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別小看日本:全面西化後,日本各階段軍用步槍一覽

2024-07-16軍事

武器沙漏|世界輕武器集錦——東亞特輯
<第一期 日本>

日本近現代步槍發展史
從引進到國產
一瞥日本軍工發展速度

序言——

世界輕武器東亞特輯,將陸續盤點東亞主要國家的核心個人武器——步槍的發展歷程。在第一期中,我們將一同走進日本, 從江戶末期,日本西式軍事體制逐步西化開始,一瞥日本各階段主要步槍的演變歷程,武器沙漏將為您一探究竟。

*文中各型號以陸軍(江戶末期各派武裝/舊日本陸軍/日本陸上自衛隊等)型號為主

第1章 西化

第一章

1.1
荷蘭人,蘭學和歐洲軍事制度

在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由荷蘭人帶入日本的西方文化與技術,在日本開始逐步傳播開來, 這些由荷蘭人引入的外來文化被日本人統稱為蘭學(蘭學 ) 。江戶幕府與地方大名也透過與荷蘭人和蘭學的長期接觸,逐步了解了歐洲部份國家的軍事歷史與軍事制度。

荷蘭人手持單筒望遠鏡,日本長崎港內的"出島"觀察海上情況

1.2
黑船事件-外來壓力

在1853年,美國透過彰顯海軍實力,迫使日本幕府開關貿易。西方列強帶來的壓迫感,令彼時的幕府與地方大名采納西式軍事建制,並組建西式武裝力量。 當時的江戶幕府便聘請了法國軍事顧問,並以當時的法國陸軍為參考,組建幕府武裝。與此同時,實力較強的地方大名,也開始組建各自的西式部隊。

日本設紀念碑,紀念美國艦隊到來和不平等條約<神奈川條約>的簽訂。*盡管日本更願意稱其為<日美和親條約>,

1.3
日本內戰-戊辰戰爭

在1868年1月到1869年6月,力圖推翻江戶幕府的幾大日本地方大名,組成的倒幕派武裝最終戰勝幕府軍,由德川家康創立的德川幕府從此落幕 。此後,日本明治政府進一步加快了日本西化的步伐,在軍事領域和武器裝備方面,亦是如此。

日本戊辰戰爭時期的倒幕派人士

第一階段:引進與仿制
江戶末期到明治早期
1830年代到1860年代

在日本明治政府正式取代江戶幕府之前,日本本土的武裝力量 主要是以江戶幕府為首的西式幕府軍 ,以部份日本強勢大名的地方武裝 最初,日本西式武裝建制向荷蘭學習,而後,英國、法國與普魯士模式逐步占據上風,並最終形成了陸軍學習普魯士,海軍學習英國的局面。


1.4
江戶末期的日本西式步槍

日本早期西式槍械專家 高島秋帆 設計的軍服

在江戶末期日本西式武裝采用的步槍主要為進口型號,其中部份型號也開始被日本本土的幕府軍械廠與地方大名武裝仿制:

01

格韋爾步槍
GEWEHR
(1830年代)
*括弧中的年份數碼代表此種步槍在日本的大致引進或使用日期
* 格維爾步槍的發明時間為1670年代

前裝(槍口裝彈)滑膛槍——同時代落伍產品

格韋爾步槍(ゲベール銃)—— 過時但具備一定的性價比

格維爾步槍 是一種在江戶末期,日本對彼時從荷蘭等地進口的,采用前裝(槍口裝彈)方式的西式滑膛槍的統稱, 這些西式步槍一度在江戶末期盛行,並大量被當時的江戶幕府和地方大名采購。

格維爾步槍—— 普遍采用燧發點火方式,較日本以往的火繩槍先進,但仍為同時代落伍產品

格維爾步槍—— 普遍為滑膛槍,彈道不穩定,射擊精度不高

格維爾步槍引入 日本,普遍認為是日本江戶末期的 西式槍械專家高島秋帆 在1831年從荷蘭引進。 高島秋帆對西式槍炮與戰法較為癡迷,長期致力於學習和引進西方槍炮和技術。在中國鴉片戰爭爆發後,高島秋帆開始積極呼籲日本幕府引進西式槍炮與陣法,並獲得了一定的支持。此後, 高島秋帆(高島秋帆,1798-1866)被認為是日本在軍事領域走向西化的奠基人之一。

采用高島秋帆建議組成的日本早期西式槍炮演示陣列

由於主要進口渠道為荷蘭, 因而格維爾步槍 采用了其荷蘭語音譯名稱 在荷蘭語和德語中,格韋爾的含義均為步槍,並非特指某一種槍型。相比與早期的火繩槍,格維爾步槍的點火效率更高,也更適用於西式緊湊型步槍兵陣列。

