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這支部隊集體轉業濟南 當年番號「鐵四師」今天叫中鐵十四局

2024-03-15軍事

1982年初,鐵4師遵照上級命令,揮師魯西南,全師官兵奮戰兗石線。正當大家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奮勇拼搏,決心為建設國家運煤南通道再立新功時,國務院、中央軍委(1982)35號檔下發了。檔規定:鐵道兵部隊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

檔的下發在部隊引起了強烈反響,幹部戰士思想活躍,撤銷鐵道兵一時成了飯前飯後的話題。開始,從將軍到士兵,從機關到基層,許多幹部不理解,思想轉不過彎來。不少人認為,鐵道兵歷經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炮火硝煙的考驗,在新中國鐵路建設中,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攻堅克難,屢建奇功,修建了鷹廈鐵路、黎湛鐵路、成昆鐵路、襄渝鐵路、青藏鐵路、嫩林鐵路、京原鐵路等大量艱苦卓絕的工程,居功至偉,而且在財政上實行自負盈虧,不吃國家的軍費,這樣的好部隊咋要撤銷呢?

告別軍旗

脫下軍裝,是人生旅途中一次重大轉折,每個人都要正確面對。我當時也陷入了兩難境地。開始,我也有個人的想法。我和愛人結婚後一直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挺難的。這次「兵改工」是夫妻團圓的最好機會。申請轉業回家鄉,或申請工作調動,或者留在善後,都是不錯的選擇。我向師長賈文祿匯報了自己的想法,想不到被他尅了一頓,他的話很難聽:「集體轉業不是解散,單位還存在,還要發展,現在維護部隊的穩定最重要,不要過多考慮個人的事。我們現在是一條繩上拴的螞蚱,我不跑你也別想跑,關鍵時刻,你可不能當逃兵吆!」師長的話說的我臉紅脖子粗,一下子把我轉業、調動的路全堵死了。

「兵改工」工作千頭萬緒,定點落戶是關鍵。「大本營」設在哪裏,不僅關系到轉工後企業的長遠發展,而且涉及到幹部戰士個人的切身利益,包括落戶、子女上學、家屬工作安置等一系列問題。

鐵4師誕生於1951年,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回國後,先後轉戰陜西、廣東、雲南、海南、湖北、山東、北京、河北、山西等地,誌在四方,哪裏需要哪裏去,在全國範圍內流動施工,沒有建立自己的基地,隨軍家屬和孩子也是跟著部隊走南闖北。以後要變為國有企業了,必須有個固定、穩定的「家」,讓員工們安居樂業。

定點落戶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事,涉及企業今後的發展,關系家庭定居的地方。開始,意見並不一致,眾說紛紜,各抒己見。當時,部隊駐紮在山東省臨沂市修建兗石鐵路,臨沂市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給予鐵4師以大力的支持,地市領導希望鐵4師能夠留在臨沂。市領導公開表態:「如果鐵4師願意留在臨沂市,政府可以在選址、用地、家屬就業、子女上學等方面給予照顧。」此訊息立刻引起不少人反對。

師黨委在定點落戶問題上采取了謹慎而穩妥的方針,廣泛征求和聽取大家的意見,進行多方考察論證。透過集思廣益,想長遠,謀發展,權衡利弊,最後決定:把師機關的「大本營」設在濟南市。並以師黨委的名義向鐵道兵工程指揮部寫了報告。報告很快得到了鐵道兵工程指揮部的同意並報國務院的批復。

收到鐵道兵工程指揮部和國務院的批復後,師長賈文祿、副師長周克倫即帶領政治部副主任吳祿田、後勤部長李成良、保衛科長朱德全等前往濟南落實有關事宜。我負責與地方公安機關的對接和轉業幹部落戶、家屬子女的戶口遷移工作。

有人提醒我們說,大機關的「門難進」、 「臉難看」。師長說,「門難進」也得進,「臉難看」咱不怕,咱有「尚方寶劍」。我們拿著介紹信,帶著中央35號檔和國務院的批復,登門到省、市政府機關大院,向領導和有關部門匯報。大家抱定一個信念:不怕困難,不怕「掉價」,能落戶到濟南就行。

在與地方政府領導接觸中,我感覺山東省、濟南市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對鐵4師挺好的,對鐵4師的定點落戶工作很重視,接待很熱情,包括分管基建工作的宋副省長都親自參加聽取匯報。

向省市領導匯報完情況後,師首長又到濟南軍區匯報。鐵4師和濟南軍區關系非同一般。鐵道兵司令員劉賢權卸任鐵道兵司令員後,到濟南軍區任副司令員和顧問,是我們的老首長。1965年,鐵4師完成任務,離開濟南的時候,把大部份房地產都移交給了濟南軍區,現在鐵4師又回來了,遇到了困難,需要請求濟南軍區給予指導幫助。

過了一段時間,盼來了個好訊息:省、市政府同意鐵4師機關和師後醫院落戶濟南市,並在長青區指定了個地方。

賈師長聞聽很高興,立即帶領我們去看地方。到那兒一看,心都涼了。那地方離市區太遠了,而且荒涼和偏辟,旁邊只有一個水泥廠。住在這裏,除了資訊閉塞,交通不方便,水泥廠汙染外,機關一百多名幹部家屬的工作怎麽安置,那麽多小孩就近上學怎麽解決?「這地方不行!」大家幾乎異口同聲。

我們馬上列出十來個具體困難,由賈師長出面向省、市領導匯報,請求換個地方。省市領導聽了匯報後,十分理解和體諒鐵4師的困難。又過了一段時間,把地址換到了王舍人莊。王舍人莊屬於郊區,尚未列入市區整體規劃建設範圍,市政基礎設施也不配套,但距離市區比長青近多了,條件也比那兒好,不好再次拒絕。師黨委經過討論研究後,決定把師醫院放在王舍人莊,師機關的地址繼續做工作。隨後,師首長又反復多次找省、市領導匯報情況,恰好歷下區和平路要整體開發改造,樹立樣板,省市領導批準師機關定點落戶在濟南市的歷下區和平路。這個地方好,是當時濟南市的「黃金地塊」。

具體的轉業落戶和家屬孩子戶口遷移,工作量大,政策性強,非常具體。由於多種原因,有的戶口存在歷史遺留問題。如司令部工程師周家資,是部隊隨軍的老工程師,1951年隨部隊參加抗美援朝,回國後作為軍隊編外職工留在部隊,跟隨部隊轉戰南北,既沒有軍籍也沒有戶口。集體轉業,軍人憑轉業手續可直接辦理落戶手續,他既沒有轉業手續,也沒有戶口,原戶口在北京,具體地點不知道。為了幫助他找到戶口,我們派人三上北京,在北京市公安機關的大力幫助下,在戶籍存底的倉居里找到了他1951年去抗美援朝時的老戶口底子,才幫助他恢復了北京市戶口。

1984年1月1日,是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全體鐵道兵將士服從命令,齊刷刷地脫下了軍裝,由部隊變為國有企業。師機關舉行了莊嚴的向軍旗告別儀式。那一刻,全體官兵眼含熱淚向軍旗告別。

從那一天起,鐵4師變為鐵道部第十四工程局,機關定點在濟南市歷下區,16團(1處)定點日照市,17團(2處)定點泰安市,18團(3處)定點兗州市,19團(4處)定點臨沂市。1985年,我所在的保衛科變更為鐵道部公安局第十四工程局公安處。

1986年12月12日,坐落在濟南市歷下區的中鐵十四局第一棟辦公大樓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