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大選的臨近,美國社會對中國的態度呈現顯著轉變。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約八成的美國民眾視中國為「威脅」或「敵人」。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中關系中的負面情緒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對中國的態度之冷淡,堪稱歷史之最。
中美外交關系正常化以來,特別是跨入新千年,兩國貿易額持續攀升,互惠互利,帶來了無窮的益處,合作成果顯著。
近年來,多種因素如貿易爭端、科技較量、新冠疫情爆發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交織,讓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系迅速惡化,進入了冰凍期。
隨著美國大選日益臨近,兩國間的敵對情緒顯著升級,這一變化迅速引發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急劇滑坡。
為何中美之間一定要形成敵對關系呢?難道雙方不能尋求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嗎?
近期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華好感度出現下滑。分析認為,這可能與美國國內政治氛圍以及對華認知的變化有關,但具體感受因個體而異。
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中,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急劇下滑,這背後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織、共同作用的結果。
那時,美國對中國出台了一系列關稅措施,重點針對中國出口商品,目的是縮減貿易赤字,為本國產業築起保護屏障。
盡管這一做法在全球範圍內飽受爭議,但它確實讓「中國經濟威脅論」在美國政治和社會層面熱議起來,特別是向選民深刻傳達了「中國正奪走美國就業機會」的觀點。
拜登執政後持續推動貿易爭端,導致許多美國人把國內經濟衰退、就業崗位減少和生活開銷增大等問題,紛紛指向了中國,認為是其所致。
新冠疫情之後,一種全新的觀念逐漸在人們心中紮根,變得愈發顯著,它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行動方式。
後疫情時期,民主黨堅持推進貿易爭端並挑起代理沖突,這讓美國民眾尤其是中產家庭陷入困境,生活舉步維艱,失業率也迅速攀升。
由於美國通貨膨脹加劇,物價飛漲,民眾生活壓力巨大,經濟負擔沈重,導致許多人陷入困境,生活變得異常艱難。
在政府宣傳的影響下,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態度逐漸轉向負面,「反華」情緒滋生,導致他們對中國的好感度大幅下滑。
「中國威脅論」是過時且片面的觀點,它無視事實,僅從某些表面現象進行主觀臆斷,未能深刻理解中國發展及其國際影響的實質。
在美國,炒作中國的「威脅論」已成為流行的政治手段,大選前夕尤為明顯,此論調的影響力愈發凸顯。
不論是杜林普還是拜登,在競選時都拿「與中國對抗」作為招牌,大談特談,以此來拉攏選民的心,獲取他們的支持。
美國經濟不振,崗位縮減,日常開銷攀升,這些問題常被視作中國崛起對美國構成的沖擊。競選期間的反華言論正好契合此氛圍,導致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擔憂情緒愈發濃厚。
媒體與智庫的持續渲染加劇了公眾對中國的擔憂,不少人視中國為經濟上的強勁對手,更在價值觀和制度層面將其看作是需要對抗的力量。
受當前輿論氛圍的推動,民眾對中國的戒備情緒顯著增強,這一情況不斷升級,使得兩國之間的關系愈發緊繃且充滿張力。
中美兩國雖在經濟、南海、台灣等問題上存分歧,但並不意味著無法友好相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復雜多樣,關鍵在於如何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和解決彼此的差異和沖突。
英國學者馬丁·雅各強調,美國對中國的擔憂遠超經濟和政治競爭,其根源在於對中國迅猛發展速度的深深恐懼。
美國長期習慣於在全球占據領導角色,享受著經濟與軍事上的絕對優勢,自認為這種主導地位是理所當然的。
隨著中國日新月異的進步,原有的國際格局悄然變化,中國的崛起為美國長期以來的霸權地位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
這一挑戰不僅觸及經濟層面,更撼動了美國自詡的「世界典範」地位,對其全球形象構成了深刻的影響。
這種不同導致了兩國在國際舞台上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場和行動策略,使得雙方的矛盾日益加深,敵對氛圍愈發濃厚。
美國把「自由」與「民主」當作核心信念,推行擴張戰略,長久以來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著愛管閑事者的身份。
盡管中美關系目前面臨挑戰,但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在全球治理和推動經濟發展上,依然發揮著舉足輕重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美關系的未來走向,不僅關乎兩國自身的前途命運,更將在全球範圍內引發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革。
經濟上,兩國依然緊密相連,相互依存。面對全球挑戰,如氣候變遷、公共衛生安全及核不擴散等,中美合作迎來了新的契機。
亞太地區政策調整將塑造未來區域格局,期間,亞太各國渴望維持均衡關系的願望,為中美兩國創造了攜手合作、共謀發展的良好機遇。
若中美兩國能摒棄「你輸我贏」的舊思維,重新定位自己在全球舞台的角色,定能促進雙邊關系回歸理智。霸權獨行難久,唯有相互依存、攜手共贏,才是大國相處的長久策略。
盡管中美兩國的關系面臨重重困難,但保持合作仍然是雙方最佳的選擇,因為它為兩國關系的未來發展鋪設了一條更為穩健和可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