在彼時的西方,更為先進的膛線槍已經成為主流,因而大量過時的滑膛槍被出口的日本,其缺點包括精度差,擊發準備時間較長等等。

格韋爾步槍——射速較慢,精度較差

到了 日本戊辰戰爭(日本內戰/倒幕戰爭 1868年1月27日至1869年6月27日) 時期,格維爾步槍已經開始過時,但由於其價格相對便宜,而仍然被使用。

格韋爾步槍(ゲベール銃)
普遍槍身長度:約1.5米;重量:約4公斤;口徑:約18毫米;射程:約100米到300米
特點:射速較慢,精度差

02

米涅步槍
MINIE RIFLE
(1860年代)
* 米涅步槍和米涅彈的發明時間為1849年

前裝(槍口裝彈)線膛槍——進口落伍產品

米涅步槍(ミニエー銃)—— 精度射程提升,破壞力增強

米涅步槍 是一種前裝(槍口裝彈)線膛步槍的統稱, 其發明者是法國軍官 克洛德·米涅(Claude-Étienne Minié,1804-1879)

米涅彈的彈道表現和破壞力要明顯強於圓形彈藥,

除了米涅步槍,克洛德米涅亦發明了米涅彈 ,米涅彈是一種圓柱錐頭形彈藥,其直徑小於槍管膛線的陽徑,更易裝填,且具備更高的射程和精度表現。

使用米涅彈的米涅步槍具備較高是射擊精度和射擊威力

米涅步槍的主要進口渠道是彼時的荷蘭和比利時,主要是使用方可能是幕府軍,但是數量相對較少。

使用米涅彈的米涅步槍在射程上也較具優勢

盡管在引入日本時,米涅步槍在西方主流戰場已經開始被後膛裝填步槍擊敗,但是相比於彼時的格韋爾步槍,米涅步槍的優勢依然十分明顯。

米涅步槍(ミニエー銃)
射程:約270到910米
特點:射程和精度較高

03

德國(普魯士) 德萊賽步槍
DREYSE NEEDLE GUN
(1860年代)
* 德萊賽步槍的發明時間為1836年

栓動後裝——同時代領先產品


德萊賽步槍(ドライゼ銃)—— 射速快,幕府末期先進步槍代表

*法式 米涅步槍 在1860年代中期落伍, 普魯士王國的栓動後裝式德萊賽步槍(Dreyse-Zündnadelgewehr)逐步成為當時歐洲戰場的主角 ,這種采用栓動槍機和後膛裝填模式的新型步槍,令普的魯士士兵在戰場面對前裝步槍時獲得了極大的優勢。

德萊賽步槍於1841年成為普魯士軍方的制式步槍

德萊賽步槍是世界上首款栓動式步槍以及現代後膛步槍

首先裝備德萊賽步槍的普魯士軍隊一度在多次重大戰役中取得優勢

一方面,德萊賽步槍在具備相對優良的精度、射程和破壞力表現的同時,在射速方面對前裝步槍形成了碾壓。在戰鬥條件下,德萊賽步槍的射速能夠達到每分鐘六到12發,幾乎是前裝步槍射速的三倍;

日本於1860年代引進了一定數量的德萊賽步槍

另一方面,采用後裝步槍時,士兵能夠采用匍匐方式裝彈,而前裝式步槍通常需要以站立或半跪式裝彈,因而在戰鬥狀態時,采用前裝式步槍的士兵被擊中的風險也相對更高。 盡管德萊賽步槍也存在一定的缺點,但是從槍械出現至今,射速始終是影響槍支戰場表現的核心要素之一。
德萊賽步槍在江戶末期傳入日本,並率先在德川禦三家之一的紀州德川家受到重視,不僅如此,彼時的紀州德川家領導的紀州藩也率先在日本,開啟了學習普魯士的軍事改革,其引進的西方征兵制和軍事普魯士化,均早於日後的日本明治維新政府。鑒於後膛裝填的優勢,以及其主流地位的普及,德萊賽步槍成為日後舊日本軍方早期的制式步槍之一。

德萊賽步槍(ドライゼ銃)
普遍槍身長度:約1.4米;重量:約5公斤;口徑:15.4毫米;射程:約700米
特點:射速快,後膛裝填方式利於隱蔽

04

英國 恩飛步槍
ENFIELD RIFLE MUSKET
(1864年)

前裝線膛槍——進口同時代產品

英國恩飛步槍(エンフィールド銃)—— 精度射速提升,被廣泛裝備

恩飛槍步槍 是一種前裝線膛步槍,采用點五七七口徑彈藥,作為一款小口徑步槍,英國恩飛步槍的射速和精度相對較高,從1853年到1871年之間,恩飛步槍成為了英國陸軍的制式武器,美國內戰時期的南北雙方也廣泛采用了恩飛步槍。 在美國內戰(1861-1865年)結束後,大量閑置的恩飛步槍被出口到日本,並在日本戊辰戰爭期間成為交戰各方的主力步槍,而後成為日本明治政府初期的制式步槍之一。

