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德國元帥曼斯坦因回憶錄-21

2024-01-04軍事

1939年秋,如果由於季節和新組建部隊尚不成熟的原因,陸軍總司令部認為當時發動攻勢是不可取的,那麽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僅僅提出這樣一種判斷,以及加強西線防禦部署,並不能成為如何使戰爭有一個最佳結局問題的答案。如果陸軍總司令部要想對戰爭的總體指導發揮影響,它就必須對這個問題提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陸軍總司令確實有權提出一個與西方國家達成政治諒解的建議。但是,如果這種諒解無效,又將如何?面對像希特勒這樣的一個人,陸軍總司令部必須在此時向他指明一條利用軍事手段結束戰爭的途徑——盡管當時在西線還不可能實施進攻。

在手段問題上,波蘭戰局結束之後有三個問題需要考慮:

第一,繼續采取防禦策略能否取得一個有利的結局?抑或只有透過在西線贏得一場進攻戰的勝利才能達到此目的?

第二,要取得這樣一場決定性勝利,何時發動進攻為宜?

第三,進攻必須以何種方式進行,才能確保在歐洲大陸取得決定性勝利?

第一個問題有兩種可能性:

其一,德國在波蘭戰局結束後與西方國家達成諒解。陸軍總司令部對這條道路的可行性,想必從一開始就表示懷疑。依英國人的民族性而論,使大不列顛做出讓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因為在戰勝波蘭後希特勒不再準備在解決德、波邊界問題上做出理智的妥協。還因為他企圖重建波蘭,以達到與西方和解的目的,在蘇聯占領波蘭東半部後已完全破滅。即使希特勒被推翻,換上另一個德國政府也不會有所作為。這是一個明擺著的現實。

其二,如果西方國家主動發動進攻,我們可以在西線堅持防禦,直至戰爭勝利結束。這樣,就有可能為德國提供一個利用反攻取得西線決定性勝利的機會。這個思想在【與哈爾德談話錄】中出曾現過,這種作戰也可稱為「後發制人」。但根據豪辛格的報道,陸軍總司令部直到很晚才有這種考慮,即大約在12月,而不是在對其地位十分關鍵的9~10月份。

毫無疑問,這種後發制人的作戰思想是頗具吸重力的。特別是,敵人必將因攻擊西壁工事而受挫,或者背上破壞盧森堡、比利時以及荷蘭中立的罪名。但是,這個如意算盤能夠真的成為現實嗎——至少在不久的將來?在德國大部兵力被牽制在波蘭時,西方都不敢發動一次攻勢;怎麽能夠設想,當現在面對強大德軍的情況下會發動進攻呢?我認為——即使當時我也認為,德國的「後發制人」作戰思想在當時是不可能存在的。

這個思想的有力證據可以在盟軍最高司令甘末林將軍制定的「戰爭計劃」中找到,後來這份「計劃」落入德軍之手。該「計劃」的主要思想如下:

1941年春季前,同盟國軍隊的物質力量尚不能達到在西線對德國發動攻勢的水平。地面部隊在數量上的優勢,取決於爭取更多的同盟國。

英國尚未做好在1941年前參加大規模攻勢的準備;這不包括德國部份崩潰這一情況。(這句話的意思顯然是希望德國發生一場變革;它說明我們如果真的發動一場政變,結果將如何。)

1940年西方國家的主要任務是,確保法國領土的完整;但在比利時和荷蘭遭到德國攻擊時,自然要及早支援這些國家。

此外,要努力開辟其他消耗德國的戰場,即北歐諸國和巴爾幹(假設意大利保持中立)。當然,要繼續爭取比利時和荷蘭加入同盟國行列。

最後,不僅要透過開辟新戰場,還要對中立國施壓,使其對德國實施全面封鎖,以切斷德國生活必需品的進口渠道。

從這份「戰爭計劃」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西方國家打算盡量在其他戰場進行一場消耗戰,直到其力量達到能在西線發動一場攻勢的絕對優勢——但絕不會在1941年之前。

盡管陸軍總司令部此時不會知道西方同盟有一個這樣的戰爭計劃,那麽也應當估計到西方國家會進行一場上述那樣的長期戰爭。

攻擊西壁工事會使同盟國遭受重大損失,其人民也會因此對「影子戰爭」感到厭倦,如果陸軍總司令部將這種希望作為其做出抉擇的基礎,那是不可取的。

將發動一場決定性攻勢的優先權讓給敵人,這似乎也是具有吸重力的想法,但它缺乏現實基礎。德國絕不能坐等敵人擴充軍備,直到它在地面和空中也取得優勢地位。(在這件事情上,鑒於羅斯福的態度,從一開始就應考慮到美國援助的問題。)尤其是看看蘇聯,就更不能坐以待斃!自蘇聯從希特勒那裏得到它想得到的一切之後,與德國幾乎再也沒有任何生死攸關的共同利益。西方越是強大,德國與背後的蘇聯的關系越是棘手,處境就越是艱難!

對軍事領導來說,波蘭戰局結束後出現的問題是:

第一,在西線繼續實施防禦,戰爭能否以勝利的結局而告終。答案是否定的。除非政治領導能與西方達成一項妥協。考慮到戰爭繼續下去所帶來的軍事冒險,陸軍總司令有理由向希特勒提出妥協的建議,這是毫無疑問的。當然,為此必須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內對西線做耐心的等待。向希特勒提供軍事方面的咨詢是陸軍領導的權利和義務。他必須向他指明,如果不能以政治手段解決沖突,在軍事上將會怎樣!

陸軍總司令部應準備第二套軍事計劃,以備在與西方國家達不成政治妥協時提出,當然政治妥協也是希特勒首先希望的。既不能指望在波蘭被戰敗後希特勒仍會拒絕在西線發動攻勢;也不能坐等由他自主做出軍事決斷。

在軍事建議方面,不能局限於繼續在西線實施防禦。除非假定大不列顛在空戰和潛艇戰中被擊敗。然而,這種假定根本無從談起。

總而言之,如果達不成政治和解,軍方只能建議在西線采取攻勢。

但是,提出這項建議時,陸軍總司令部必須握有決定何時開戰和如何作戰的優先權。

關於時間問題,陸軍總司令部與西線集團軍群司令們一致認為,若於1939年晚秋(或冬季)發動攻勢,絕無可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關鍵因素是季節。在秋季和冬季,德國軍隊的兩張王牌快速(裝甲)部隊和空軍,因氣候原因無法充分發揮其效能。此外,這個季節晝短夜長,一天之中連一個戰術性的勝利都難以取得,無形中增加了快速作戰的困難。

另外,所有在戰爭之初剛剛組建的部隊,其訓練水平尚不足以參戰。到1939年秋真正具有進攻實力的只有現役師。所有其他部隊的協同演練和射擊訓練都十分缺乏,部隊內部的穩固性也顯不足。此外,波蘭戰局後裝甲部隊的休整、補充工作尚未結束。要想在1939年秋季在西線發動攻勢,就必須及早將快速師從波蘭解脫。這一點連希特勒也沒想到。空軍也存在許多嚴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