結果上來說,並沒有改變最終的結局。然而,值得令人思考的是,既然從平王開始,周王室已經被廣泛認為已經無法維持周王朝的尊嚴,而早就處於崩潰的邊緣。但無論是在任何史籍中的記載,周王室真正被終結的時間,卻實打實的被確定到了公元前256年。

這也就足以證明,無論我們對於一個王朝悲情的結局報以何等的不齒與嫌棄,但如果我們能以更加人文與客觀的角度來思考的話,或許就會能夠真的去理解和包容,為何周王朝的後期,也就是東周時期的周天子為什麽會既能讓自己展示出足夠的卑微與綏靖,同時卻又能在群雄爭霸的春秋戰國時期足足維持300余年?這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除了輕描淡寫的幾句調侃甚至詆毀也很難剩下什麽。然而,其中的艱辛與苦楚,只能說,誰受誰知道!話說在1800余年後的明崇禎皇帝,有人說他末代漢帝有道無福,更有說他殫精竭慮,無力回天!

再聊回「九鼎」。之前所說秦國滅周,「 秦取九鼎寶器 」。然而,這卻是之後正史記載中,最後一次對於「九鼎」的記錄。因為秦滅周的標誌,就是秦軍占領洛陽並且斷絕了周王室的祭祀傳承。而其中一項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也就是奪取了原本在周王室手中象征著天下王權的象征「九鼎」。那麽顯然,此時的「九鼎」自然是應該就在洛陽。但是,在此之後,在幾乎所有有證可查有據可考的史籍中,都沒有再明確出現過關於「九鼎」的記載了,仿佛這個象征天下王權的「國之重器」,在周王室消亡的那天就突然從歷史長河中消失了,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在後世,有很多關於「九鼎」為何消失的討論。首先,我個人認為有幾種觀點是很不靠譜的。其一,就是說九鼎實際並不存在一說,這個在前文中已經聊過不再贅述;其二是,有說周王室再知道自己的國祚不久,即將九鼎給毀去了。無論是做兵器也好還是做錢幣也罷,這個只要一細想,也根本站不住腳。這九鼎並不是什麽普通人家家傳的寶貝,而是歷經千年傳下來的國之重器,有可能會有周王主動地將象征一統天下的九鼎毀掉嗎?那豈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更何況,東周末年,周王室的身邊布滿了豪強諸侯的眼線與暗諜,這九個「重愈萬斤」寶鼎,想把它神不知鬼不覺的毀掉,豈不是和想把它鑄造出來一樣艱難?

【史記·秦本紀】中有記:「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 」這句話應該怎麽理解呢?其實重點就在於這個「入」字。可以說隨著東周國被秦占據,「九鼎」隨之就被秦軍帶回了「秦地」,也可以把這個「入」字理解為「收入囊中」,就是擁有了的意思。無論這兩種理解那個更真實,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在公元255年之後,「九鼎」的擁有者就已經是秦國了。然而,從這一年開始,到始皇帝統一天下的公元前221年這34年中,這個「九鼎」卻沒有了任何音信。

在【墨子·耕柱】中有記: 「九鼎既成,遷於三國。’夏後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後殷周之相受也,數百歲矣。」 按書中所記,證明在當時,對於九鼎「傳承」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傳承」即意味著正統,正統即意味著政權和合理性!據傳是由墨子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記錄墨子言行【墨子】,成書大概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當時的天下,正處於三家分晉,也就是後世所謂的「春秋」與「戰國」的轉折期,也是諸侯相繼「變法圖強」的黃金時期。這段時期,自魏國的「李悝變法」起,至和秦國的「商鞅變法」終,是中國歷史上以「法制」治國思想的起源與爆發期。可以說,在天下百家爭鳴,而以法家最為興盛的階段,作為「法治」實際上最為堅固的後盾「王權」,必然會成為所有覬覦天下的諸侯不會漠視的關鍵。

所以,秦國試圖進取中原的過程中,對於象征王權的「九鼎」,必然也是極其重視的。所以,就我個人的觀點,在擁有「九鼎」之後,更有可能得結果就是,秦軍的首選一定是將九鼎運回秦地。秦國的都城鹹陽,也就是在今天陜西省鹹陽市渭河北岸區域。而周都城洛陽和秦都鹹陽的距離在400公裏左右,以當時秦國的實力,要將九鼎從洛陽運到鹹陽,也並不是什麽難事。所以,九鼎在當時,有很大的可能性已經被秦軍拉回了鹹陽。

但是,在【史記·封禪書】中的一段記載,卻讓後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其後百二十歲而秦滅周,周之九鼎入於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沒於泗水彭城下。 」 這句話轉譯成白話文,就是說秦滅了周,把九鼎拿走了。但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個九鼎沒有被秦拿走,而是在之前就被人沈到了位於彭城「泗水」中。古彭城就在今天的江蘇省徐州市區域內,那這個九鼎又怎麽會從周王朝的都城洛陽,轉而沈在相距500公裏之外的徐州呢?

曾經有專家和學者分析,由於在當時位於徐州的彭城,是古徐國所在地,而徐國,又是與秦國有著同源之親。於是,秦國在獲得「九鼎」之後,將「九鼎」送至「舊徐國」之地已祭先祖。這個在我看來純屬無稽之談。這個咱們簡單了解下「秦徐」之間的關聯。這就牽涉到一個上古時期的名臣「伯益 」。據傳,伯益 「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舜賜姓嬴氏」。 也就是說,伯益就是「贏姓」的始祖。而舜帝禪位於禹後,伯益被任命為執政官,總理朝政。到大禹晚年時,欲效堯舜禪讓之例讓位給伯益,卻遭到了伯益的堅定推卻。具體原因必不可考,但結果是, 「禹傳子,家天下!」 夏朝也因此建立。

而「伯益」在舜帝時就擔任「虞」的職務,掌管山林川澤。由於其「讓賢」之功,自己以及後人得以長久在夏擔任重臣。「伯益」的次子若木被夏王啟封為徐國國君,都城為徐城,也就是今天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區域內)。【史記】載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大業。大業娶少典之女,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 在後世,「伯益」之長子「大廉」的玄孫「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多顯,遂為諸侯。」也就是說,「夏臣」伯益的「後人」,一直到商,始終處於輔佐王室的重臣階級。

然而到了周滅商之後,夏臣「伯益」的後人一直避禍於偏隅。直到嬴姓傳至「非子」,「受周孝王封為附庸,續嬴姓祀,定居於秦地,史稱嬴秦。」這段歷史,在前文中也曾有提及。就此而言,「古徐國」和秦國之間,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血脈至親。所以,這也為秦國滅周之後將「九鼎」移至「徐地」提供了一個極其牽強的理由。

然而,這種論點也僅存在著理論上的可能。因為首先,「非子」一脈的「嬴姓 」,實際上與「徐國贏姓」分離已愈幾百年。且在秦興之前,並沒有任何關於「徐國贏姓」與西北「贏姓」相關聯的記載。所以可以判定,在東周末期,「徐國」早已消亡數百余年之後,已經與西北邊陲經過數十代奮鬥而取得強盛的「秦」,又有多大的可能會去以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上古同宗」而舍得用剛剛獲得的,用來代表天下一統的國之重器來去用來祭奠先祖?更何況,「贏姓」還有傳為「顓頊」後代,當時的秦已占據今陜甘及河南中東部一帶,去祭奠誰不好?非要找一個「夏臣次子之後」且早已在西周時期已經消亡的諸侯國?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那麽,關於「九鼎入秦」的後話,咱們下篇文章繼續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