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諾門罕戰役的烏龍:到底是蘇軍重創日軍,還是蘇軍慘勝?

2024-03-24軍事

1939年,蘇聯軍隊和日本軍隊在諾門罕一帶(該地目前位於中蒙邊界)爆發了軍事沖突,史稱諾門罕戰役。這場戰役前後歷時五個月左右,對二戰的歷史,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如今距離1939年已經八十多年了。不過,很多軍事歷史愛好者對於諾門罕戰役的很多內情依舊有爭議:有人認為,諾門罕戰役蘇軍把日本人給嚇破膽了,所以日本人不敢有北上搞事情的幻想,但也有人認為蘇軍的勝利是基於傷亡大於日軍的基礎上取得勝利,是慘勝。

那麽,諾門罕戰役的真相到底如何?

1、時代背景

民國時期,蘇聯和日本都對我邊疆地區虎視眈眈。在蘇聯的操作下,外蒙古被分離了出去。而日本人則直接武裝占領東北地區,還搞了個偽滿洲國出來。蘇聯和日本是鄰居,同時,蘇聯和日本控制的傀儡國也成了鄰居。在蘇聯和日本有猜忌的大背景下,偽滿和外蒙出現沖突,也是情理之中。

1939年的世界局勢是微妙的。當時日本和納粹德國是盟友。同時蘇聯也在防備納粹德國會東征。並且,由於日本和納粹德國的關系,蘇聯也擔心蘇聯會遭遇日德的兩頭夾擊。

同時,蘇聯內部出現了大清洗,很多蘇軍將領都遭到了處決。所以日本人經過一番評估,認為蘇軍一方面被納粹德國牽制,一方面很多將領又喪生,所以日本人有把握以一個師團的軍力,去單挑三個師的蘇軍。

當然蘇聯方面也預判了日本人的陰謀。所以史太林盡量緩和蘇聯和納粹德國的關系,並簽訂了蘇德方面的和平協定。當然希特勒考慮的也是穩住蘇聯,而後橫掃歐洲其他國家。總之各國之間都有各自的考量。

2、雙方的消耗

1939年5月,在哈拉哈河東岸,外蒙的士兵在偽滿和外蒙交界的爭議地區發生沖突,而這就為諾門罕戰役拉開了序幕。

當時偽滿地界上的日本關東軍對於沖突的爆發十分興奮,認為這可是一次「幹事業」的機會。於是關東軍司令植田謙吉大將派遣了一定數量的日本軍隊奔赴海拉爾一帶:當時出動了一千多陸軍士兵,並在五架轟炸機的配合下,對外蒙軍隊發動進攻。外蒙軍隊頂不住日本軍的火力,只好撤退,而日軍趁機緊追不舍,擊斃了不少外蒙士兵甚至高級軍官。

外蒙軍挨打,在外蒙境內的蘇軍當然不會坐視不管,於是蘇軍出動,消滅了這支和外蒙軍交戰的士兵,還打死了一個關東軍的中佐。而關東軍方面於是決定大規模對外蒙發動進攻。

外蒙的蘇軍也知道日本人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於是把情況匯報給莫斯科方面。蘇聯人也早有震懾日本人的想法,於是蘇聯決心給日本一個下馬威。於是蘇聯軍隊派遣了坦克部隊和摩托化步兵部隊前往外蒙,並和日本軍交戰。

從工業體系PK角度來說,蘇軍無疑比日本軍闊綽太多:蘇軍遭逢日軍以後,沒有和日軍纏結,而是以坦克開路,炮兵火力掩護的基礎上,向日軍陣地推進。日本軍頓時傷亡慘重。

關東軍司令部沒意識到危機所在,反倒繼續為事態升級歡欣鼓舞:關東軍出動了70多輛坦克,以及180架飛機抵達外蒙邊境一帶,關東軍司令部也認為自己可以輕松打爆蘇軍。

雙方主要參戰力量交鋒以後,因為蘇軍的一些指揮體系的問題,蘇軍有數十架飛機在戰爭中被消耗掉。這一度讓日軍更加癲狂。

不過蘇聯畢竟家大業大,這些損失倒也不算什麽。透過一番試錯,蘇軍很快調整好狀態,而後透過組合坦克、炮兵、轟炸機的結合,對日軍發動進攻。日本的坦克和飛機幹不過蘇軍,因此很快落入下風。日軍為了對付蘇軍,在這個過程中,還使用了細菌武器。不曾想蘇軍情報部門很快發現日本人的這個秘密,還做好了防疫工作。反倒是日軍,因為有士兵偷摸喝了有病毒的水,導致日軍裏面瘟疫蔓延,出現了一定規模的減員。

其實經過這一番較量,明眼人都知道,關東軍壓根鬥不過蘇軍。但是關東軍司令部不信邪,而是繼續增兵和蘇軍消耗。雙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對峙以後,蘇聯方面決定速戰速決,同時也為了讓日本人知道蘇聯是惹不起的存在,於是蘇軍出動了大量機械化部隊開赴遠東,透過火力覆蓋的手段,對日本軍隊發動全火力覆蓋模式的進攻。當時日軍出動了二萬多人,在蘇軍的火力覆蓋下,關東軍這兩萬多人,只剩下兩千多人才從蘇軍的火海裏逃竄出來。

3、結語

日本高層覺得如果繼續讓戰爭升級下去,只怕容易把日本卷入到蘇日全面戰爭中,對日本十分不利——因為當時日軍的很多精銳都被中國的抗日軍民拖住。所以日本開始向蘇聯請求和平談判。終於到當年的9月中旬,蘇聯和日本簽訂了停戰協定。

而經過諾門罕戰役,關東軍大量坦克部隊遭到沈重打擊,轟炸機等重要戰爭資源也都在戰爭中消耗掉。這也讓日本高層對蘇聯人心有余悸。所以日本的擴張道路,放棄了北上的方案。不過,可笑的是,日本人沒能真正吸取教訓:日本人知道蘇聯人惹不起,卻不知道美國人更惹不起,終於在太平洋戰爭後,給自己帶來了更大的損失。

不過,蘇聯解體以後,很多歷史學者根據蘇聯的內部檔案發現,諾門罕戰役蘇軍的減員情況,要比日軍多。所以關於諾門罕戰役的真相產生爭議。

其實個人覺得,很多事情可以反推出來:如果日本方面真的沒有付出巨大的傷亡,按照日本的秉性,哪裏會主動求饒?此外,數據方面,諾門罕之戰日軍的戰死人數和非戰鬥減員人數,其實未必是實情——比如因為瘟疫而死的日軍,該怎麽算?畢竟這可不能視為戰鬥減員。同樣,不排除關東軍相關部門為了數據好看,盡量把死去的日軍算成非戰鬥減員。當然不可否認,關東軍拼盡全力,以及蘇軍戰鬥初期指揮方面的不足之處,也確實給蘇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