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白玉蘭獎風波:番位之爭背後,誰動了歷史正劇的芝士?

2024-06-03影視

最近,電視圈可是熱鬧得不行,第二十九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入圍名單公布後,網上可是炸開了鍋。大家熱議的焦點,除了【繁花】的9項提名領跑,還有胡歌第五次提名白玉蘭獎這些亮點之外,更多的是關於某些演員是否應該入圍的爭議。這不禁讓人想到,在這個看似光鮮亮麗的演藝圈裏,其實也有著不少「暗流湧動」。

說到這次白玉蘭獎的風波,就不得不提【追風者】這部劇。劇裏兩位主演王一博和楊紫沒能入圍白玉蘭獎,讓不少粉絲和網友都感到意外和不滿。尤其是王一博,作為當前炙手可熱的流量小生,他在劇中的表現也受到了不少觀眾的認可。但奇怪的是,最佳男主角獎的提名名單裏卻沒有他的名字,反而是被認為「男配角」的王陽入圍了。這讓很多人開始質疑獎項的公平性和評判標準。

對於兩位男演員是否都屬於男主演這個問題,評判的標準真的不應該是他們是不是偶像派還是實力派,也不應該是演技好不好的問題。更關鍵的,應該是劇本設定和規則認定。在這個問題上,無論是偶像派還是實力派,都應該受到規則的統一約束。畢竟,在公平競爭面前,誰都應該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可問題是,現在很多人似乎更願意從個人喜好和偏見出發,去評價一個演員是否應該獲獎。這樣一來,原本應該公正的獎項評選,就變得不那麽純粹了。對於這種現象,我覺得電視劇的主創團隊和白玉蘭獎的評審團隊都應該站出來,給大家一個明確的回應。他們應該告訴大家,獎項的評選標準是什麽,為什麽有些演員能入圍,而有些演員卻不能。這樣,才能讓大家心服口服,也才能維護這個演藝界獎項的權威性。

這次白玉蘭獎的風波,也引出了另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那就是歷史正劇的商業適配度。大家都知道,近年來主旋律的歷史正劇成了新的行業風口。這類劇不同於那些商業片,它對演員的修養歷練和演技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按照傳統認知,這類角色一般都會選擇演技更加成熟穩健的實力派來擔綱。

但現在呢?我們卻看到了一些流量明星開始擔綱歷史正劇的主演。這固然說明了演員們開始追求更加多樣化的角色挑戰,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一些主創團隊對歷史正劇的票房效應缺乏信心。他們希望透過借助流量明星的眼球效應,來達到盈利的目的。

這樣做真的對嗎?歷史正劇作為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的影視作品,它的評價標準應該是深度和厚度,而不是商業意義上的廣度。如果一味地追求票房和流量,而忽視了劇作本身的成色和內涵,那麽最終只會讓觀眾失望,也會讓歷史正劇失去它應有的價值。

這種做法還可能會帶來一系列負面效應。比如,當劇中某個演員因為強大的IP效應而掩蓋了劇作本身的成色時,雖然主創團隊可能會因此賺得盆滿缽滿,但一旦後期分享成果的時候不能如意,那些因為偶像效應而聚合到一起的票房支持者們,自然會遷怒於主創團隊。這樣一來,不僅會影響主創團隊的聲譽和形象,也會讓歷史正劇的口碑受到損害。

我覺得對於歷史正劇的選角問題,主創團隊應該更加慎重和理性。他們應該根據劇本的設定和角色的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演員,而不是單純地追求流量和票房。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偶像派路線的演員就不能演繹歷史正劇。關鍵在於,他們是否能夠真正理解和把握角色的內涵,是否能夠透過自己的表演將角色的魅力展現出來。

我們也應該看到,這次白玉蘭獎的風波其實也是一個提醒。它提醒我們,在評價一個演員或者一部劇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加客觀和公正。我們不應該因為個人喜好或者偏見而忽視了演員的努力和付出,也不應該因為一時的熱度而忽略了劇作本身的成色和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欣賞到優秀的影視作品,也才能推動整個演藝行業的健康發展。

這次白玉蘭獎的風波雖然引發了不少爭議和討論,但也讓我們看到了觀眾對於公正和公平的渴望。作為觀眾,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用自己的聲音和行動來維護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我們也應該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度,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而做出過激的言論或者行為。畢竟,只有在一個健康、公正、有序的環境中,我們才能欣賞到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也才能享受到更加美好的觀影體驗。

對於這次白玉蘭獎的風波,你怎麽看呢?你覺得哪些演員應該入圍?哪些作品應該獲獎?或者,你有什麽其他的想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參與討論,共同推動演藝行業的健康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