英國恩飛步槍可能最早由日本的薩摩藩引進和裝備

英國恩飛步槍在美國內戰期間被南北雙方廣泛采用

隨著後膛裝填步槍在日本的普及,恩飛步槍到了日本戊辰戰爭期間,恩飛步槍的價格已經大振幅下降

英國恩飛步槍(エンフィールド銃)
普遍長度:約1.3到1.4米;重量:約4公斤;口徑:.577 ;射程:約900米
特點:射速和精度較高

05

法國 夏塞波步槍
CHASSEPOT
(1866年)

栓動後裝步槍——同時代的領先產品

法國夏塞波步槍(シャスポー銃)—— 幕府末期尖端步槍代表

在江戶時代末期,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向彼時的日本德川幕府贈送了 夏塞波步槍 ,這種采用采用栓動模式的新型步槍,重新整理了彼時日本各大勢力為槍械領域的認知,夏塞波步槍也被普遍認為是當時日本效能最為先進的步槍。夏塞波步槍也成為未來日本首款國產步槍村田步槍 的設計參考之一 。在日本戊辰戰爭期間,幕府軍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夏塞波步槍,並在實戰中有著上佳的精度表現,然而由於彼時該槍的法文說明書轉譯遲緩,以及彈藥供應困難以及易受潮等因素,導致其實際使用率相對較低。

在舊日本軍成立早期,一些來自幕府軍的夏賽波步槍也成為舊日本軍的早期制式武器之一。

由於普魯士大量裝備並能夠熟練運用後膛德萊賽步槍,成為法國在普法戰爭中處於下風的原因之一

法國夏賽波步槍的設計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德萊賽步槍

法國夏塞波步槍(シャスポー銃)
普遍長度:約1.3米;重量:約4.6公斤;口徑:.433 ;射程:1200米以上
特點:射程和精度較高

06

英國 史奈德步槍
SNIDER ENFIELD
(1860年代後期)

後裝線膛步槍——同時代產品

英國史奈德步槍(スナイドル銃)—— 英國恩飛步槍改款

史奈德步槍 是一款後裝線膛步槍,由恩飛步槍改裝而來,大致於戊辰戰爭期間傳入日本,後成為舊日本陸軍早期采用的制式武器之一。 在日本戊辰戰爭期間,史奈德步槍已經被少量裝備,由於其采用後裝模式,因而射速要明顯快於采用槍口裝彈的前裝式步槍,因而在實戰中的表現相對出色。在日本村田步槍出現之前,史奈德步槍曾作為舊日本陸軍的早期制式武器而被大量采購裝備。

英國斯史奈德步槍大致在日本戊辰戰爭期間,首先由薩摩藩引入;也被幕府軍大量采用

在日本戊辰戰爭期間,史奈德步槍的裝備數量相對較少,但是面的前裝步槍時的射速優勢非常明顯

由於後裝步槍的射速優勢明顯,大量恩飛步槍被改裝被後膛裝填

英國史奈德步槍(スナイドル銃)
普遍長度:約1.3米;重量:約3.8公斤;口徑:.577 ;射程:900米以上
特點:射速較快

07

美國 春田M1855
MODEL 1855 SPRINGFIELD
(1860年代)

前裝線膛步槍——同時代產品

美國春田M1855(スプリングフィールドM1855)——日本早期仿制的美國制式步槍

春田(春田)M1855 是一款美式前裝步槍,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北雙方的主力個人武器,春田M1855與米涅步槍相比,春田M1855在精度表現上略勝一籌。 在1860年,美國政府曾將春田M1855贈送給德川幕府,而後成為幕府槍械工廠仿制的西方槍型之一。

盡管采用槍口裝填方式,但是春田M1855因其效能優秀且相對可靠,而一度被美軍大量采用

春田M1855的射速約每分鐘2到3發,最大射程約900米,直到美國內戰結束,仍被美國南北雙方廣泛采用

美國內戰期間,M1855的改進型M1861逐步被大量配備,盡管采用前裝模式,但是其射程精度與可靠性依然可圈可點

美國春田M1855(スプリングフィールドM1855)
普遍長度:約1.4米;重量:約4公斤;口徑:.58 ;射程:700米以上
特點:射速遠,射程較快

08

美國 斯賓塞1860
SPENCER REPEATING RIFLE
(1860年代)

後裝連發步槍——同時代領先產品

美國斯賓塞1860(スペンサー銃)——射速快,可靠性高

斯賓塞1860 是一款連發步槍,槍內的管狀彈倉可容納七枚子彈,在實戰環境中,斯賓塞1860的射速能夠達到每分鐘20發以上,相比與同時期前裝步槍每分鐘2到3發的普遍射速,斯賓塞1860具備非常大的戰術優勢,然而由於斯賓塞1860的制造和使用成本比較高昂等原因,其普及率相對較低。 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斯賓塞1860被出口到日本,並被幕府步兵和地方大名武裝采用,由於其彈藥采購和生產難度較大,因而斯賓塞1860的進口數量也相對較少。

