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是一個位於亞洲中西部地區的內陸國,和中國、巴基斯坦、塔吉克等國接壤,面積約64.75萬平方公裏。阿富汗和中國接壤的地區比較特殊,是一塊狹長的土地,名叫瓦罕走廊。瓦罕走廊呈東西走向,長約300公裏,寬約15公裏到75公裏。中國和阿富汗在瓦罕走廊的東段相鄰,邊境線長約92.45公裏。中國是一個領土大國,擁有14個陸上鄰國,陸地邊境線總長達到了2.2萬公裏。阿富汗是和中國邊境線最短的鄰國,而且是伸出一條300公裏的走廊和中國接壤。
阿富汗的戰略價值重要,北部是中亞,南部是南亞,西部是西亞,東部是東亞。阿富汗處在亞洲的四個地理分區之間,是亞洲大陸的中心地帶。比如中國進入南亞,中亞地區進入南亞,都可以透過阿富汗。唐朝時期,高僧玄奘就是經過阿富汗地區到達了印度。開創印度莫臥兒帝國的巴布爾,原本是中亞帖木兒帝國費爾幹納地區的統治者,後來也是經過阿富汗,征服了印度地區。因此阿富汗就是連線亞洲不同地區的紐帶,這也導致歷史上很多大國試圖控制阿富汗。
早在19世紀時期,英國就發動了多次阿富汗戰爭,20世紀時期,蘇聯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到了21世紀,美國又發動了阿富汗戰爭。這些大國在阿富汗經營多年,最後都是狼狽撤軍,因此阿富汗得到了一個帝國墳場的稱號。美國於2001年發動阿富汗戰爭,2021年從阿富汗撤軍,前後歷時20年,是美國歷史上耗時最長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瓦罕走廊一直保持著和平,沒有遭到戰爭雙方的進攻,那麽這是什麽原因呢?
第一,曾經是緩沖區。瓦罕走廊是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之間的一個山谷,歷史上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份。早在漢朝時期,這裏歸屬西域都護府管轄,是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
當時帕米爾高原郁郁蔥蔥,生長著很多野蔥,中國人便將其稱為蔥嶺。唐朝時期,在帕米爾高原設定了蔥嶺守捉,也就是軍事戍所,遺址就位於現在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一帶,距離瓦罕走廊很近。
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國力衰落,波斯勢力進入蔥嶺,開始將其稱為帕米爾高原。在波斯語之中,帕米爾的意思是「平頂屋」。乾隆平定準噶爾之後,重新控制了帕米爾地區。此後包括瓦罕走廊在內的帕米爾地區歸屬清朝伊犁將軍管轄。
清朝伊犁將軍轄區面積廣闊,不僅包括現在的新疆,還包括帕米爾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闊地區。但到了1864年,沙俄迫使清朝簽訂【中俄勘分西北陸界約記】,侵占了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外西北。中亞地區的多個汗國也從清朝藩屬變成了沙俄附庸。1884年,沙俄又迫使清朝簽訂【續勘喀什噶爾界約】,侵占了帕米爾高原大約7萬平方公裏的領土。1892年,沙俄撕毀【續勘喀什噶爾界約】,又侵占了帕米爾高原兩萬平方公裏的清朝領土。
與此同時,英國也從英屬印度地區向北擴張,侵入了帕米爾地區。英國和沙俄為了避免擦槍走火,不願直接接壤,因此到了1895年,英國和沙俄簽訂了瓜分帕米爾高原的協定,將瓦罕走廊作為緩沖區,送給了阿富汗王國。此後清朝失去了對瓦罕走廊的控制。
後來隨著1947年印巴分治,瓦罕走廊南部歸屬巴基斯坦。1991年蘇聯解體後,瓦罕走廊北部歸屬塔吉克。瓦罕走廊成為了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四國交界的地區,國際環境復雜,而且瓦罕走廊非常狹窄,阿富汗戰爭的交戰方都避免將戰火燒到這裏。
第二,塔吉克族聚居區。瓦罕走廊的地形崎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屬於高原山地氣候區。瓦罕走廊氣候寒冷,大部份地區為高原荒漠,每年只有六七八三個月的時間可以通行,其他時間都是大雪封山。這種地理環境無法承載大量人口,直到現在瓦罕走廊也只有1.2萬人口,都是塔吉克族。
瓦罕走廊地區歷來屬於塔吉克族聚居區,瓦罕走廊北部是塔吉克,東部是中國新疆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西部和阿富汗主要領土之間隔著噴赤河,遠離阿富汗的核心地區。阿富汗戰爭期間,交戰雙方爭奪的核心地區主要是喀布爾、坎大哈等戰略要地,而瓦罕走廊地處阿富汗的邊緣地帶,遠離這些地區,對交戰雙方來說,戰略價值非常有限。
阿富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口約4100萬,主體民族為普什圖族,達到了總人口的40%,第二大民族為塔吉克族,達到了總人口的23%。早在蘇聯發動阿富汗戰爭時期,阿富汗的塔吉克族就組建了北方聯盟,因此瓦罕走廊一直是阿富汗北方聯盟的控制區。而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主要是美國和塔利班之間的戰爭,塔利班以普什圖族為主,北方聯盟控制的瓦罕走廊並不屬於交戰雙方控制,這也導致瓦罕走廊遠離戰火。綜合這些原因,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前後歷時20年,瓦罕走廊一直保持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