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在抗美援朝中打敗聯合國軍,取得了極大的勝利,提升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北韓軍民也是戰爭中特別重要的一支力量。
在北韓軍民與中國誌願軍的緊密配合之下,即使雙方有著十分懸殊的軍事力量,經過艱苦奮戰,最終也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構成不同,實力也不同。 在對待這場戰爭的時候,或許是因為立場的不同,世人更多站在了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的對立方來分析和判斷這場戰爭。
對於北韓軍民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關註得較少,但從客觀的歷史實際來說,北韓軍民也是抗美援朝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北韓族的官兵中,有曾經參加過蘇德戰爭的北韓族官兵,也有因日本占領北韓之後受到日軍訓練的北韓官兵,還有一部份是參加過解放戰爭的北韓族官兵。
不同的戰爭帶給這些官兵不同的作戰經驗和作戰的方法,例如經歷過蘇德戰爭和日本訓練下的北韓官兵,他們的實地作戰經驗比較豐富,還有戰略戰術方面較為嚴謹,有一些能夠打勝仗的將軍和士兵。
在與美國初次進行交戰的時候,北韓人民軍運用多兵種聯合作戰,用強悍的戰鬥力有效抵制了美軍的進攻,但是在仁川登陸之後,他們的缺點顯現出來,一旦處於劣勢,不能及時反應並有效地作出決策。
當中國的相關領導人判斷出美國軍隊可能會從仁川登陸,希望北韓軍隊能提前作出有效的防範,但是北韓領導人並沒有采納,戰略失誤使得北韓軍隊在美軍登陸仁川之後迅速潰敗。在節節敗退的節骨眼上,開始向中國求助,希望中國人能夠幫助北韓。
不怕犧牲,英勇頑強。 當中國誌願軍進入北韓之後發生的血嶺和傷心嶺戰役中,即使北韓軍隊的兵力嚴重受損,但是對美國軍隊仍然奮起反抗,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持續戰鬥,在消耗了聯合國軍7萬多的兵力之後,聯合國軍才能夠突入東線陣地兩公裏。
據相關的人士回憶,其戰爭的慘烈程度,是他見過史上最為殘酷和緊張的戰役。
優劣並存,配合緊密。 北韓人民軍有充足的後勤供應,當他們依托地形開始展開攻擊時,顯示出戰士們必勝的決心。
但是在美軍強大的軍事裝備的支撐下,他們顯得有一些力不從心,戰術使用也趨於老套,無法靈活應對美軍的攻擊。
中國人民誌願軍則不然,無論從軍人的戰鬥意誌還是戰略戰術來講,都是要更勝一籌的。就拿抗美援朝當中被廣泛使用的三三戰術來講,給敵人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力。
三個人以三角形的方式出現在戰場上,每三個人中間間隔的區域是敵人手榴彈的殺傷力無法涉及的。
這樣就有效地提升了隊伍的防守和協調作戰的能力。同時三個人之間又有著明確的分工,三個人的任務分別為進攻、掩護隊員和火力支援,能在防守的同時做到及時進攻。
北韓人民軍也積極地學習中國人民誌願軍的這種打法,而且在戰略戰術上也和誌願軍積極配合,這樣就有了兩國將士在戰場上的不畏艱險和科學戰略決策的指導。
攻勢猛烈,美軍撤退。 美國陸軍的第二部兵在清川江戰中,被誌願軍找到東翼的防守薄弱點,再采用三三制的攻擊原則的同時,盡量將個人的距離拉開,讓美軍大規模的殺傷力降到了最低。
我軍在攻擊時,采用快速進攻的方式,在第一波攻擊中將他們的東翼迅速撕開了一條口子。雖然誌願軍沒有重型的武器,但是只要能夠和敵人短距離作戰,那可是誌願軍的強項。美軍的很多士兵也一時慌亂了陣腳,有一種兵敗如山倒的感覺。
士氣大振,清川大捷。 使用這種快速有效的進攻方法,我軍在整個清川江戰中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不僅重創了敵人的士氣,也繳獲了敵人眾多的物資,包括一些重型的坦克和大炮,有效地補充了我軍的軍備武器。這一戰也極強地增加了中國人民誌願軍的信心,軍隊士氣大振。
北韓人民軍在戰鬥的士氣高漲,頑強戰鬥,在前期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抵制了美軍。但在後期的交戰中,戰略戰術方面格局略小,而且損失也較為嚴重,整體的作戰能力還是出現了下降。
理智地來說,北韓人民軍更多的是依靠裝備與人數優勢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威力,適合打順風局。而誌願軍則不同,誌願軍抗壓能力要遠遠強於北韓人民軍,多次在戰爭期間創造奇跡。
可以很負責人的說,在裝備與人數對等的情況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打得贏同時期的誌願軍,北韓人民軍的戰鬥力比不過誌願軍也在情理之中。
好在他們能夠不斷從中國人民誌願軍學到很多的戰略戰術,以及用兵的方法和技巧。一些軍人也在戰鬥中得到了鍛煉,逐漸成長為經驗豐富的老兵,提升了整體的作戰能力。
因此北韓人民軍的戰鬥力要比南韓的軍隊要強一些,他們也為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