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5年,日本戰敗後,傷兵石田東四郎被同胞無情拋棄,流浪至河南南召縣,在饑寒交迫中被善良的農民孫邦俊收留。
盡管飽受日軍侵略之苦,孫家仍傾盡所有,將這個曾經的敵人視作兄弟般供養四十七年。
孫保傑在父親去世後,繼續履行對石田的承諾,四處奔波,最終幫助他重返故土。
這段橫跨四十多年的善舉不僅感動了兩國人民,更成為中日友好植物園的起源,在和平與和解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銘印。
二戰的陰影與被遺棄的日軍士兵:石田東四郎的漂泊之路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戰場宣告結束。
作為侵華戰爭的主要侵略者,許多在華日軍士兵原本隨部隊駐紮在中國大陸,戰敗後理應被遣返回國。
然而,由於運輸資源不足,加上戰後秩序的混亂,日本政府在撤離本國士兵時做出了選擇性拋棄,許多老弱病殘的士兵成為這場大撤離的「犧牲品」。
這些人被殘忍地丟棄在異國他鄉,淪為戰爭的附帶受害者,他們並非自願選擇留下,而是被祖國視作「無用之人」拋棄,無奈在中國大地上開始了一段苦難重重的流亡生涯。
在這批被遺棄的日本士兵中,有許多傷兵由於無法再上戰場,成為日軍的「累贅」。
他們被要求自行求生,隨處流落,有些甚至在撤離的過程中被強行推下船或火車,成為無法再利用的棄子。
石田東四郎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日本士兵,因腿傷無法移動,被無情地推下撤離的隊伍,在遭遇了祖國的背叛後,他獨自走上了漫長而艱辛的求生之路。
當然他也知道,在異國他鄉,尤其是在這片被日軍蹂躪多年的土地上,自己身為日本士兵的身份極其危險。
中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深植心中,這個曾經穿著日本軍裝的人若被認出,可能招致民眾的憤怒甚至暴力報復,為此,石田東四郎不敢輕易與人交談,甚至不敢暴露自己曾是日軍士兵的身份。
他靠著在廢棄的地方撿拾食物,拾荒度日,石田多次在饑寒交迫中徘徊,身體逐漸虛弱,傷口因為得不到有效治療,疼痛伴隨左右。
他孤身一人,顛沛流離,躲避人群,努力將自己隱藏於暗處,像個幽靈般遊蕩在河南的土地上。
他的衣衫在不斷的奔波中變得破舊不堪,身上的軍裝已破碎到難以辨認,但在眾多流亡的士兵與平民眼中,他依舊是曾參與侵略的敵人。
在夜晚,他蜷縮在陰暗的角落,戰戰兢兢地度過一個個夜晚,甚至對身邊的窸窣聲也心懷警覺,這段逃亡生活讓他嘗盡饑寒之苦、戰戰兢兢,直至內心崩潰。
河南南召:石田東四郎遇見孫邦俊
經過長時間的逃亡,石田東四郎流浪至河南南陽市南召縣。
1946年,中國的各地鄉村逐漸從戰亂的陰影中恢復過來,百姓們重新投入勞作,重建家園,當地人生活艱難,但始終團結,滿懷對未來的希冀。
然而對於石田而言,這片土地依舊帶有極大的不安與危險,一次,在饑餓的驅使下,他選擇了冒險在集市上偷竊食物填飽肚子,但不幸被攤販抓住。
圍觀的民眾得知他的身份後義憤填膺,紛紛指責他,就在石田即將因身份暴露而遭受更嚴重的毆打時,一個年邁的農民上前勸阻,阻止了他遭受進一步的攻擊。
這個老農名叫孫邦俊,年過五旬的他見多了戰爭的殘酷,心懷仁慈之心。
孫邦俊本是一名樸實的鄉村老人,對日本侵略者也懷有痛恨之情,但當他見到面前瑟瑟發抖、臉色蒼白的石田東四郎,仍不忍心任由他被打死。
孫邦俊出面與眾人交涉,將石田解救出來,並在攤販的允許下給他買了點食物,出於善心,他邀請石田隨他回家暫住一段時間,幫助這個異鄉的漂泊之人暫時擺脫困境。
孫邦俊的家位於村莊一隅,簡陋而溫馨,戰後生活雖艱,但他與家人仍然齊心協力過活。
孫邦俊的妻子最初對收留這個日本人極為抵觸,然而丈夫的善意與堅持讓她妥協,盡管勉強同意,她心中依舊擔憂村裏人如何看待這位不速之客。
石田初入孫家,生活並不適應,由於受傷加上多日流浪,他的身體狀況極差,傷口更是引發高燒,整日昏昏沈沈。
孫邦俊無怨無悔地為他煎藥,妻子也在丈夫的勸說下勉強幫忙照料,為石田提供基本的食物。
孫邦俊深知戰爭的罪責不在石田這個小兵,認為人命總歸重要,不忍見他再受苦,便承擔起了照顧他的責任。
日子一天天過去,石田的身體逐漸恢復,但他頭部的傷害使他神誌不清,常常像個孩子般胡言亂語。
村民們開始察覺孫家多了一名異鄉人,逐漸對他們指指點點,甚至傳出流言蜚語。
孫邦俊忍受著壓力,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他對妻子說,既然已經救了石田,就應該繼續幫下去,於是,這位日本人就在孫家安頓下來,成了這個家庭的一份子。
