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訪烏的莫迪,收到俄方一封信,印度要買的武器俄方為何給不了

2024-09-14國際

印度總理莫迪近期存取烏克蘭的行程,可謂是一波三折,頗具戲劇性。這次存取不僅沒有達到莫迪預期的目標,反而讓他陷入了某種尷尬的境地,甚至可能對俄印關系造成損害。莫迪此次烏克蘭之行,源於他此前存取俄羅斯引發的風波。為了平衡與美西方國家的關系,展示其「中立立場」,莫迪馬不停蹄地安排了存取烏克蘭的行程。

然而,這段旅程對73歲高齡的莫迪來說,著實是一次考驗。他先是從印度飛抵波蘭,然後乘坐了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才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而在烏克蘭停留短短數小時後,他又要馬不停蹄地踏上返程,舟車勞頓,辛苦異常。

更令莫迪感到沮喪的是,這次存取的成果也與他的預期相去甚遠。莫迪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印度能夠在俄烏沖突中扮演調解人的角色,促成雙方和談。然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卻明確表示,不希望印度在俄烏談判中扮演調停角色。

據烏克蘭方面透露,莫迪和澤連斯基此次會面,只簽署了四份無關痛癢的檔,內容僅涉及加強雙邊關系、促進貿易和軍事技術合作等方面,而莫迪最關心的和談問題,根本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莫迪這次存取烏克蘭,不僅沒有得到想要的成果,反而引發了俄羅斯的不滿。俄方認為,在俄烏沖突正酣之際,莫迪存取烏克蘭,無疑是對烏克蘭的一種「支持」,是對俄羅斯的一種「背叛」。

俄羅斯的憤怒,很快就體現在了對印度的武器禁運上。俄羅斯技術公司負責人謝爾蓋·切梅佐夫近日公開表示,由於俄烏沖突的需要,俄羅斯軍工廠必須優先滿足前線的武器需求,因此不得不中斷或推遲對外國客戶的武器供應。

切梅佐夫透露,僅在過去一年,俄羅斯就因此取消了價值數百億美元的武器出口合約。受此影響,俄羅斯武器出口額與五年前相比下降了53%,在全球武器出口國的排名也從第二位降至第三位,被法國超越。

切梅佐夫明確指出,被俄羅斯取消或推遲武器供應合約的國家中,就包括亞美尼亞和印度。亞美尼亞早在去年就因為遲遲收不到俄羅斯的武器而公開表達不滿,並宣布暫停與俄羅斯的武器貿易合作。而印度則是在最近才收到俄方延遲交付武器的通知。

2018年,印度與俄羅斯簽署了一份價值54億美元的武器采購大單,其中包括S-400防空導彈系統等先進武器裝備。按照協定,俄方應在2024年底前完成這批武器的交付。然而,印度空軍高層近日透露,俄方已經正式通知印方,將無法按時交付這批武器。

分析人士指出,俄羅斯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宣布推遲向印度交付武器,顯然是在對莫迪存取烏克蘭表達不滿,敲打印度不要在俄烏沖突問題上「選邊站隊」。

除了推遲武器交付,俄羅斯還開始著手減少對印度的依賴。俄方註意到,今年上半年,俄羅斯從印度進口了約2萬噸不銹鋼,占俄羅斯不銹鋼進口總量的20%。俄方認為,這會給俄羅斯帶來一定的風險。

為了擺脫對印度不銹鋼的依賴,俄羅斯計劃大力發展本國的的不銹鋼生產。根據俄羅斯的冶金工業發展戰略,到2030年,俄羅斯將實作不銹鋼的自給率達到85%以上,其余的需求將主要透過從中國進口來滿足。

從俄羅斯的種種舉動來看,俄方似乎正在逐步減少與印度的合作,並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來替代印度。

對於俄羅斯而言,認清印度的本質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印度一方面抓住機會低價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另一方面又將這些石油高價轉售給其他國家,從中賺取了巨額利潤。

印度這種「兩頭吃」的做法,雖然在短期內為自己帶來了經濟利益,但卻損害了俄羅斯的利益,也動搖了俄羅斯對印度的信任。

總的來說,印度在俄烏沖突中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看似左右逢源,實則缺乏原則和道義。這種只顧自身利益,在各大國之間玩弄平衡的策略,最終可能導致印度失去所有朋友,落得一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莫迪此次存取烏克蘭,不僅沒有實作預期目標,還引發了一系列外交風波。這或許能讓印度意識到,在當今復雜的國際環境下,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玩弄平衡外交,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