在美國內戰結束後,一些庫存剩余的斯賓塞步槍被出口到日本

斯賓塞步槍曾被幕府軍和倒幕武裝引進,但是其價格相對昂貴,相較於其他西式步槍,斯賓塞步槍的引進數量不多

在美國內戰期間,斯賓塞1860曾被林肯寄予厚望,但是這種彈藥消耗速度極快的新型步槍,最終並未成為主流

美國斯賓塞1860(スペンサー銃)
普遍長度:約1到1.2米;射速:約14-20發/分鐘;口徑:.52 ;射程:400米以上
特點:射速快

*相關插圖中所標識的幕府軍與薩摩藩等資訊,代表該槍支在彼時日本主要的使用者;實際上,以上的各類步槍,在幕府軍與倒幕派中均或少的被使用。另外,以上幾款步槍僅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型號,在江戶末期和舊日本軍成立早期,由商人引進或日本本土武裝實力采購的西式步槍型號只多不少。其中部份型號被日本仿制,並在仿制過程中積累了研制和設計西式步槍的經驗。

第2章 舊日本軍

第二章

2.1
明治維新,繼續西化軍事體制

在德川幕府倒台後,明治政府沿襲了法軍建制,並組建了一支規模在6000人左右的法式武裝,這支被稱作"禦親兵"的禁衛軍團,被認為是舊日本武裝力量的前身。
在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戰勝法國的訊息最終傳到了日本,日本曾長期沿襲的法國軍事建制開始向普魯士方式轉變,而舊日本海軍沿襲英國軍事建制的習慣並沒有改變,但是從整體的指揮作戰體系上看,舊日本軍方依然以普魯士為參考物件,舊日本陸軍曾長期將沙皇俄國與蘇聯視為主要的假想敵,而舊日本海軍則將美國視為海上強敵。

日本維新派代表人物 阪本龍馬(阪本 龍馬) 1836—1867

2.2
軍工發展,從進口到自制

在日本明治時期(1868-1912),西式武器的來源主要是法國和英國等西方列強,此後日本本土也開始了制造仿制武器, 在日俄戰爭(1904-1905)時期,日本本土的軍工行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尤其在輕武器領域的發展步伐開始加快

在明治維新之後,西化較為成功的舊日本軍方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歷經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舊日本軍方的實力逐步得到增強,並最終同德國和意大利組成了法西斯同盟,共同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舊日本軍方的制式步槍,也開始由依賴進口逐步轉向國產。

舊日本軍方早期的主要步槍型號:

01

*英國 史奈德步槍 | SNIDER ENFIELD

史奈德步槍曾是英國陸軍的早期制式武器,於1864年被采用

史奈德步槍大多是有英國恩飛步槍改裝而來,主要改進之處,是將槍口裝彈,改變為後膛裝彈

除了改裝外,部份史奈德步槍也采用全新制造的模式,例如圖中的MKII型,MKII型是史奈德系列的狙擊步槍版本

這些大致自明治維新初期傳入日本的史奈德步槍,曾一度是舊日本陸軍的早期主力裝備,而後逐步被日本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所取代,但是直到二戰末期,史奈德步槍仍被用作訓練步槍,或被二線單位繼續使用。

02

英國 馬提尼-亨利步槍 | MARTINI HENRY

馬提尼·亨利步槍大致在1868年前後被日本莊內藩采用,

馬提尼亨利步槍(マルティニヘンリー銃)

馬提尼亨利步槍在日本明治時代初期,首先被日本地方大名武裝采用,而後成為了舊日本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制式武器之一,而彼時的舊日本陸軍則選擇了史奈德步槍。而後,舊日本海軍將馬提尼亨利步槍改裝為軍用撇纜槍,並沿用至二戰結束。

馬提尼亨利步槍的射速約每分鐘12發,最大射程約1700米

馬提尼亨利步槍曾是英軍的制式武器,於1871年投入使用,而後逐步被英國史奈德步槍取代

03

德國 毛瑟1871步槍( | MAUSER MODEL 1871(GEWEHR 71)

毛瑟1871於187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曾作為德意誌帝國軍方的制式武器

毛瑟1871步槍(Gew71)

毛瑟1871步槍的最大射程在1600米左右

毛瑟1871步槍是一款非常經典的栓動式步槍,在後續的批次(1884年)中增加了彈匣設計。采用彈匣設計的批次為GEW71/84,彈匣容量為八發。在出口到日本後,毛瑟1871步槍成為日本村田步槍的主要設計藍本之一。

