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美國大選:進展及兩黨競爭格局——美國大選深度研究(一)

2024-09-03國際

美國大選:進展及兩黨競爭格局

——美國大選深度研究(一)

全文共 10363 字,閱讀大約需要 20 分鐘

文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

伍超明 李沫 胡文艷

投資要點

核心觀點:

隨著哈裏斯接棒拜登正式成為民主黨候選人,美國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兩大政黨在眾多關鍵議題上的政治立場差異顯著,這不僅預示著未來四年美國政策的走向,而且其選舉結果也不可避免地將對全球經濟和市場產生明顯的溢位效應和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中美關系。本文作為我們2024年美國大選系列深度報告的開篇,系統梳理了美國選舉制度和關鍵時間節點,詳細比較了兩黨候選人組合及其政策主張,並重點分析了最新選情以及兩黨在關鍵搖擺州的競爭格局,旨在為追蹤和研判大選結果提供參考依據。

一、美國大選規則和流程

美國大選制度:選舉人團&贏者通吃。 美國總統選舉采用間接選舉的「選舉人團」制度,各州贏得多數選民票的總統候選人將獲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即「贏者通吃」。美國選舉人團總票數為538票,總統候選人獲得的選舉人票達到270票,即可當選總統。

美國大選流程主要分為五大關鍵環節。 一般包括黨內預選(1-6月)、黨內提名(7-8月)、總統辯論(9-10月,今年首輪總統辯論提前至6月27日)、全民投票(11月5日)、選舉人投票(12月17日)共5個環節。後續需重點關註9-10月總統辯論等各種競選活動。

二、兩黨候選人組合及其政策主張

兩黨候選人組合:社會分化的對映。 今年共和黨和民主黨候選人分別為「杜林普+萬斯」組合和「哈裏斯+沃爾茲」組合。其中,杜林普和萬斯均在男性、白人、農村選民中具有較為突出的優勢,萬斯難以對杜林普形成有效補充;哈裏斯和沃爾茲在女性、黑人、年輕、高學歷、城市選民中更具優勢,兩者互補性較強。

兩黨政策主張:杜林普「美國優先」VS哈裏斯「包容發展」。 杜林普與哈裏斯的政策主張左右極化特征明顯,主要議題分歧較大。杜林普強調「美國優先」,主張減稅、加征關稅、支持傳統能源、反移民、反墮胎、反LGBTQI+,哈裏斯更加註重「包容發展」,主張對富人和企業加稅、為中產階級減稅、有針對性加征關稅、支持多邊機制、支持新能源、支持合法移民、支持生育自由、堅定捍衛LGBTQI+權益。

三、本輪大選進展:進入白熱化階段,兩黨競爭較為膠著

當前選情:哈裏斯暫時反超杜林普。 受益於處於新人「蜜月期」以及在年輕人、少數裔、女性群體中優勢明顯,RCP最新民調顯示,哈裏斯在全國和搖擺州民調中均暫時反超杜林普,但領先振幅仍在誤差範圍內,優勢並不牢固。

後續選情:搖擺州成為關鍵。 歷史經驗顯示,搖擺州選情基本可以決定大選結果。2024年美國大選七大搖擺州可分為兩類,一類為鐵銹帶三州(賓夕法尼亞、密芝根、威斯康辛),「傳統制造業為主+經濟低迷+白人工薪階級居多+曾為民主黨票倉」是其突出特點;另一類為陽光帶四州(亞利桑那、佐治亞、內華達及北卡羅來納),呈現出「經濟活躍+移民占比高+人口年輕多元化趨勢明顯+由支持共和黨的紅州轉向搖擺州」的特征。在關鍵搖擺州的選民關註點中,杜林普在經濟和移民這兩個最受重視的問題上贏得了更多的信任;相比之下,哈裏斯在維護民主制度、保障墮胎權利以及改善醫療保健等社會議題上展現出較強的優勢。

未來需重點註的問題和事件:1)9月10日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2)哈裏斯新人「蜜月期」能否持續;3)兩黨競選策略最佳化情況;4)下半年美國經濟表現。

正文

一、美國大選制度和流程

(一)美國大選制度:選舉人團&贏者通吃

美國大選包括總統選舉和國會議員選舉兩個部份。

1、總統選舉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選舉人團制度,每4年舉行一次,每位總統最多任職兩屆。「選舉人團」和「贏者通吃」原則是理解美國總統選舉的關鍵所在。

(1)選舉人團。 即美國總統由選舉人團選舉產生,而不是由選民按照一人一票方式直接選舉。所謂「選舉人」,是指由各州獲勝黨派(由各州選民在大選日普選產生)指定的、代表本州參加大選投票的人,這些選舉人的總和就是「選舉人團」。

選舉人團總票數為538票,每州選舉人票對應其在國會參眾兩院議員總人數,包括100名參議員、435名眾議員,外加華盛頓特區3票。其中各州參議員固定為2人,眾議員則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

