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下台之前,美國繼續對華出手,布林肯更是攤牌,叫囂不會讓中國拿到尖端技術,若共和黨贏得美國大選,情況會不會有改觀?
在技術領域圍堵中國,是美國總統拜登的標誌性政策之一,即使在任期的末尾,拜登政府仍不忘繼續在這個領域對華出手。 美國商務部5號宣稱,由於具有軍事套用的關鍵技術不斷湧現和發展,對這類技術的出口進行監管的必要性日益增加,美國將加緊對量子計算和半導體制造器材等關鍵技術的出口管制,以防中國等對手獲取這些技術。
美國商務部還補充道,已有幾個理念相同的國家宣布或實施類似出口管制措施,預計很快會有更多國家跟進。
很顯然,美國這是在拉攏盟友,進一步築起對華技術壁壘,希望阻止中國從世界各地獲取技術支持。這一回美國政府選擇半導體和量子計算,這兩個領域都是未來前途無量的發展方向,華盛頓對華開出這兩槍,盡顯拜登打壓中國技術發展的思路。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7月一場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對華攤牌,為拜登政府的對華禁令辯護。 按照布林肯的說法,美國有理由努力確保中國不能獲得最尖端方面的技術,布林肯還辯解稱這是因為「軍用和民用領域的融合」,導致這些技術正被直接用於軍事套用。明眼人都知道,所謂的「防止技術被用於軍用」不過是美國的借口,限制中國的技術發展才是關鍵!
但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有一種期待,那就是在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之後,局勢或許會有轉機。如今,拜登已放棄參選,他的執政只剩最後幾個月,如今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希望留下一些政治遺產,繼任者完全有可能改變他的政策。雖然民主黨候選人哈裏斯,極大概率會維持拜登的一系列重大對外決策,但共和黨候選人杜林普如果上台,很有可能對拜登政府的部份政策進行調整。那麽,如果共和黨陣營真的贏下美國大選,拜登政府構築的對華「技術之墻」是否會有松動的可能?
首先,杜林普的風格確實和民主黨有很大區別,他比較註重經濟利益,不那麽在意維護美國的盟友關系,若杜林普上台,美國與其盟友的關系可能會面臨挑戰,這會給中國提供一些機遇,比如從其他國家手中獲取技術支持。但是,在美國內部,兩黨的對華終極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要遏制中國的發展,只不過是對於具體的實施方式有分歧。 在技術領域,共和黨陣營和民主黨沒有本質區別,不要指望共和黨上台會在技術領域放松圍堵中國的力度。事實上,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很早以前就下了定論,宣稱科技是中美競爭的核心,強調芯片出口管制關乎美國國家安全,稱美國對此「不會談判、不會妥協」,這話相當於關閉了談判大門。
有趣的是,在美國兩黨競爭激烈的搖擺州,兩黨候選人都把涉華議題作為核心,紛紛攻擊對方與中國有「不可接受」的關系,指責對方「對華軟弱」幾乎成了選戰策略。如此說來,對於美國大選後,新的美國政府有沒有可能放松對華技術圍堵這個問題,答案已經非常清晰了,對此最好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面對美國的技術圍堵,中國一方面要努力透過自主研發,突破技術封鎖,另一方面則應努力利用市場經濟的優勢,和全球其他國家展開合作,避免美國將多國拉入自己的遏華陣營,總之,美國的技術封鎖雖然來勢洶洶,但中國一定能找到突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