第二階段:從仿制到自制
明治後期到二戰結束
1880年代到1940年代

日本第124代 昭和天皇(裕仁) 1901—1989

2.3
村田步槍,縮小與西方的差距

日本村田步槍的發明者 村田經芳(村田 経芳) 1838—1921


在明治維新初期,舊日本軍方依然以各類西式步槍作為制式武器,但是為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步槍及時的轉譯訓練手冊,以及供給類別不同的彈藥,成為當時的一大難題,致使彼時的步槍訓練和彈藥補給面臨重重困難。

當時的日本槍械設計師村田經芳開始尋求制造一款,效能不輸西式步槍的日本國產武器。 在1875年, 村田經芳 前往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強國,學習和收集射擊與兵器知識,並以法國格拉斯步槍和德國毛瑟1871步槍 為設計藍本,最終在1880年研制出日本第一款國產步槍 —— 明治十三年式村田步槍 (十三年式村田銃/明治十三年 大日本帝國村田銃 ) 。
*法國格拉斯步槍是法國夏賽波步槍的改進型,是一款栓動後膛裝填單發步槍。早期的格拉斯步槍型號主要為為格拉斯1874(Fusil Gras Modèle 1874 M80 ),其秉承了夏賽波步槍制作精良和效能表現優異的特點。

法國格拉斯步槍,最大射程約1800米,射速約每分鐘9發

格拉斯步槍 (グラース銃)

*村田經芳不僅是日本知名的槍械設計師,也是早期的倒幕派成員,在明治政府掌權後,村田經芳依然以槍械設計和制造領域為主,並最終設計出多款村田式步槍,在1890年,村田經芳晉升為舊日本陸軍少將。

04

日本 十三年式村田步槍
MURATA TYPE 13 RIFLE
(1880)

日本明治維新後第一款國產西式步槍,被認為是日本步槍縮短與西變異數距的標誌性武器

十三年式步槍 (十三年式村田銃)

十三年式村田步槍 是一款栓動單發步槍,采用日本11毫米村田彈(11x60R Japanese Murata/11mm村田),最大射程約1800米 十三式村田步槍的重量約4.6公斤,長度約1.3米,槍口初速約每秒437米。
十三年式村田步槍主要由舊日本陸軍的東京炮兵工廠(東京砲兵工廠),小倉陸軍兵工廠(小倉陸軍造兵廠),以及名古屋陸軍兵工廠(名古屋陸軍造兵廠)三大兵工廠生產,生產總量在八萬支左右,由於生產工藝和材料品質有待提升,十三年式的槍管需要從比利時進口。
* 十三年式村田步槍作為舊日本軍的主力制式武器,主要在1880年初期到1990年代初期使用。

05

日本 十八年式村田步槍
MURATA TYPE 18 RIFLE
(1885)

十八年式村田步槍是十三年式村田步槍的改進型號,從十三年式到十八年式,日本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生產體系

十八年式步槍 (十八年式村田銃)

十八年式村田步槍 是一款栓動單發步槍,同樣采用日本11毫米村田彈( 11x60R Japanese Murata/11mm村田 ),最大射程約1800米。 十八式村田步槍的重量約4公斤,長度約1.3米,槍口初速約每秒435米。
十八年式作為十三年式進行了一定的改良,根據彼時日本人的體型,對槍身的機構比例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彼時日本針對村田步槍已經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生產體系和生產線,但是用於核心部件加工的機床需要從美國進口。

十八年式的口徑和彈倉容量與十三年式相同

十八年式村田步槍主要的產地,依然是舊日本陸軍的東京炮兵工廠,以及小倉和名古屋陸軍兵工廠,生產總量在十萬支左右。

十八年式與十三式步槍是舊日本軍方的主力制式武器


* 十八年式和十三年式村田步槍作為舊日本軍的主力制式武器,主要在1880年初期到1990年代初期使用。

06

日本 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
MURATA TYPE 22 RIFLE
(1889)

日本自制步槍,大多以模仿和改良西方設計為主

二十二年式村田連發步槍(二十二年式村田連発銃)

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 是一款栓動連發步槍,同樣采用日本8毫米村田彈( 8x53R Japanese Murata/8mm村田 ),最大射程約2000米。 二十二式村田步槍的重量約4公斤,長度約1.2米,槍口初速約每秒612米,彈匣容量為8發。

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的參考藍本,是奧地利軍用步槍KROPATSCHEK RIFLE

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在實際操作中的問題較多,一方面,二十二年式采用的管狀彈倉設計存在缺陷,導致其實際裝彈過程費時費力,另一方面,管狀彈倉導致二十二年式采用了平頭彈藥,因而導致射擊精度不佳。

二十二年式春天步槍大致在1897年逐步結束舊日本軍主力步槍序列,但是部份二線單元仍有配備

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主要的產地,是舊日本陸軍的東京炮兵工廠,以及小倉和名古屋陸軍兵工廠,生產總量不詳,主要在日俄戰爭前後被使用。在日本有阪步槍投入使用前,村田步槍是舊日本軍主要的制式武器。

