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作為一種淪陷性武器,在國際關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它是大國之間維持和平的基石,另一方面,它的存在卻與和平發展的國際潮流相悖。
縱觀歷史,曾經爆發過兩次世界大戰,二戰期間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也讓人們意識到核武器的危害性。
由於核武器的巨大威力,人類的生存岌岌可危,因此各國紛紛加入了核武器的裁制潮流。
中國也會此作出了貢獻,主動提出全面禁止核武器,並且登出一部份的核武器。
因為中國雖有眾多的彈頭,但是他們有90%的彈頭仍處於冷戰時期,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並沒有惡性競爭。
但是相比於美國4000顆的核彈頭,中國卻只有300顆。
雖然中國的彈頭數量上沒有美國多,但是中國擁有強大的第二次核反擊能力。
那麽在中國有強大的第二次核反擊能力的情況下,又為何美國不敢輕舉妄動呢?
止戰的關鍵又在哪裏?
「水晶球」效應。
其實美國也為了拉攏中國,但在中國卻沒有占到優勢。
那為何雙方一直沒有大規模戰爭爆發呢?
這其中最大原因就是致命性,「水晶球」的效應。
根據可靠訊息稱,美國曾經有一台可以探測到未來30秒內執行的電腦。
這個器材能幫助使用者預知未來,但使用者認為往後的生活樂趣將會被這個「水晶球」奪走,因此選擇關機。
這其中並沒有隱含美國計劃對中國進行軍事行動,一旦開啟,有可能預知中國所采用的後勁,對我軍會帶來怎樣嚴重的後果。
這種感覺就像一場博弈,中國和美國都不知道結果如何。
如果開啟了,他們就能知曉結果,但也不會很樂觀,因為這其中更合理的是兩敗俱傷,最差的情況下是「勸合」。
盡管無法預知結果,但這也很重要,這是因為對於雙方領導人的思想較為成熟。
從大國領導人的相互成就來看,他們的成就似乎都與智慧有關,因此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水晶球效應」。
「水晶球效應」也警示著大國領導人,核戰爭是代價嚴重的。
這種淪陷性武器沒有贏家,只有受害者,因此在面臨沖突時,大國領導人往往會選擇讓步,這是更為理智的做法。
相互確保摧毀。
相互確保摧毀是指,當一方發動核攻擊時,對方也會進行核反擊,並且能夠實作摧毀的一種核戰略理論。
這種理論在冷戰期間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也讓美國不敢輕舉妄動。
那麽相互確保摧毀,哪一方面最為關鍵?
這是因為其關鍵方面就是第二次核反擊能力。
第二次核反擊能力是指當一方受到攻擊,便會進行反擊並淪陷的一方的能力。
隨著火箭技術的發展,其不僅能夠打擊敵人,還能保護其國家利益,這也降低了敵我雙方產生誤判和誤報的概率。
其次,還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同樣是確保第二次核反擊能力的重要武器體系之一。
一旦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將能夠確保對其他國家進行火力反擊。
並且中國有大量的陸基和海基平台,以及氫彈和洲際導彈儲備,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領域,尤其是東風41洲際導彈效能極為出色。
其次,中國還擁有眾多地面基地夾雜在鐵路運輸中,這種運輸方式能夠提升我軍隱蔽性和安全性。
一旦發生意外情況,中國還可以利用這些基地進行作戰準備,進行抵禦外來攻擊。
中國目前已經建造了大量固定化、設施化、硬化的地下核設施,這些設施甚至連美國都無法完全探測出來,顯示出中國高達80%的一次性沖擊能力。
中國氫彈小型化成就。
在中國氫彈小型化上,中國可以制造出比人頭還小的小型氫彈,而美國曾在80年代研制出一個手榴彈大小的氫彈,其中裝有三種裂變物質。
為了實作氫彈的多樣化,美國當時在三種裂變物質中,每種物質都裝有100斤,也就是說三者加起來600斤,而這一型號只有100萬噸級別。
因此,現在中國研制出的頭部數量和60年代美式可比,甚至還有可能領先於美國。
同樣,中國還擁有世界上唯一一款八個頭部的洲際導彈,其型號為DF-5C,且其級別為1200萬噸,並且采用三種裂變物質配置。
而另外一款DF-5A型號可以導致700萬噸級別,並且每種裂變物質中裝有200斤,而12個頭部也是世界第一位。
當時美國研制出的氫彈雖然體積小,但終究還是體積較大,而中國則可以讓這些小型氫彈裝在頭部,因此中國這個頭部數量和60年代美式可比,甚至還有可能領先於美國。
中國氫彈小型化成就背後,不僅僅是一項技術突破,更是中國科技實力不斷提高的縮影,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堅決捍衛國家安全的決心。
只有具備強大的第二次核反擊能力,在對方看到這些資訊後就會有所忌憚,不敢輕易對中國發起戰爭。
維護和平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