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候選人獲得的選舉人票達到270票(538票的半數以上),即可宣布當選總統。如果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都未獲得270票,則由眾議院決定勝選者;如果任何一位副總統候選人都未獲得270票,則參議院決定勝選者。

(2)贏者通吃。 除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外,各州的選舉人票將全部給予在該州獲得相對多數普選票的總統候選人,即「贏者通吃」。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目前分別擁有2個和3個眾議員選區,在各自眾議員選區贏得選舉的總統候選人可以直接獲得該選區的選舉人票。在全州範圍內贏得超過半數普選票的總統選舉候選人則可以獲得額外2張選舉人票。

美國總統選舉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平衡各州利益,防止總統候選人僅關註人口大州而忽視人口小州,但也存在弊端。一是普選結果和最終大選結果可能存在差異。歷史上美國大選曾出現5次候選人贏得普選票卻輸掉大選的情況。二是「搖擺州」的重要性凸顯。贏者通吃規則下,一張選民票在關鍵時刻可能決定幾十張選舉人票的去向,也決定了「搖擺州」在美國大選中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2、國會選舉

美國國會由參、眾兩院組成,每2年選舉一次,每兩屆選舉中有一次和總統大選同時進行,另一次選舉發生在總統任期中間,被稱為「中期選舉」。每次國會選舉,眾議院435名議員將全部換選,參議院100名議員則有三分之一換選。國會選舉直接由選民投票確定,不存在「選舉人團」的概念。

目前美國眾議院由共和黨控制,共和黨占220席、民主黨占213席、空缺2席,2024年將全部換選;參議院由民主黨控制,民主黨占51席、共和黨占49席,2024年將有34個席位進行換選,其中民主黨有23席、共和黨有11席。

(二)美國大選:流程和時間表

美國總統大選主要流程包括:黨內預選、黨內提名、總統辯論、全民投票、選舉人投票幾個環節。2024年大選的具體時間表如下(見圖1)。

1、2024年1月-6月:黨內預選。 兩黨開始在各州進行內部選舉以確定最後的黨內候選人來參加今年的總統大選,不涉及兩黨之間的交鋒。

2、2024年6月27日:首輪總統辯論。 由於今年1月份兩黨初選就基本確定了杜林普和拜登在各自黨內的領先地位,本輪大選將原本定於9月-10月開展的總統辯論提前至6月27日。

3、2024年7月-8月:黨內提名。 兩黨分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根據各州預選的結果,提名黨內唯一的總統候選人,並公布本黨的競選綱領。7月15-18日共和黨正式宣布杜林普為其總統候選人。7月21日拜登在黨內外壓力下宣布結束總統大選,副總統哈裏斯臨危受命,快速釘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資格。8月19-22日民主黨正式確認哈裏斯為其總統候選人。

4、2024年9月-10月:總統辯論。 民主黨與共和黨候選人將正式開始競選活動,以多種形式闡述政治觀點與政策主張,其中總統辯論是最受選民關註的競選活動。本次第二輪總統辯論暫定於9月10日舉行,是否有更多輪辯論以及具體辯論時間目前尚未確定。

5、2024年11月5日:全民投票。 包括總統和國會議員,總統選舉結果通常第二天就可確定,國會選舉結果則可能需要等待數周。

6、2024年12月17日:選舉人投票。 由各州選舉人根據各州選民的投票結果進行投票,從法律程式上正式確定美國總統。由於選民投票結果已經確定,因此該流程基本只是形式,對結果不產生影響。

二、兩黨候選人組合及政策主張

(一)兩黨候選人組合:社會分化的對映

2024年美國大選共和黨和民主黨候選人已經全部確定,分別為杜林普+萬斯組合和哈裏斯+沃爾茲組合(見表1)。

共和黨:杜林普+萬斯組合,男性、白人、農村選民中優勢明顯。 2024年共和黨提名的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分別為當勞·杜林普與占士·萬斯。其中, 杜林普 曾為美國第45任總統,執政期間以「推特治國」和「美國優先」政策聞名,主張加征貿易關稅、推動全面減稅、實施嚴格移民政策,在男性、白人、農村選民中具有較為突出的優勢(見圖2)。副手 萬斯, 自2022年起步入政壇,突出特點可以概括為「年輕政治新星、鐵銹地帶底層白人、杜林普堅定擁護者」。萬斯強化了杜林普「工人階級的捍衛者」口號,有助於共和黨擺脫重商主義形象並吸引部份搖擺州選民,但其政策主張與杜林普高度一致、從政經驗不足,其優勢也在男性、白人、農村選民中(見圖3),對杜林普難以形成有效補充。

民主黨:哈裏斯+沃爾茲組合,女性、黑人、年輕、高學歷、城市選民中更具優勢。 2024年民主黨最終提名的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分別為卡瑪拉·哈裏斯與添·沃爾茲。其中, 哈裏斯 為美國首位女性黑人副總統,比杜林普更年輕,是精英移民二代,任職舊金山地區檢察官期間,曾為LGBTQ+權利運動的全國領導者,在女性、黑人、年輕、高學歷、城市選民中更具優勢(見圖2)。副手 沃爾茲, 現任明尼蘇達州州長,是一位有著多元背景的美國政治家,曾在美國陸軍國民警衛隊服役24年,並擔任過教師和橄欖球教練,在1989年至1990年間赴中國任教一年。沃爾茲雖然知名度不高,但作為中西部農村出身的草根政客,從政經驗豐富、立場溫和,一直為工薪家庭發聲,有助於吸引中間派選民的支持(見圖3-4),與哈裏斯互補性較強。