2.4
有阪步槍,現代日本步槍的基礎

有阪步槍的發明者 有阪成章(有阪 成章)1852-1915

有阪步槍的設計者,是來自舊日本陸軍大型軍工廠——東京炮工廠的槍械設計師, 有阪成章 。在1896年,有阪成章僅用時三個月,便推出了日本 三十年式步槍(三十年式歩兵銃) 的原型。在經過一定的完善後,三十年式步槍在1903年被舊日本軍一線部隊全面部署,逐步取代村田步槍,成為舊日本軍方的主要制式步槍。

日本三十年式可能以德國毛瑟M1896步槍為主要設計藍本,盡管依然參照和模仿西方設計,但是有阪三十年式步槍較早采用了6.5毫米小口徑設計,令其具備了較高的射速和精度表現。雖然三十年式步槍的整體效能和品質已經能夠與部份西方步槍媲美,但是由於彼時日本鋼材加工能力不足,因此槍管材料仍需依賴進口。

有阪成章因在槍械設計領域的貢獻,而被日本譽為是村田經芳之後,日本第二大槍械發明家,其最高軍銜為舊日本陸軍中將。

07

日本 三十年式步槍
ARISAKA TYPE 30 RIFLE
(1897)

三十年式步槍是日本步槍現代化領域至關重要的一環

三十年式步槍(三十年式歩兵銃)

日本 三十年式步槍 於1897年(明治30年)被采用,並於1903年(明治36年)完成舊日本軍一線主力部隊的部署 。到了日俄戰爭(1904-1905)時期,三十年式步槍已經成為舊日本陸軍的主力步槍。 三十年式步槍是一種栓動連發步槍,其長度約1.3米,重量約4公斤,采用6.5×50mm有阪彈,彈倉容量為五發,槍口初速約每秒700米。

*三十年式的主要衍生軍用型號包括: 三十年式騎兵槍(碳烯槍)和三十五年式海軍步槍。

三十五年式的主要使用者是舊日本海軍,其總產量在38000支左右

三十五年式海軍步槍(三十五年式海軍銃)

三十年式的主要生產單元,是舊日本陸軍的東京炮兵工廠,其標誌版和碳烯槍版的總產量在60萬支左右。
* 三十五年式海軍步槍的改進,在有阪成章的授意下,由其下屬 南部麟次郎負責,南部麟次郎僅在三十年式步槍的基礎上進行了小振幅的改良後,便推出了三十五年式海軍步槍。

2.5
三八式步槍——二戰舊日本軍主力制式步槍

*中國通常將繳獲的三八式步槍稱為「三八大蓋」

零式戰機和三八式步槍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的兩大象征性武器

由有阪成章研發的日本三十年式步槍取代了村田步槍,成為舊日本軍方的主力制式步槍,三十年式的出現,令日本在步槍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然而三十年式步槍所暴露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在風沙較大的環境中,三十年式的防塵能力有著明顯的欠缺。

南部麟次郎(南部 麒次郎) 1869—1949

在1905年(明治38年),南部麒次郎(南部 麒次郎 )對三十年式防塵等缺陷的修正得到了舊日本軍方的認可,改良後的槍型也就是三八式步槍。

南部麟次郎曾擔任有阪成章的部下,並參與了三十年式有阪步槍的研發,南部麟次郎被認為是繼村田經芳和有阪成章之後,在日本槍械現代化階段最為重要的先驅之一,其最高軍銜為舊日本陸軍中將。

08

日本 三八式步槍
ARISAKA TYPE 38 RIFLE
(1905)

日本二戰期間的主力制式步槍,也被歸為有阪步槍的系列之中

三八式步槍實際上於1906年(明治39年)正式公布,並於1908年開始大規模列裝,大致用了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對三十年式步槍的叠代。

三八式步槍是一種栓動連發步槍,其長度約1.3米,重量約4公斤,采用6.5×50mm有阪彈,彈倉容量為五發,槍口初速約每秒760米。
三八式步槍主要的產地,是舊日本陸軍的東京炮兵工廠,以及小倉和名古屋陸軍兵工廠,生產總量約340萬支,主要在一戰至二戰期間被使用。是舊日本軍最具代表性的制式武器之一。

*三八式的主要衍生軍用型號包括:三八式騎兵槍(碳烯槍)、四四式騎兵槍(碳烯槍),九七式狙擊步槍等等。

09

日本 九九式短步槍
TYPE 99 RIFLE
(1939)

九九式步槍是舊日本軍方計劃取代三八式步槍的型號,但因產能有限而未能實作

九九式有阪步槍/九九式短步槍 (九九式短小銃/九九式短小銃)

