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幹燥的杜拜一天下了一年的雨!極端天氣背後警鐘敲響

2024-04-18國際
在日益頻繁且難以預知的極端天氣事件面前,留給人類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一半海水一半沙漠,世人曾這樣形容杜拜。在那裏,人們習慣了看見藍色和黃色。16日,伴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這座繁華的大都市發生了罕見的一幕——天空在一瞬間變成了綠色。
據新華社報道,阿聯酋國家氣象中心17日確認,阿聯酋在過去24小時內遭遇了194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強降雨。在杜拜,這一天的降雨量甚至相當於當地平均一年半到兩年的雨量。
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習慣了幹燥和酷熱的當地民眾措手不及。在社交媒體上,人們分享著自己的遭遇,更在擔心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
遭遇極端天氣的不止阿聯酋。有科學家最新提醒,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正湧現出時間提前、復合性等新特征。人類和極端天氣,恐怕正在開啟一場漫長的對峙。
暴雨突如其來,天空在一瞬間變成了綠色。圖源:新華社
暴雨突如其來
對阿聯酋的民眾來說,這場暴雨來的毫無預兆。
雷暴雨始於當地時間15日深夜,16日9時左右雨勢變大,持續了一整天。阿聯酋國家氣象中心數據顯示,艾因地區在不到24小時內降雨量達到254.8毫米,創下1949年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在杜拜,自15日深夜至16日結束,降雨量至少達到160毫米。
杜拜國際機場,這座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之一,經歷了艱難的一天。暴雨、雷電和大風導致機場一度關閉約半小時。停機坪積水,飛機不得不「蹚水」滑行。
停機坪積水,飛機不得不「蹚水」滑行。圖GJ
社交媒體上的一些畫面顯示,杜拜很多大樓被淹。空中的閃電不時出現在世界最高建築哈里發塔的頂上。一些道路發生塌陷,不少居民發現雨水從房頂、門窗滲漏進屋內。
超大暴雨導致室內漏水、積水。圖GJ
在一些地鐵站,乘客們蹚著到腳踝的水趕路,艱難前行。
在暴雨來臨前,阿聯酋大部份學校已經停課,很多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家遠端辦公,這一措施將持續到17日。另據訊息,此次暴雨已導致1人死亡。
道路上,汽車泡在水裏,艱難前行。圖GJ
極端天氣難以預知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暴雨的起因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多國氣候專家表示,全球暖化很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前有研究表明,持續變暖的大氣層像海綿一樣吸收更多水分,進而以更極端的暴雨形式釋放。
事實上,這段時間經受極端天氣考驗的不僅僅是阿聯酋。在中東地區,巴林、卡塔爾和阿曼等國也發生了洪災。阿曼國家緊急管理委員會16日說,近日的降雨已經導致阿曼全國至少18人死亡,包括9名學生。
當以幹燥氣候為主的中東地區出現暴雨,無疑令世界感到震驚。在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副研究員、耶魯大學世界學者王彬彬博士看來,難以預測的極端天氣事件正是氣候變遷的典型負面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排放了過多的溫室氣體,導致地球年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人們擔心這種極端天氣事件會越來越多。然而,極端天氣事件恰恰難以預測。不僅如此,王彬彬指出,極端天氣事件還會帶來一些次生災害,比如暴雨可能帶來的泥石流等,「這些都是氣候變遷對人類的直接影響。」
近年來「最困難」的一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去年末在杜拜舉行,世界再次聚焦氣候變遷議題。不到半年,杜拜又出現歷史性的罕見暴雨現象,王彬彬認為,大自然給人類又敲響了警鐘——應對氣候變遷已經迫在眉睫了。
突如其來的暴雨侵襲中東地區。圖源:新華社
「人類生死存亡之戰」
近年來人們發現,氣候變遷的影響遠超想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把應對氣候變遷稱為「人類生死存亡之戰」。
去年夏天,似曾相識的畫面一度在全球上演:地中海度假勝地羅德島,遊客拖著行李箱在野火的煙塵中狂奔;在印度,洪水一度淹沒了泰姬陵外面的圍墻;流經歐洲多國的大動脈萊因河,再次面臨高溫幹旱導致的水位下降......
應對氣候變遷,眼下仍有若幹關鍵問題有待國際社會共同解決。各國應對氣候變遷的能力存在巨大差異,其背後是發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正如中方此前所指出的,要阻斷氣候變遷向安全風險傳導,最根本的辦法是從發展入手,幫助發展中國家跨越發展鴻溝,提高氣候韌性和應對能力。
從【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再到【巴黎協定】,全球氣候治理每向前跨出一步,都是關於如何尋求合作和團結的艱難博弈。在日益頻繁且難以預知的極端天氣事件面前,留給人類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吳宇楨
編輯 深海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