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後,外媒又炒作中國「附庸」喜加一,這次是歐洲一哥——法國?法媒抱怨馬克龍「太熱情」,為何說反而體現了他的外交智慧?中國電動車企進入歐洲,對法國而言,又究竟意味著什麽?
炒作升級,法國也要成為中國「附庸」?
對於現如今的國際關系來說,但凡有一個國家同中國之間存在頻繁的貿易往來,並且有著深入合作的政治基礎,那麽就會被西方媒體打上一個「中國附庸」的帽子,並且用盡各類詞匯去形容他們和中國合作之時的「喪權辱國」。例如,在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之下,中俄兩國之間的國家間貿易穩步推進,就有西方媒體跳出來炒作,聲稱戰爭加大了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俄羅斯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中國的「附庸」。 然而,時間證明,這個「附庸」的帽子不止放在發展中國家身上好使,也能被用於已開發國家。
法國廣播電視台在5月13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在內容當中對法國的對華合作路線進行了大肆抨擊。報道中指出,中方最高層在歐洲之行當中,於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萊德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停留,與在法國的行程形成了鮮明對比。 暗諷馬克龍對中方的招待是「過於熱情了」。
同時,法國媒體對於中法此次會面的成果也表示了質疑,宣稱盡管中法簽署了多達15項合作協定,以及一項對於阿爾斯通來說非常重要的合約, 但歸根結底,中國所做出的讓步「非常有限」。
而在上周一,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曾當著中法200多位企業主面前,邀請中國的電動車企前往法國落戶,並且設立工廠,而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則已經提前布局匈牙利。
法國媒體宣稱,盡管中國車企在法國市場能夠創造一定的附加價值,創造就業的機會,但這更像是一種「引狼入室」,而且,若是占據電動車制造總價值一半的電池,法國如果也需要向中國進口,那麽,這些在法國生產的中國電車,所創造的價值會更加有限。
可即便如此, 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卻對這些論調嗤之以鼻,即便這些行為會讓法國成為中國的「附庸」。
馬克龍的熱情,是對發展中法關系的信心
單純從這一則報道上來看,法國媒體似乎是對法國沒有在這次中法溝通中占據更多的便宜,而感到惱怒, 並且還遷怒上了馬克龍,將矛頭直指馬克龍對中方最高層的熱情招待。 但從現實的角度上來說,在貿易層面上,中法兩國本就不存在任何的利益沖突,歐盟對中國采取的一系列反補貼調查,對於中國來講更是無妄之災, 中法雙方誰也不虧欠誰,中國也斷然不可能平白無故地向法國輸送好處。
如果硬要把兩國之間的交往,視作是零和博弈一般的對抗,當一方沒有拿到足夠多的好處,就算是「吃了虧」,這樣的政治思維未免也過於霸道,甚至與美國前總統杜林普的「美國優先論」不遑多讓, 但這並不符合最基本的國家間交往邏輯,尤其是中法這樣的大國 。
而且從更高的層面上來說,由於俄烏沖突的地緣政治影響,法國更像是有求於中國的一方,中方也願意為俄烏的和平開啟一輪又一輪的穿梭外交,這不僅是出於尋求世界和平的考量,更是出於中法傳統友誼的考量,中方已經付出了這麽多, 法媒卻光想著占便宜,不想著如何為合作夥伴的努力而付出,天底下又哪有這樣的好事?
至於說抨擊馬克龍的待客之道那就更加離譜了 , 馬克龍之所以如此精心安排接待的地點,是為了營造更好的談話氛圍,就和他自己說的一樣,有些事情需要「閉門來談」,治大國如同烹小鮮,在家庭氛圍下,雙方探討的話題可以變得更加的敏感和深入。同時,這也是馬克龍「禮尚往來」的一次體現, 上一次他的中國之行,就是與中國最高層一並漫步在公園商討家國大事,根本就不存在「過度熱情」的說法。
中國的目標是走向世界,法國應開啟格局
坦白來說,在當今國際形勢下,美國掀起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狂潮,而中國成為第一個受害者,在技術和價格上存在全面優勢的中國電車遭到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聯合絞殺,全球碳中和事業也因此受到了極大影響。而法國作為歐洲的領頭羊之一,在歷史上也數次提出了獨立自主的呼籲, 如今的馬克龍也是一樣,在上次訪華結束之後,他就喊出了歐洲成為世界「第三極」的呼聲。
盡管從貿易的角度上來說,中國電動車企在法國設立制造工廠,為法國帶來的附加值確實相對有限, 但中國的眼光卻不只局限於歐盟的這些仨瓜倆棗,而是透過這種輸出工業技術的方式,來幫助法國的電動車企業實作長足發展 ,就像當初中國政府堅定地引進特斯拉,直接改變了中國電動車企的騙補亂象,推動了國內電動車企的「內卷」,孵化出了更多的中國本土優秀汽車品牌, 所謂的引狼入室,其實更像是一種「借雞下蛋」。更何況,在過去幾十年以來,歐洲的傳統燃油車企,在中國也是這麽做的。
而且相較於美國,中國在推動企業設廠的同時,往往不附加任何的政治條件,如今,法國媒體卻炒作成為中國的「附庸」話題,想透過煽動民族主義的方式,來將中國的車企拒之門外, 這究竟是眼光狹隘,還是別有用心呢?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歐洲由於深陷俄烏沖突,高昂的能源價格直接波及了制造業,在電動車的起步上本就晚於中美兩國,如果在可再生能源上無法完成碳中和承諾,制造業必然會受到進一步的重創。
而中方之所以願意幫助歐洲,不只是出於對抗美國單極格局的需要,更是希望歐洲能摒棄過去的對抗思想,與中國全面展開合作,最終, 使雙方的制造業實作互補,在產品出口上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