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馬爾代夫政壇再度巨變,莫迪的外交戰略遭痛擊,但與「親華」無關

2024-04-28國際

這幾天,自認為是印度洋上霸權國家的莫迪政府,不得不面對昔日小弟馬爾代夫議會「變天」的痛苦局面。由馬爾代表現任總統穆伊茲領導的人民國家大會黨拿下了93個議員席位中的60個,而親近印度的反對黨馬爾代夫民主黨遭遇重大失敗,幾乎在所有城市獲得了慘敗,僅拿10多個席位。面對這樣一個局面,印度媒體認為是中印地緣政治競爭的結果,馬爾代夫現任總統是一位「親華」分子,未來會帶領這個國家向中國靠攏。而一些國內媒體也將穆伊茲政府稱之為「親華」政府,甚至將「親華」字樣放在了標題上。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馬爾代夫議會的大變天,真是一個「親華」政府的勝利嗎?答案是錯誤的。我們一定要避免讓自己的國家形象變成一個喜歡推動地緣政治博弈,建立勢力範圍的超級強國。也就是說,馬爾代會議會的變化,只不過是穆伊茲政府堅持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勝利,而中國剛好就是尊重馬爾代夫主權獨立的那個大國。我們的報道馬爾代夫的過程中,不要輕易就給別人加上「親華」政府的標簽,哪怕加了引號,都帶有一定的引導性,這正好中了印度人所說的中國追求在印度洋建議勢力範圍,或者謀求推動珍珠鏈戰略的圈套。

馬爾代夫議會選舉的結果意味著什麽?其實包括幾層含義:一、馬爾代夫民意認為獨立自主更符合自己的國家利益,不願意接受自己國家變成為其他國家勢力範圍,「馬爾代夫優先」成為眾望所歸,這也是印度在馬爾代夫駐軍被轟走的主要原因;二、碾壓性選舉結果應該與上一屆政府的內政治理比較失敗有關,為穆伊茲政府的落實執政理念創造了條件。

在這裏有一個邏輯誤區,那就是印度將馬爾代表視為勢力範圍,所以當印度駐軍在5月10日之前撤離後,親華政府就勝利了。其實,真正驅動這個國家走向的是內部力量而不是中國,馬爾代表人選擇了獨立自主,僅僅代表著印度外交戰略的失敗,也可以說中國外交戰略的勝利。但是,中國什麽時候說穆伊茲政府是「親華」政府了呢?根本就沒有。中國的外交戰略就是推動幾乎所有國家走向戰略自主,反對一切霸權,這當然就包括印度在印度洋上建立霸權的圖謀。

穆伊茲雖然上任後首訪中國,但是他並沒有排斥與印度展開合作,這個國家追求的是外交戰略是不建立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也一再表示,馬爾代夫不能介入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將與包括印度與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合作。他並非「親中」,而是「親馬爾代夫」,一切行動都是從馬爾代夫的國家利益出發。與中國合作能給馬爾代夫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比如,中馬友誼大橋是中國修的,其國際機場是中國給擴建的,胡魯馬累的青年城也是中國給建的,而且中國還尊重馬爾代夫的主權,這才是他們喜歡中國的真正原因。

馬爾代夫反印獲得勝利,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報道這件事要是跟著西方輿論敘事走,還沾沾自喜那就上當了。中國是馬爾代夫反印派選擇獨立自主借助的可靠力量,也是一個能「平衡印度地區影響力」的國家,只有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成為一個更受歡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