九九式步槍是以三八式步槍為基礎,力求在保證一定射程與精度水準的前提下,研制的一款大口徑步槍。相較於三八式采用的6.5毫米有阪彈,九九式開始采用7.7×58mm有阪彈,此外,九九式步槍的槍身長度也較短,相較於三八式(標準型)的1.3米,九九式的槍身長度下降到1.1米左右。
日本對7.7毫米大口徑步槍的試驗性研制早在1919年便已開始,在1939年,最終以三八式步槍改良而來的新型大口徑步槍問世,由於當年是日本皇紀的第2599年,因而這款新型步槍被命名為九九式。
從1941年到1945年,日本開始大量生產九九式步槍,為了提升產能和節約成本,二戰中後期的九九式步槍品質開始逐步下滑,其中,於1944至1945年間生產的九九式品控最為惡劣,整體效能也相對更差。在整個二戰期間,九九式步槍的總產量估計在250萬支以上。

*三八式的主要衍生軍用型號包括:三八式騎兵槍(碳烯槍)、四四式騎兵槍(碳烯槍),九七式狙擊步槍等等。

*三十年式步槍及其衍生型號,與三八式及其衍生型號通常均被歸為 有阪步槍一類。

2.6
有阪步槍——從進口走向出口

除了自用外,日本的三八式步槍及其衍生和仿制版本也被部份亞洲和歐美國家采用,在一戰期間,日本的三十年式和三八式曾被英國采購,主要用於訓練用途;沙皇俄國也曾在一戰時大量采購三八式步槍;中國民國時期的各大軍閥也曾采購或仿制三八式步槍,除此以外,大量三八式步槍,也作為支援武器或戰利品,在世界大戰或局部戰爭期間的對立雙方流通。

2.7
二戰期間,部份舊日本軍進口步槍
09

意式步槍
TYPE I RIFLE
(1939)
* TYPE I RIFLE 中的 I 代表 意大利

意式步槍采用6.5×50mm有阪彈,相關效能參數與日本三八式相近,但是整體質素不及日本制造

意式步槍 (イ式小銃)

意式步槍是日本在二戰期間,向同為法西斯盟國的意大利,進口的一批意大利制造步槍。日本的原意是希望,意大利完全按照三八式步槍的規格與標準制造一批,意大利產日本三八式步槍,但是該構想未能達成。意大利方面采用了意大利卡爾卡諾步槍(CARCANO)的槍機機構,搭配日本三八式步槍的整體設計,制造了共六萬把意式步槍,在1939年底交付日本使用。

10

毛式步槍
TYPE MO RIFLE
(1938)
* TYPE MO RIFLE 中的 MO 可能代表 德國毛瑟 MAUSER

毛式步槍是舊日本軍方對德國毛瑟式步槍的統稱

本文中的毛式步槍是指舊日本軍於1938年向德國進口的一系列栓動步槍,其中的主要的型號為毛瑟Kar98k系列步槍,進口數量在五萬支左右。除此以外,舊日本軍方也將在戰爭期間獲得的各類別號的毛瑟式步槍稱為毛式步槍。

第3章 日本自衛隊

第三章

3.1
二戰遺留武器為主的過渡時期

在二戰結束後,美國實際上對日本進行了全方位的管制。然而隨著冷戰的到來,美國對日本的方針也從打壓轉變為扶持,以令日本成為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前沿堡壘。美國對日本的軍事禁令也逐步放松。在1950年,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立了名為警察預備隊的準軍事組織,該組織於1952年改組為保安隊。 日本警察預備隊與保安隊的制式步槍主要來自二戰時期的舊日本軍方裝備和美式裝備。

日本警察預備隊和保安隊時期 1950—1954

01
美國 春田(春田)M1903
M1903 SPRINGFIELD

M1903A3是日本警察預備隊時期的主要制式武器之一,其使用年限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之間

7.62mm小銃/M1903A3

在日本警察預備隊成立之初,美國將少量春田M1903步槍贈與剛剛成立的日本警察預備隊,除了日常訓練外,部份M1903步槍也被用作狙擊步槍使用。到了1960年,隨著日本豐和系列制式步槍的出現,美國春田M1903系列步槍也逐步退役。

02

日本 九九式步槍
TYPE 99 RIFLE

九九式步槍是日本警察預備隊時期的主要制式武器之一,其使用年限在1950年代到1970年代之間

九九式口徑.30小銃

日本警察預備隊時期使用的九九式步槍,經過了一定的改良,能夠相容美國陸軍.30-60春田步槍彈,以便同美國提供的春田M1903系列步槍共用彈藥。這些來自舊日本軍時期的九九式大多質素堪憂,因而造成的事故頻發,在1960年代初,九九式的使用一度受到嚴格的控制,直到1970年代末,九九式逐步淪為了輔助訓練槍械。

