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以色列在否認中國救猶太人後,上海猶太紀念館,小動作引起關註

2024-08-31國際

五月伊始,國際社會的目光再次聚焦於巴以沖突,以色列高層的公開講話,尤其是關於二戰期間國際援助的言論,更是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這番言論不僅忽視了歷史事實,也傷害了許多曾對猶太民族施以援手的國家人民的感情,其中就包括中國。

自2023年10月以來,巴以地區的戰火再度燃起,武裝沖突不斷升級,雙方都承受著巨大的損失,無數平民流離失所,和平之路遙遙無期。這場持續不斷的沖突背後,是長達千年的恩怨糾葛。

追溯歷史,早在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人的祖先便從埃及遷徙至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以色列國。自那時起,猶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之間的矛盾沖突便由此展開。公元70年,強大的羅馬帝國將猶太人驅逐出巴勒斯坦,開啟了他們長達千年的流散之路。

19世紀末,隨著鄂圖曼帝國的衰落,猶太人逐步回歸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上的沖突也再度升級。二戰結束後,聯合國決議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

分別建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試圖以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然而,短暫的和平之後,新的沖突與對抗接踵而至,巴以雙方深陷暴力迴圈,難以自拔。

近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再度爆發武裝沖突,雙方交火激烈,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強硬表態,誓言要對巴勒斯坦采取更加嚴厲的軍事行動。更令人震驚的是,他還聲稱以色列在二戰期間從未接受過國際援助。

這番言論不僅是對歷史的歪曲,更是對中國等曾無私幫助過猶太民族的國家的傷害。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

超過六百萬猶太人慘遭殺害。在這場浩劫中,中國人民向猶太難民伸出了援助之手,為他們提供庇護,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彼時,中國自身也深陷抗日戰爭的泥潭,但中華民族慈悲為懷、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讓中國人民義無反顧地接納了逃離納粹魔爪的猶太難民。

當時,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先生不顧個人安危,頂著巨大的壓力,為大量猶太難民簽發了前往上海的簽證,幫助他們逃離了納粹的魔爪。

上海成為當時世界上接納猶太難民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人民對這些遠道而來的異鄉人給予了無私的幫助,他們與猶太難民守望相助,共同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許多猶太人在上海安家落戶,並在這裏生兒育女,延續著民族的血脈。

然而,以色列領導人的言論卻對這段歷史選擇性遺忘,不僅沒有表達感恩之情,反而將其拋諸腦後,著實令人心寒。

如果他的言論是出於無知,或許還能被善良的百姓原諒。不過,如果內塔尼亞胡是有意識的遺忘,這要引起全世界人民的註意了。

按照猶太人的一貫作風,他們從來都是以怨報德,也讓幫助過他們的人深受其害。在聯合國的全體會議上,來自以色列的代表曾經公然撕毀了【聯合國憲章】,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大家都沒有想到,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以色列居然公然違背國際規則,其行為令人發指,難以讓人接受。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在聯合國的公投中,絕大多數國家譴責以色列,也讓猶太人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在此輪巴以沖突中,以色列的激進態度,更讓越來越多的世人認識到,猶太人確實是自私的,並不值得同情。

實際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曾經給猶太人提供過援助。然而,處在巴以沖突中的以色列,居然把國際援助拋諸腦後,甚至公然否認中國對猶太人的援助,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此時,設在上海的猶太紀念館迅速做出積極回應,並決定閉關修繕,更引起了很多熱愛和平人士的關註。

希望以色列高層本著尊重歷史的態度,盡快回到談判桌前,並透過和談的方式,和平解決巴以沖突,讓老百姓回到正常的生活軌域上來。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以色列不應該忘記,是誰在他們民族最危難的時刻向其伸出援手,是誰為他們提供了生存的希望。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的存在,便是這段歷史的見證。這座紀念館記錄了中國人民與猶太民族在患難中結下的深厚友誼,也提醒著我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如今,紀念館閉館修繕,希望它能夠以嶄新的面貌,繼續向世人講述這段跨越民族。

跨越國界的人間真情。希望以色列能夠正視歷史,尊重事實,停止戰爭,並以真誠和友善的態度對待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民。

世界需要和平,巴以雙方更需要和平。希望沖突雙方能夠早日回到談判桌前,透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共同開創和平、穩定、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