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義曾是全球範圍內的一種政治現象,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經歷過被殖民的歷史,如今 獨立自主是世界各國普遍追求的目標 ,這一點在國際社會中幾乎已成為共識。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殖民地都已獲得獨立,並且在全球化的今天, 應該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成為他國的附庸或殖民地 。
即便是領土面積僅有0.44平方公裏的梵蒂岡,也堅持維護其主權獨立,因為只有掌握了自主權,一個國家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成為自己土地上的主人。
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當今世界, 確實存在著兩個特殊的地區 ,不僅沒有追求獨立的強烈願望,甚至在面對 宗主國提出的獨立建議 時,它們選擇了 拒絕 。
這兩個地區便是 波多黎各和法屬圭亞那 。為什麽這兩個國家不願獨立呢?他們不想要國家自主權嗎?
波多黎各的殖民歷程
波多黎各 坐落在大安地列斯群島的最東端,與委內瑞拉隔海相望,它擁有約9104平方千米的陸地面積,人口約365萬人。作為美國的自治邦,波多黎各享有獨特的地位,其 居民均為美國公民 ,享有與美國本土居民類似的權利和自由。
波多黎各的歷史源遠流長, 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在十九世紀末期,隨著美國的迅速崛起,它也開始了對外擴張的步伐。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西班牙戰敗,波多黎各的命運隨之改變,成為了美國的殖民地。這一歷史轉折點,標誌著 波多黎各從西班牙的統治下轉入美國的統治。
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殖民地紛紛尋求獨立。然而,在這一歷史時刻,波多黎各卻做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選擇。盡管擁有獲得獨立的條件和機會,波多黎各卻堅決拒絕了獨立, 選擇繼續作為美國的一部份 。
法屬圭亞那的殖民歷程
法屬圭亞那 與巴西和蘇利南接壤,向北延伸至大西洋。在廣袤的南美洲版圖上,法屬圭亞那或許並不顯眼,它的面積大約為8.3萬平方公裏,與中國的直轄市重慶相仿。這個地區人口稀少,僅有28.9萬人居住在此。
盡管法屬圭亞那是法國的一塊海外領土,但它與法國本土之間相隔遙遠,被6700多公裏波濤洶湧的大西洋所隔。這樣的地理距離,不禁讓人好奇,法屬圭亞那是如何成為法國的殖民地的呢?
這段歷史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時代,當時的歐洲列強紛紛向新世界擴張 。法國探險家和殖民者,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開始在這片土地上建立定居點 。經過幾個世紀的變遷,法屬圭亞那逐漸成為法國在南美洲的永久性領土。
在1498年,當 哥倫布的航船在第三次航海中抵達南美大陸 ,他在南美東北海岸線上發現了圭亞那,這片土地從此進入了歐洲人的視野。
隨著15世紀末期的到來,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等歐洲列強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這片富饒的土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到了17世紀初期, 圭亞那地區被劃分為三個部份,分別成為英國、法國和荷蘭的殖民地。
隨著時間的流逝, 英屬圭亞那和荷屬圭亞那分別在1966年和1975年宣布獨立 ,分別成為了今天的 圭亞那和蘇利南 。
然而,法屬圭亞那卻與眾不同,它並未跟隨鄰國的腳步走向獨立。甚至在2010年, 當地居民透過全民公投的方式,明確表達了他們反對自治 ,堅決地選擇了維持現狀。
美國殖民統治下的治理措施
波多黎各,這座位於加勒比海的島嶼,雖然 自然資源有限 ,經濟發展面臨挑戰,但它在美國的海外領土中占有獨特的地位。
盡管波多黎各有時被視為經濟負擔,但它對美國而言並非毫無價值 。波多黎各豐富的文化、歷史以及其戰略位置,都是其不可忽視的價值所在。
歷史上, 美國曾多次提出讓波多黎各獨立 ,嘗試以各種方式表達這一意願,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提議。然而,波多黎各不僅沒有被這些提議所動搖,反而表現出了更強烈的意願, 希望成為美國的一個州 ,更緊密地融入美國的政治體系。