03

美國 M1騎兵槍(碳烯槍)
M1 CARBINE

M1碳烯槍是日本警察預備隊時期的主力制式武器之一,其使用年限在1950年代到1990年代之間。

M1騎銃

由美國贊助的M1碳烯槍曾是日本警察預備隊時期的主力制式武器,直到日本自衛隊成立後,M1碳烯槍也成長期作為二線部隊的配槍或作為訓練槍械使用。

3.2 增強軍事實力

在1954年,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立了名為自衛隊的武裝力量,並在軍事上同美國保持著緊密的聯系,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增強和軍工行業的發展,日本自衛隊一方面繼續發展本國的制式步槍,另一方面,也采購具備世界領先水準的步槍作為制式武器。

日本自衛隊時期 1954—至今

01

美國 M1加蘭德步槍
M1 GARAND
(退役)

加蘭德步槍是日本自衛隊早期的主力制式步槍,於1951年使用,在1960年代逐步被取代,僅留有少量作為禮儀用槍

7.62mm小銃M1

由美國提供的M1加蘭德步槍,曾是日本自衛隊成立初期的主要制式武器,在日本豐和步槍出現後,美式M1加蘭德步槍便逐步退役。

02

日本 豐和64式步槍
HOWA TYPE 64
(現役)

日本自衛隊主力制式步槍——1964年至今

64式7.62mm小銃

日本豐和64式步槍是日本在二戰後研制的第一款國產自動步槍,由日本豐和工業研制。盡管目前日本豐和89式和20式已經逐步成為主流,但是豐和64式仍處於現役階段。其整體生產數量超過230000支。

豐和64式步槍采用7.62×51mm北約彈,標準彈匣容量為20發,具備自動和半自動模式,有效射程約400米,射速約每分鐘500發。豐和64式步槍在人體工程學上參考了日本人普遍的體型特征,並標配了兩腳架,以提高射擊精度。

03

日本 豐和89式步槍
HOWA TYPE 89
(現役)

日本自衛隊主力制式步槍——1989年至今

89式5.56mm小銃

日本豐和89式突擊步槍的設計藍本是美國AR-18突擊步槍,89式已經取代日本的豐和64式步槍,成為目前日本自衛隊的主力制式武器。相比與64式步槍,日本89式的重量較低,防塵能力增強等等,在結構設計上,89式依然配備了兩腳架,用於提高射擊穩定性。

豐和89式步槍采用5.56×45mm北約彈,標準彈匣容量為20發,具備自動和半自動模式,有效射程約500米,射速約每分鐘650至850發。豐和89式目前仍處於現役階段,其總產量超過14萬支。

04

日本 豐和20式步槍
HOWA TYPE 20
(現役)

日本自衛隊主力制式步槍——2019年至今

20式5.56mm小銃

日本豐和20式突擊步槍是89式步槍的叠代型號,成為目前日本(陸上)自衛隊用於逐步替代89式的新型突擊步槍。

豐和20式步槍采用5.56×45mm北約彈,標準彈匣容量為20發,具備半自動和半自動模式,有效射程約500米,射速約每分鐘650至850發。豐和89式目前仍處於現役階段,其總產量超過14萬支。

美國M4A1碳烯槍
M4A1 CARBINE
(特種部隊)

M4A1 カービン——日本自衛隊的M4碳烯槍很可能由特種部隊采用

德國HK416碳烯槍
HK416
(特種部隊)

HK416—— HK416很可能是日本自衛隊M4碳烯槍的繼任型號,同樣由特種部隊采用


德國HK417碳烯槍
HK417
(特種部隊)

HK417——HK417很可能被日本自衛隊的特種作戰單元采用,也可能用於技術測試等目的

德國G36碳烯槍
HK G36
(特種部隊)

HK G36——G36可能是被日本自衛隊特種作戰單元采用進口武器之一

比利時FN-SCAR碳烯槍
FN SCAR
(特種部隊)

SCAR小銃——日本自衛隊采用的比利時FN SCAR 系列步槍很可能由特種作戰單元采用,但是具體型號和口徑不詳。

*除了以上幾款步槍外,日本自衛隊也采購了一定數量的AK47步槍,用於測試和研究專案。

在本集內容中,我們大致了解了從江戶末期到如今日本自衛隊期間,日本軍用步槍的基本發展歷程。從江戶末期日本引進西方武器,再到日本第一支自制步槍村田式的誕生,大致用了五十年的時間,至此以後,日本便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步槍的差距,自有阪步槍開始,日本在世界步槍領域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

在日本的步槍發展歷程中,幾乎從未脫離「仿制—融合—改良」這三大主題,每一款日本自制步槍,均能夠找到西方先進樣板或設計的影子,進而在實戰中進行更新與改進。 而保持對世界先進武器發展趨勢的判斷與洞悉,是日本能夠在軍用步槍領域一度實作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訂閱@武器沙漏,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由@武器沙漏在今天頭條正選,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資料主要來自網絡,僅供參考,部份槍型的中文譯名可能存在多種譯本,本文僅采用相對主流的名稱。如有疏漏和錯誤,歡迎您在評論區參與討論指正。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武器沙漏|世界輕武器集錦——東亞特輯
步槍的故事」
<第一期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