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印雙方分別確認,中印達成邊境協定,【恢復到「2020年狀況」】。
對於這個協定,官方媒體普遍給予正面評價,部份媒體甚至放出風聲,印度被迫妥協,讓步。
但我覺得這個評價,有些偏頗。因為最終結果是,中印雙方共同在爭議地區進行巡邏。
此結果意味著,中印雙方同時妥協,不僅僅是印度方面。
當然,從時間順序上看,中印雙方共同巡邏的建議是中方提出的,印度最開始並不同意,因此說印度終於妥協,也說得過去。
不過這部份內容,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
我僅想討論,中方為什麽在軍事優勢的情況下,提出雙方妥協的建議。中方為什麽會允許印度派兵在爭議地區巡邏,而不是再進一步?
首先,讓我們先確認,中印雙方所爭奪的區域,價值有多大,中方所放棄的,到底是什麽。
對於擁有廣大西藏高原的中國來說,產生爭議(群架)的那片灘塗陣地,價值並不大。
中菲南海沖突,那幾個島礁即使沒有海底油氣資源,至少還有漁業資源。中印邊界,高原無人山區的灘塗陣地根本沒有任何經濟價值。
軍事上,背靠西藏高原,居高臨下,此灘塗也沒有任何明顯的軍事價值。即使日後中印大規模武裝沖突,此灘塗陣地也會被一鼓而下。
印度方面,此灘塗陣地對於改變中印對峙的戰略態勢,軍事價值也不大,即使爭到手,頂多算個觀察哨。
在無人機滿天飛,衛星動輒上萬的今天,談不上太大的價值。
更不要提高昂的維護費用。印度必須不斷從平原地區向高山哨所提供補給。
那麽問題來了,中印相爭的目的何在?
為什麽印度寧可破壞本國經濟發展,也要得罪中國?
答案不在中國,而在巴基斯坦。
除了選舉需要外,中印雙方所爭的灘塗路線,對巴基斯坦意義極大。
眾所周知,印巴沖突的核心是克什米爾。中印爭端地區正處於克什米爾上方。此灘塗對於中方處於下風口,但對克什米爾地區來說,就是居高臨下了。
除了居高臨下外,此灘塗還勾連印度另外一個高原陣地,錫亞琴冰川的重要路徑。一旦讓印度打通此路徑,將會對巴基斯坦造成巨大的壓力。
中印2020邊境沖突,本質上不是中印產生利益沖突,而是印巴邊境沖突的延伸,中方替巴基斯坦出頭,斬斷了印度向巴基斯坦上遊陣地增援,補給的企圖。
從中方的角度來說,與其說在不毛之地,寸土必爭,不如說,只要讓印度修不成路,就算成功。
中方對這些無人區的占有欲極小。要不是印度突然大舉修路,我們也不會立刻頂上。(改變現狀,估計印度方面修路前早就測量,策劃無數次了)
所以說,只要巴基斯坦方面同意,中方退一步也就無所謂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