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兩款艦載機一同亮相遼寧艦後甲板,殲-35為什麽比殲-15寬那麽多

2024-03-03軍事

遼寧艦的甲板上出現殲-35戰鬥機的全比例模型之後,瞬間就引起了世界各國與軍迷專家的高度關註。香港文匯網釋出遼寧艦開始海試相關報道後,航母甲板上的殲-35也終於露出了真容。

出人意料的是,殲-35折疊機翼之後,竟然比同樣折疊機翼的殲-15重型戰鬥機寬不少,鑒於殲-15折疊機翼後翼展為7.4米,以此推測殲-35折疊機翼後翼展為9米左右。殲-35身為中型機,折疊機翼之後為啥比重型機還寬呢?

殲-35折疊後翼展屬於正常水平,但殲-15/SU-33的折疊程度堪比妖孽

殲-15飛鯊雙發重型戰鬥機,機長22.28米,翼展15米,空重17.5噸,最大起飛重量32.5噸。可掛載PL-12、鷹擊83反艦導彈,鷹擊91反輻射導彈等一系列武器裝備,改進型具有掛載PL-15中距空空導彈與PL-10格鬥彈的能力。

身為一款升級潛力巨大重型戰鬥機,殲-15家族已經衍生出STOBAR的A型、CAOBAR的殲-15B(即殲-15T)以及雙座的殲-15D電子戰飛機等。殲-15平台理論上具備中軸線上掛載一枚鷹擊-12重型反艦導彈,或者一枚YJ-21E空射反艦彈道導彈的能力。

SU-33能帶日炙,殲-15自然能帶鷹擊-12

通常情況下一款重型艦載機折疊機翼之後翼展不會小,翼展11.7米的F-4鬼怪戰鬥機,折疊機翼後翼展為8.41米。F-14戰鬥機最大翼展19.64米,機翼最大後掠角之後,翼展為10.15米。準重型的F-35C機身翼展13.26米,折疊機翼後翼展為9.47米。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翼展13.62米,機翼折疊之後翼展為9.32米。

常理而言,為了簡化整備流程,縮小艦載機整備所需空間,機翼的折疊位置為最外側的翼下掛架外側,機翼折疊時僅格鬥彈掛架被折疊,因此翼展15米的戰鬥機,機翼折疊之後翼展本應為10米左右。但是SU-33/殲-15偏偏是那個特例。

SU-33/殲-15的機翼折疊位置振幅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折疊機翼之後翼展僅為7.4米。不折疊機翼之時,SU-33/殲-15比F/A-18E/F寬1.38米,折疊機翼後翼展卻比F/A-18E/F窄了1.92米,簡直離譜。

但是SU-33/殲-15的翼展小絕非沒有代價,T-10K為了獲得7米級的折疊後翼展,將折疊位置設定在外側第二第三翼下掛架的中間。常用於掛載中距彈的翼下第一第二掛架,以及常用於掛載格鬥彈的翼尖掛架全被折疊。甚至於為了縮小翼展,水平尾翼都折疊了。

直接後果就是SU-33/殲-15必須把機翼放平才能掛載中距彈。問題是SU-33/殲-15單側機翼折疊部份長度就長達3.8米,在預留必要的安全空間之後,兩架SU-33/殲-15之間的空間必須大於4米,這導致兩架戰鬥機間隔都能塞半架戰鬥機或者一架直升機進去。

別看稀稀拉拉的,但保證出動率的前提下,甲板上已經沒法塞更多了

美式艦載機機翼的折疊段振幅比較小,翼展13.62米的F/A-18E/F,機翼折疊之後翼展為9.32米,單側折疊部份長度僅為2.15米。但是機翼預留安全距離之後兩機間距才3米。艦載機停放間距大幅縮小。

若按照美式艦載機的設計邏輯折疊機翼,SU-33/殲-15機翼折疊後翼展應為10米左右,停機區長度相同時,小幅折疊版SU-33/殲-15的停機量很可能少於原版SU-33/殲-15,且在機庫停放時折疊振幅越大越有利於在狹窄的機庫內塞進去更多的艦載機。 但是兩者出動率完全不同。

