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塞爾維亞為何放棄殲-10?內陸困境、北約壓力成關鍵!

2024-09-26軍事

塞爾維亞在選擇新一代戰鬥機上,做出了一個充滿爭議的決定。總理武切維奇在 9 24 日明確表示,由於運輸問題和地緣政治壓力,塞爾維亞最終選擇了法國的陣風戰鬥機,而非中國制造的殲 -10CE 或俄羅斯的武器裝備。這一選擇不僅揭示了現階段塞爾維亞所面臨的復雜局勢,也反映了中俄武器出口在某些區域的現狀。

站在背景來看,塞爾維亞是一個內陸國家,被眾多北約國家包圍 ——其中包括克羅地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這種地緣環境使得從中國或俄羅斯運輸大規模武器變得極其困難。更何況,烏克蘭戰爭令俄羅斯自身都陷入了緊張狀態,其武器產能首先要滿足自家軍隊的需求。因此,即便武器效能優越,現實因素讓這些原本可能成為首選的裝備望而卻步。

總理武切維奇談到,這次選擇法國陣風戰鬥機並非因為對其效能的偏愛,而是基於 「無法順利運入」的實際困境。事實上,殲 -10 戰鬥機被武切維奇稱為「非常優秀」的武器,但北約國家嚴格的空域管控,使其在運送過程中幾乎不可行。想象一下,一個內陸國家沒有海岸線,依賴鄰國的領空轉移如此重要的戰略物資,無疑是困難重重。

此外,塞爾維亞近期接收了中國紅旗 -17AE 防空系統,這表明中塞之間的軍事合作並未中斷。然而,這些防空系統和無人機相對防禦性強,運送難度較低,並不涉及對周邊國家空中力量的直接威脅,這一點也許解釋了為何這些器材可以順利抵達塞爾維亞。而戰鬥機,作為一種進攻性武器,其部署帶來的威脅顯然不同於前者。

武切維奇還透露了一點值得註意的細節,即塞爾維亞在短期內的武器購置計劃不得不向歐洲靠攏。塞爾維亞新采購了法國泰阿莉公司的 GM60 GM200 GM400 型雷達,用於強化空防能力。這些雷達同樣具備短程、中程和遠端探測功能,與法國陣風戰鬥機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防空體系。這不僅是一種實際上的妥協,也顯示出塞爾維亞在國際軍購市場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權衡。

在這一過程中,不少分析認為,美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對塞爾維亞軍購選擇施加了隱形壓力。從表面上看,選擇法國陣風為主力戰鬥機似乎是塞爾維亞進行的一次歐盟外交平衡。透過購買法國的武器裝備,塞爾維亞不僅獲得了所需的軍事能力,同時也緩和了與西方的緊張關系。尤其是在科索沃問題懸而未決的背景下,塞爾維亞若在短期內堅持選擇中俄裝備,恐怕會引發更多地區性的矛盾和沖突。

但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在國際軍事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絕非如此。中國已經成功向多個國家出售高端武器裝備,例如巴基斯坦的 JF-17 戰鬥機以及東南亞國家的一系列無人機和導彈系統。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中國的軍事技術和產品在全球許多地區都具有強大的吸重力和影響力。

然而,如總理武切維奇所指出的,運輸問題和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確實限制了一部份業務的展開。隨著未來中國研發出更加先進的航空器,甚至包括空天戰機,或許能為類似情況提供新的解決辦法。例如,利用太空軌域來避開部份國家的領空限制,這樣的技術突破將會極大地改變現在的局面,也許到了那時,塞爾維亞將不再受制於鄰國的態度和立場。

在當前形勢下,塞爾維亞選擇法國陣風戰鬥機或可視為一種無奈之舉,但這並非絕對的排他性決定。未來,中塞兩國在軍事合作上的前景依然廣闊,尤其是在防空系統、無人機等領域,雙方可以繼續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性。此外,隨著國際局勢變化,中國的軍事產業鏈和供應鏈也有可能進一步最佳化,提升跨境運輸和後勤保障能力,為塞爾維亞這樣的友好國家提供更加靈活和全面的服務。

因此,盡管目前因地緣政治和現實障礙導致一些專案暫時擱淺,但不用過於悲觀。中塞兩國友誼深厚,合作基礎紮實。相信未來隨著科技進步和形勢變化,雙方一定能夠找到更加有效的合作方式,實作共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