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對華加稅正式開始!德國率先出手,中國宣布大突破,朔爾茨虧大了

2024-07-15國際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當地時間7月4日,在多輪磋商結果均宣告失敗的情況之下,歐盟正式對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開始加征關稅。

毫無疑問,這一政策的正式落地,必然將使原本逐漸彌合的中歐關系再現裂痕,因此許多國家和相關企業都在第一時間對其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令人沒有想到的是, 過去一直對華態度友善的德國,竟然成為了政策出台後,第一個對華「出手」的國家。

那麽,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關稅壁壘:「保護」還是「戰爭」?

事實上,歐盟要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的訊息,並不是突然到來,早在很久之前,歐盟就已經對外放出了風聲。

而在今年5月14日,伴隨著美國白宮方面正式「揮動大棒」,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拔高到100%,歐盟方面徹底「拖無可拖」,於是便有了如今的一幕。

為什麽他們要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呢?

按照美國和歐盟的說辭,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限制中國電動汽車過分侵蝕歐洲市場,從而阻礙當地汽車產業的發展。

如今,經過數十年的砥礪前行,中國汽車產業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幾乎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中國汽車企業又憑借著中國國內完備的制造業,將制造成本進一步壓縮。

可以說,相比之下,歐洲各國本土企業制造出來的電動汽車,已經基本失去了競爭力,在不考慮品牌需求的情況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歐洲消費者開始選擇中國電動汽車。

而這,毫無疑問將對歐洲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形成十分嚴重的威脅。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例如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就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歐洲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錯誤的決策,這不僅將影響歐洲車企的革新,而且還對歐洲自身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害。」

實際上,齊普策的這番言論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此前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就曾透過研究後指出,歐洲的反補貼關稅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中國制造商,但對歐洲公司和合資企業的傷害明顯更大,對歐洲各國政府實作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也會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

首先,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目前歐洲汽車市場相對比較封閉,本土品牌「地產車」的消費者忠誠度很高,外來品牌短時間裏並不足以撼動本土品牌的地位。

就拿中國電動汽車來說,盡管從2019年到2023年,中國品牌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市場逐年增長,規模翻了很多倍,但依然只占據到了8%。

換句話來說,除了囊中羞澀的消費者來說,在同等競爭之下,歐洲品牌汽車還是會更受歡迎。

因此,所謂的阻礙本土汽車企業發展完全是無稽之談,相反這還會影響這些本土企業的自我革新,從而使得它們能夠懶惰的停止或減少研發投入,最終差距與世界越拉越大。

其次,站在中歐關系上來看,在歐洲對中國車企加征關稅的情況之下,中國勢必將會采取反制措施。

可是,比起中國車企對歐洲市場的依賴,歐洲車企顯然更加離不開中國市場。

就拿德國來講,2023年德國出口到中國的乘用車價值為151億歐元,而從中國進口的用車總價值僅為40億歐元,德國汽車供應商向中國出口的零部件價值112億歐元,而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價值僅為28億歐元。

而這也使得在歐盟關稅政策出台的第一時間,包括寶馬、奔馳在內的許多歐洲車企,均表達了強烈的不滿情緒。

不過,根據該政策的附加規則來看,這一切到也不是完全沒有回旋的余地。

因為此次加征關稅只會持續4個月時間,不僅中歐雙方將會在這期間繼續展開磋商,而且4個月後歐盟將進行二次投票,如果超過半數的成員國反對繼續加征關稅,那麽該政策就會終止。

所以,哪怕如今「制裁」已經落地,大部份歐盟國家依然對華呈現出比較友好的態度。

除了德國。

德國對華「出手」

據觀察者網等多方媒體報道,當地時間7月3日,德國政府內閣正式以國家安全問題為由,叫停了大眾旗下公司「曼恩能源方案」將燃氣輪機業務出售給中企的交易。

毫無疑問,這一訊息一經傳出,頓時引得中德兩國輿論一片嘩然。

要知道,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德兩國一直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系,此前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訪華時還曾表態:「中國是應對全球挑戰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對於德企來說仍然非常重要。」

然而,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哈貝克就轉頭贊成了德國政府的這一決定,表示德國必須對「公共秩序」進行保護,屬實讓人感到大跌眼鏡。

事實上,中國企業近年來遇到的類似遭遇並不算少數,它們全部打著「維護國家安全」的旗號,行圍堵和打壓之實,而這一次的情況同樣如此。

說白了,德國政府的目的無非兩個,一來響應美國的科技制裁號召,透過孤立的手段阻礙中國的科技進步,二來坐地起價,拿著中國的「短處」擡高自己的身價,從而好在未來爭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令德國政府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他們的算盤算是打錯了。

據多家媒體報道,就在德國宣布禁令的同一時間,中國企業自行研制的15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正式透過測試,達到啟用標準。

毫無疑問,中國這下算是再次打破了一道技術瓶頸,徹底不用去看西方國家的臉色。

所以,相對之下,德國限制出口的舉動就成為了無用功,不僅沒有影響到中國,反而還讓原本裝進口袋裏的錢落了個空,實在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當然,德國此次的舉動也再次印證了一句古話,那就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中國想要實作富強,終究還是要自己砥礪前行。

就像曾幾何時,美國不允許國際太空站出現中國人的身影,如今中國自己另起爐竈,反倒是美國眼巴巴的想要跟中國合作。

所以, 尊重從來不是別人施舍的,而是自己爭取的。

就是這個道理!#深度好文計劃#

參考資料:

  1. 歐盟電動車臨時關稅將落地_...歐洲車企和行業協會表示反對_記者__魏文

2.德國叫停大眾旗下公司與中企交易__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