比較抽象,湊活理解吧,但空當大不一定意味著停機數量少

美式艦載機被折疊的掛架只有翼尖掛架,掛載中距彈之時不需要放平機翼,而格鬥彈可也沒多重,找倆人一扛就能湊活著裝,機翼折疊部份總共也沒多重,緊急情況下直接上手掰都行。

正在加油的F/A-18E/F

大幅折疊的SU-33/殲-15,單側機翼被折疊了三個掛架,在緊急情況下用手掰,怕不是在刁難甲板上的彩虹小隊。並且SU-33/殲-15需放下兩側的機翼才能掛彈。折疊段掛點多=折疊段掛彈時間長=同樣數量的艦載機整備時間長。

SU-37的底子註定別說掰翼尖了,個子矮點都不一定能夠著折疊位置

SU-33/殲-15需要放下機翼才能掛載中距彈與格鬥彈,而美式艦載機僅掛載格鬥彈需要放平機翼,中距彈不需要放平機翼掛載=整備時間快,折疊段掛點少=折疊段掛彈時間短=同樣數量的艦載機整備時間多。因此航母與艦載機效能完全相同,同樣時間內美式艦載機的艦載機的效率,也高於蘇式艦載機。

不過SU-33/殲-15也不想拼命折疊機翼,問題是機庫窄,甲板大、折疊的狠一點已經是最優解了。

再加上SU-33/殲-15在設計階段並沒有考慮上艦,大量開口未得到針對性最佳化,導致SU-33/殲-15不能將尾巴伸出機外。機體龐大+掛彈繁瑣+未進行針對性最佳化,直接後果就是巨大的殲-15在山東艦遼寧艦上運轉時,總是束手束腳的。

殲-35戰鬥機常用艙口全部位於前機身,意味著殲-35能夠像美式艦載機一樣,將尾巴伸出飛行甲板(能不能是一回事,什麽時候這麽做是另一回事),從而騰出更多的艦面空間。以殲-35為主要艦載機的福建艦,有望像美式航母一樣停兩排飛機。

並且殲-35機翼折疊振幅更小,也就意味著殲-35能夠像美式艦載機一樣緊密排列。也就意味著山東艦與遼寧艦上在全面換裝殲-35之時,甲板上有望同時運轉15架甚至更多的殲-35。

殲-35的機翼折疊位置與F-35C的相似

殲-35采用了類似於F-35C的機翼折疊方式,還意味著殲-35的使用方式接近於F-35C。 隱身戰鬥機在隱身狀態下只能透過內建彈艙掛載導彈,若殲-35使用邏輯接近於殲-20,沒必要保留如此之多的不受機翼折疊影響的掛架。像米格-29K一樣將翼展控制在8米級不香麽?還能多塞幾架。

因此殲-35戰鬥機在服役並正式形成戰鬥力之後,恐怕殲-35和F-35一樣,機翼下方掛滿導彈照片會比比皆是。而不是像殲-20一樣,想找張機翼下方掛載導彈或副油箱的照片都是個技術活。不過航母甲板寸土寸金,艦載機像陸基戰鬥機一樣浪費空間是無法接受的。所以隱身戰鬥機直接外掛彈藥執行,執行低烈度任務,確實是一個更加省錢的選項。

殲-35的作戰半徑可能堪比殲-15。 機翼油箱受機翼折疊的影響很大,SU-33/殲-15的折疊位置沒有油管,且折疊位置靠近翼根,以此推定SU-33/殲-15的作戰半徑不如SU-35與殲-16等陸基側衛。而殲-35不僅是機翼折疊位置靠近翼尖,還有一個大脖子。因此殲-35的作戰半徑和也許殲-15是一個級別的。

機翼折疊段很少設定油箱,如圖可知,SU-33折疊段可沒有油管

總而言之,殲-35戰鬥機進行了大量的上艦最佳化,是一款相當不錯的艦載機,機翼折疊振幅處於正常水平。將殲-35和F-35C擺到一塊之時,殲-35折疊振幅一點都不覺得突兀。問題是殲-15的折疊振幅太誇張了,以至於兩者擺到一起時,殲-35是怎麽看怎麽覺得不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