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東東
資訊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中和結尾
作為一個火車大國,印度對高鐵一直懷有憧憬,但是印度的高鐵專案卻進展的非常緩慢,就考慮從中國購買高鐵配件。
如今印度計劃花費上億元從中國采購3.9萬個高鐵車輪,不過中國卻提出了讓印度方面先支付60%定金的條件。
如此之高的定金支付比例其實並不常見,為什麽中國防印度跟防賊似的呢?
資訊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 2022-07-25 【烏克蘭企業無法履約,印度國產最快列車車輪改為從中國購買】
很難制造的高鐵車輪
抗壓性是車輪必備,高鐵每天要行駛幾千甚至上萬公裏,如果它的抗壓性和耐磨性不好的話,那就很快會消失殆盡。
還有在行駛過程中摩擦導致升溫,熱脹冷縮現象以及裂縫的出現,這些都是車輪制造者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對於制造高鐵車輪的材料來說, 鋼材對國家的制造工藝有著巨大的考驗,它的含氧量不能超過0.0002%。
如果在高鐵車輪制造方面出現一點差錯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重大的災禍。
根據印度方面的報道, 他們原本是想從烏克蘭那裏進購車輪,因為烏克蘭繼承蘇聯諸多資產,有比較完善的工業技術。
後來因為俄烏戰爭的突然爆發,讓烏克蘭本身缺少原材料,這樣的情況就沒辦法為印度再生產輪子了。
但印度方面對高鐵需求迫切,印度總理莫迪計劃在印度修建長達6000公裏的高鐵鐵路。
畢竟在印度火車的總裏程僅為6.7萬公裏,但是每天都有1.4萬輛火車正在執行,這些火車要承載2300萬噸乘客以及300萬噸的貨物。
面對這樣的情形,如果印度修建高鐵的話,就會減輕鐵路的運輸壓力。
印度國內的經濟產業比較多元,市場規模龐大 這樣的市場狀況是有利於發展規模化的基礎制造業的。
其實在很早之前印度就已經有了建造高鐵網絡的想法,但是因為印度的高鐵建造缺乏技術,工作進度也很難推進,所以制造高鐵的想法就一拖再拖。
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選擇尋求他國的幫助,在烏克蘭無法為印度制造鋼鐵後,日本向印度亮出了一個極具誘惑並且很難抗拒的條件,日方承諾提供50000億日元低息貸款駐印度制造高鐵,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都沒能順利的進行下去。
後來印度又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當時的中國鐵路已經形成了相對比較完善的產業體系,後來因為傳統鐵路運輸的效率較低,運輸能力也有限。為了更好的應對日益增長的需求,中國在高鐵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
有了技術和政策的支持,中國的高鐵以迅猛的速度發展著。 截止到2023年底,中國的高鐵運力裏程已經達到了4.5萬公裏左右,相比前一年增加了2776公裏。
中國高鐵發展如此之快,印度和中國合作並購買大批的高級車輪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中國有著先進的技術,改效率也比較高,短時間內肯定能生產出大批的高鐵車輪,滿足印度方面的市場需求。
對印度提防的原因
但在和印度的交涉過程中,中國直接提出了一個條件, 那就是印度方面必須先支付60%以上的定金,否則中國是不會和印度方面簽訂合約的。
這樣的要求不僅讓印度方面感到疑惑,就連中國方面也感到非常的驚訝。
畢竟按常理來說,如此規模龐大的訂單是必須支付定金的,不過定金的比例卻很少能達到60%以上。
即使是在國際貿易中,這樣的訂單體量也是不常見的。那麽印度究竟做了什麽讓中國像防賊一樣防著呢?
其實印度在對外貿易方面一直都計算的非常精明,中國曾經和印度合作過的那些企業,都被印度坑過。
在中國像vivo,小米之類的部份企業,顯然已經被印度給弄怕了。而在國際上知名的福特,諾基亞,沃爾瑪等企業,在和印度合作時同樣遭到了印度無差別的攻擊。
印度在對外合作方面有著非常毒辣的手段,他們還針對很多在印度的外資企業,提出了非常多嚴苛的條件。
比如像富士康,vivo,小米等, 在與印度合作之前都被要求要在印度建廠,否則就無法在印度境內開展商業活動。 因為這樣的原因,這些企業只能在印度本地招募員工,然後在印度建廠。
印度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想實行吞並列為,像印度的塔塔集團就獲取了很多外資企業的諸多股份,而來操控這些企業。
中國的榮耀和vivo幾乎同時邁入了印度市場,在印度已經成功建立起了規模較大的行銷網絡。
但好景不長,各方面突然進行了業務緊縮,榮耀也就結束了印度市場。
更加值得我們註意的是印度不僅喜歡在市場營運方面搞一些小動作, 甚至還在軍貿訂單上動過歪心思。
曾經印度打算從以色列購買大量的導彈,滿足國內的軍事需求,印度方面還提出了高達10億美元的定金。
但很多年過去了,這10億美元還是沒能給到以色列,甚至以色列方面還為此賠上了一座工廠。
從這樣諸多的例子來看,印度在對外合作方面,確實會有非常多的小手段,所以中國求印度支付高比例的定金條件還算是相當合理的。
在印度面對中國提出的條件時,一直保持著搖擺不定的態度。
一方面印度需要中國的技術和產品,另一方面進度又擔心在技術上過度依賴中國會影響到自身的發展情況。
中國要求印度方面支付60%以上的定金,考慮到印度之前的信用記錄,這樣的要求其實並不過分,同時這個要求也反映了中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日益增長的話語權。
對於印度來說, 和中國合作確實是一個機會,如果能夠順利完成,不僅可以推動當地高鐵專案的進展,而且還能改善印度在國際貿易中的信譽。
但印度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面對中國的這些條件時仍然在猶豫觀望。
或許這次的合作會成為改善中國和印度關系的一個契機,雖然兩國在一些問題上仍然有著諸多分歧,經濟領域卻有著共同的利益。 如果能夠透過外貿合作,中印兩國未來或許能在其他領域找到更多的合作空間。
資訊來源
環球時報新媒體 2022-07-25 【烏克蘭企業無法履約,印度國產最快列車車輪改為從中國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