隨著時間推移,孫邦俊一家逐漸接受了這個異國來的「兄弟」,盡管他仍舊神誌不清,時而發病,但在孫家的悉心照料下,他的身體狀況漸漸穩定。
孫家本就貧困,為了維持生計,孫邦俊每日都要勞作至深夜,妻子也常常節衣縮食。
盡管如此,他們從未在石田的事情上含糊,每天按時照顧他,給他餵藥、幫他清理傷口,甚至教他簡單的日常勞動,希望他能夠逐漸自理。
在漫長的四十多年裏,石田逐漸成了孫家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孫邦俊去世後,兒子孫保傑接替了父親的責任,將照顧石田視為自己的使命。
他始終記得父親的臨終囑托,絕不拋棄這個家庭接納的「親人」,為了石田的生活,孫保傑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村民們起初對孫家充滿異樣的目光,逐漸被他們的善行所感動,甚至開始幫襯著孫家一起照顧石田。
石田在孫家的生活中漸漸恢復了部份記憶,雖然不再完全癡傻,但依然無法回憶起自己的全部過往。
他開始默默努力,幫忙打理農活,維護家務,用自己的方式回報孫家給予的恩情。
石田東四郎的歸途:跨越四十七年的回歸與報恩
1992年,孫保傑已經年過半百,生活在日復一日的勞作和艱難中,然而,在他心底,一直沒有放棄替石田尋找親人的希望。
多年來,他不斷向有關部門求助,寄出一封封信件,卻始終沒有回應,就在他將近放棄時,一個轉機出現了。
當年年底,一個日本訪華團抵達河南南陽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孫保傑得知後,趕往訪華團駐地,希望能夠借此機會得到幫助。
面對日本訪華團的代表,孫保傑講述了石田的故事,詳細描述了父親救助石田、全家供養他的四十多年情義,訪華團的成員被這個跨越民族仇恨的善舉深深打動,他們答應盡力幫助,協助孫保傑尋找石田在日本的家人。
他們回國後,透過日本政府的檔案館、戰後士兵檔案以及各類資料,最終找到了石田的親屬資訊。
原來,石田東四郎的弟弟石田小十郎一直在尋找哥哥的訊息,但因當年的失聯,家庭早已以為他在戰場上失去了生命。
這一訊息傳到中國,孫保傑激動不已,這四十七年來的等待和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石田的弟弟石田小十郎也在得知兄長幸存的訊息後激動不已,表示要親自迎接哥哥回到故土。
1993年初春,在孫保傑的陪同下,石田東四郎踏上了飛往日本的歸鄉之路。
這場久別重逢的旅程被日本媒體廣泛報道,數十位記者早早在大阪機場等待這場跨國團聚,成百上千的群眾聚集在機場,期待見證這一段漫長而感人的重逢。
石田的歸國不僅是一位日本老人重返故土,更是一個象征和平、友誼與人性善良的感人事件。
孫保傑攙扶著石田東四郎走下飛機,四周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人們紛紛對這個跨越民族的兄弟情誼表示欽佩。
孫保傑的無私和堅持不僅感動了在場的日本民眾,也讓中日兩國的媒體和大眾為之動容,這一刻,這段曾經因為戰爭而分隔的親情和友誼重新煥發了生命力。
在機場,石田的弟弟石田小十郎早已等候多時,當兩人相見的那一刻,小十郎滿眼淚水,緊緊抱住哥哥,難掩激動。
在重逢之後,石田東四郎的家人深知孫保傑一家四十七年來不離不棄的恩情,他們提出要向孫保傑一家提供豐厚的報酬,以表達感謝。
然而,孫保傑堅決拒絕了對方的金錢報酬,在他看來,父親當年將石田帶回家、救下他的性命,並不是為了任何金錢上的回報,而是出於樸實無華的善意。
孫保傑對石田家人說道:「我們從來沒有指望過回報,四十多年過去了,石田早已是我們的一家人。」他希望石田的家人能把這些善意轉化為兩國間的和平橋梁,以此紀念父親的恩情。
石田的弟弟小十郎面對這份無私的拒絕,既感動又慚愧,最終,為了表達家族的感激之情,石田一家人決定捐出一筆資金,用於孫保傑所在村莊的基礎建設。
經過雙方協商,石田一家在當地捐建了一座中日友好植物園,成為友誼和善意的象征,數年後,這座植物園正式落成,栽種了象征中日友誼的植物,供當地村民休憩,也供遠道而來的日本訪客紀念。
結語
石田東四郎的歸鄉不僅是他個人生命的重歸,也象征了中日兩國在歷史傷痕後的和解之路。
孫家不求回報的善行彰顯出仁愛之光,超越了仇恨,為他人所銘記,中日友好植物園的落成,標誌著這段跨國情誼的延續,成為兩國人民銘記和平的場所。
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提醒我們,戰爭帶來創傷,而人性中的善良與寬容則是撫平傷痛、建立和平的基石。
參考資料:感動日本:河南農民收養一侵華日軍傷兵47年 - 中國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