面對波多黎各的堅持,美國顯得有些無奈。為了解決這一復雜的政治地位問題,美國創造了「美屬自治邦」的概念,並將其賦予波多黎各。
不過, 波多黎各的公民雖然擁有美國身份,但在選舉權 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在美國政治體系中,他們並不享有完整的投票權,這在某些人眼中可能被視為一種"二等公民"的狀態。然而,波多黎各人民對此似乎並不介意,他們更看重的是實際獲得的利益和生活質素。
波多黎各人民享受著美國提供的廣泛福利和一定程度的自治權,這些福利包括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此外,他們還享有一項特別的優勢:不需要向美國聯邦政府繳納所得稅。
這種稅收優惠,加上其他經濟利益,使得波多黎各的 人均GDP高達3.29萬 美元 ,這一數碼接近甚至超過了一些已開發國家,如意大利和南韓。
波多黎各的繁榮和高生活水平 ,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與美國的關系 。這種依附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使得波多黎各人民更加珍視與美國的關系,而不是追求政治上的完全獨立。他們認識到,保持與美國的特殊聯系,能夠為他們帶來穩定和繁榮,這是獨立可能無法立即提供的。
美國對波多黎各的治理采取了軍政府形式,隨後轉變為文官控制 。美國在波多黎各建立了學校、公路、鐵路、醫院等基礎設施,並賦予波多黎各人美國公民身份,但外交、國防等重要部門仍由美國控制。
因此,波多黎各的經濟困境、高失業率以及政治權利受限等問題,使得其 對獨立持有復雜態度 。一方面, 波多黎各人享有美國公民的某些權益 ,另一方面,他們又受限於美國的政治控制。
多次公投顯示, 波多黎各人對於成為美國一州的意願較高 ,但也有一部份人支持維持現狀或獨立。
法國殖民統治下的治理措施
法國對法屬圭亞那的治理則更為深入,1946年將其定為海外省,賦予當地居民法國公民的全部權益。 法屬圭亞那享有高度自治權 ,其公民在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擁有代表權,且享有歐盟公民的權益。
法屬圭亞那作為法國的一部份 ,享有著與法國本土相同的公民權利和社會福利 ,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獨特文化和自治權。這種特殊的關系,使得法屬圭亞那在獨立與維持現狀之間,選擇了後者。
法屬圭亞那對獨立的猶豫,最根本的原因在於, 一旦脫離法國,它將失去作為法國公民所享有的豐厚財政補貼 。在缺乏工業基礎和科技發展的背景下,法屬圭亞那的 人均GDP依然能夠達到1.8萬美元 ,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法國這個強大的後盾。
雖然對一些人來說,1.8萬美元的人均GDP可能不算太高,但與鄰國相比,這一數碼就顯得格外突出。 蘇利南和圭亞那的人均GDP僅為四五千美元 ,即便是南美洲經濟較為發達的智利,其人均GDP也僅為1.6萬美元。這樣的對比揭示了法屬圭亞那從法國獲得的經濟利益有多麽巨大。
法屬圭亞那的經濟狀況, 如果沒有法國的支持,可能會迅速陷入困境 。一旦失去了法國這個強大的經濟來源,法屬圭亞那可能會再次淪為一個邊緣化的國家,其現有的繁榮和穩定將不復存在。
因此,面對獨立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 經濟衰退 ,法屬圭亞那的居民自然會對獨立持謹慎甚至反對的態度。
簡而言之,法屬圭亞那之所以不願意獨立,是因為它們清楚地認識到, 與法國的緊密聯系是其經濟和社會福祉的重要保障 。在權衡了獨立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收益之後,法屬圭亞那選擇了繼續作為法國的一部份,享受由此帶來的穩定和繁榮。
此外,法屬圭亞那在地理和政治上的戰略價值,以及作為 歐洲航天局的發射中心 ,也使得法國政府和當地居民都傾向於維持現狀。
結語
波多黎各和法屬圭亞那作為現存的殖民地,它們的歷史、文化和政治現實構成了它們與宗主國緊密聯系的復雜紐帶。
盡管獨立可能帶來某些政治和經濟上的自主權,但目前它們所享有的權益和福利,以及與宗主國的深厚聯系,使得獨立並非它們的首選。這兩個地區的未來走向,將繼續受到國際社會的關註。
資訊來源:
百度百科
世界僅剩兩個殖民地 ,主國多次求它獨立 ,人家楞是不答應
全球最大的殖民地法屬圭亞那,為何一直沒獨立?有什麽特殊原因嗎
世界上現存的最大殖民地——法屬圭亞那,為何還不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