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91歲抗美援朝老兵回泉州過年 一頓年夜飯等待了74年

2024-03-24軍事

□融媒體記者 張曉明 黃楓 蘇凱芳 通訊員 陳篤恒 文/圖

「74年沒有回泉州過年了,心裏一直記掛著家鄉,想回家看看。」91歲的陳秀民在家人的陪伴下,登上從北京開往泉州的動車,由北向南,跨越千裏,終於回到搖籃血跡之地,吃上了心心念念74年的一頓年夜飯。

1950年,17歲的陳秀民,瞞著家人報名參軍,繼而北上抗美援朝。此後,她雖曾幾次回到泉州,但都沒能在泉州過年。時隔74年,這位老兵終於再回故裏過年,了了她多年的心願。

陳秀民(前一)在古大厝和家人合影

「看見鐘樓 就知道到家了」

陳秀民的父親陳仲瑾,是1902年清末最後一屆科舉的舉人。父親27歲那年(1906年)放棄仕途,和誌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創辦了西隅小學。

西街平水廟26號古大厝,是當年陳家一家九口生活的地方。離家74年,她在遠方成立家庭,有了新生活,回家鄉的時間拼頭拼尾,不到一年。

在陳秀民的記憶裏,兒時家鄉的地圖只畫到了北門街。她熟悉的是西街縱深綿延的小巷,還有家附近的鐘樓。「看到鐘樓,我知道到家了。」雖然之前回過泉州幾次,但行程緊張,腦海中家的樣貌依然停留在74年前。

一個偶然的機會,陳秀民聽侄兒提起可以設立基金,支持父親當年的事業,便於2013年在家鄉成立了以父親的名字命名的「陳仲瑾獎教基金」。2016年11月,父親創辦的泉州西隅小學110周年校慶,陳秀民受邀前來參加。這是她最近一次回泉州。

「年紀越大,鄉愁越重。」看到家鄉變得陌生,回家過年成了她最大的心願。

瞞著家人去當兵

「父親,我回來過年了!」大年三十,回到古大厝廳堂,陳秀民拄著拐杖緩步行走,擡眼所見的一磚一瓦,既熟悉又陌生。這也觸動了老人心底最珍貴的回憶。

1950年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兵團二十七軍在泉州招募會講普通話和閩南話、高中文化程度的革命青年組建「東渡服務團」。當年7月,深受家庭進步思想熏陶和哥哥姐姐革命榜樣影響的陳秀民已是共青團員,她瞞著父母報名參軍入伍。

「臨行前一夜,我們駐紮在學校附近,突然有人找我,我心想完了,家裏人來抓我回去了。」陳秀民眼裏燃起了年少時的那股倔勁,「我看到一束手電筒光照向我,人影一出現,我才松了口氣。」原來,二哥陳泗東不知怎麽得到訊息,趕來看她。

第二天下午,陳秀民到福州後,才給家裏發了封家書報平安。她後來才知道,母親接到家書後,整整哭了一個月。陳秀民自己也沒想到,這一走,歸期竟遙遙無期。

1951年4月,陳秀民隨部隊從冰封的鴨綠江入朝時患病,被迫留守境內。後隨津浦部隊到山東泰安駐守王家村,在教導團參訓並擔任文書,為指戰員書寫檔案,同時擔任文化教員。正值選拔工農兵學員,她陰錯陽差考上了唐山鐵道學院(如今的西南交通大學),1954年公派往蘇聯深造。回國後,分配到蘭州鐵道學院,教授鐵路設計與建設。

上世紀90年代,退休後的陳秀民回到泉州,將生病的母親接到蘭州,直到母親安然離世。閑不下的她返聘回校,一直從教到67歲,才真正退休。

感慨「三個沒想到」

202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陳秀民獲得「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還特地在北京家中留下珍貴影像。

回顧參加革命74年來的歷程,老人不禁感慨地說了自己有「三個沒想到」:當年參軍入伍,就準備流血犧牲,爾後許多戰友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沒想到自己能幸免,還能高壽;當年離開學校投筆從戎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國人民誌願軍這個大家庭,沒想到還能經嚴格選拔,赴蘇留學;當年回國後全身心投入新中國的鐵路建設中,對子女的教育成長缺少關愛,沒想到女兒還能考入清華大學,事業有成。

退休之後,陳秀民常年居住在北京,但時常掛念著家鄉泉州,尤其是參軍之後從未回家鄉過過年,老人一直引為憾事。

如今,老人終於如願以償,十分開心。因為前段時間摔倒,此次回鄉行動有所不便,只能拄著拐杖,但老人還想到古城逛逛,感受一下世遺之城的煙火氣。

責任編輯:黃藝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