(二)兩黨政策主張:杜林普「美國優先」VS哈裏斯「包容發展」

根據兩黨競選綱領和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公共場合的公開言論,我們梳理了杜林普、哈裏斯在主要領域的政策主張,並進行詳細對比(見表2)。

第一,經濟金融領域。

1)通貨膨脹應對政策。 杜林普主張透過取消對美國能源生產的限制、制止非法移民、恢復和平等方式戰勝通貨膨脹,迅速降低所有價格;哈裏斯認為降低成本是頭號經濟優先事項,將削減住房、醫療、教育、能源等領域成本,修復供應鏈並促進競爭,反價格欺詐。

2)稅收政策。 杜林普主張將2017年推出的【減稅和就業法案】政策永久化,進一步提出將企業稅率從目前的21%下調至低至15%;哈裏斯則提出要為工薪家庭減稅,並要求億萬富翁繳納25%的最低所得稅稅率,計劃將公司稅率由21%提高至28%。

3)財政支出政策。 杜林普主張削減浪費的政府開支,對赤字削減沒提出具體目標;哈裏斯則明確提高要在未來十年內將國家赤字削減3萬億美元。

4)基建投資政策。 杜林普提出要重建我們的城市,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哈裏斯則主張延續拜登政府美國「基礎設施十年」計劃。

5)貨幣政策。 杜林普主張美聯儲降息並支持弱美元政策;哈裏斯則堅定支持美聯儲獨立性。

第二,對外政策領域。

1)對華政策。 杜林普提出確保從中國獲得戰略獨立,撤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逐步停止從中國進口必需品,並阻止中國投資美國的房地產和工業,在采訪中提議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高達60%的關稅。哈裏斯則主張強化拜登戰略,提出利用美國優勢和投資於聯盟,與中國展開激烈的競爭,但不尋求沖突,尋求「去風險」,而不是脫鉤,將有針對性地保護敏感技術,重點限制,打造「小院高墻」,同時在在減緩氣候變遷等領域兩國將展開合作。

2)外交政策。 杜林普強調確保盟國履行義務,投資於共同防禦,並透過恢復歐洲的和平來加強聯盟。哈裏斯則主張與盟友並肩作戰,並利用一切可用的外交工具來促進美國的利益;在處理主要地緣沖突方面,杜林普和哈裏斯均表示支持以色列,尋求中東和平,但杜林普主張透過施壓烏克蘭快速解決俄烏沖突,哈裏斯則表示將繼續加強北約,支持烏克蘭。

3)貿易政策。 杜林普主張「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基準關稅。哈裏斯則主張在公平的條件下與盟國和夥伴進行貿易,支持加強聯盟和多邊機構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征關稅。

4)移民政策。 杜林普堅持封鎖邊境,阻止移民入侵,執行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哈裏斯更加包容,主張擴大合法移民和阻止非法移民。

第三,民生領域政策。

1)教育政策。 杜林普支持培養優秀的K-12 學校,為年輕人帶來好工作和好生活。哈裏斯強調每個學生都應該接受優質教育,將優質、負擔得起的高等教育作為前進目標。

2)醫療政策。 杜林普主張透過促進競爭擴大新的平價醫療和處方藥選擇。哈裏斯強調為保護和擴大【平價醫療法案】繼續奮鬥,支持擴大醫療補助計劃。

3)住房政策。 杜林普和哈裏斯均主張降低住房成本。前者希望透過削減通貨膨脹來降低抵押貸款利率、提供稅收優惠等方式實作。後者主張透過增加供應來長期降低住房成本,為首次購房者提供2.5萬美元的首付補貼。

第四,產業政策領域。

1)制造業政策。 杜林普和哈裏斯均強調要把關鍵供應鏈帶回家,支持恢復美國制造業。 2)能源政策。 杜林普支持化石能源、反對新能源,取消對美國能源生產限制。哈裏斯主張推動清潔能源繁榮,引領新能源創新,取消石油和天然氣補貼。 3)科技政策。 杜林普和哈裏斯均強調引領世界新興產業。但杜林普強調放松政府監管,支持人工智能等發展;哈裏斯更倡導人工智能等的安全發展。

第五,社會政策領域。

1)墮胎方面, 杜林普反對晚期墮胎,支持試管嬰兒等政策;哈裏斯支持恢復婦女的生育自由,支持獲得FDA批準的藥物流產。 2)性少數群體(LGBTQI+)方面, 杜林普禁止納稅人為變性手術提供資金;哈裏斯則堅定捍衛LGBTQI+的權利。

三、本輪大選進展:進入白熱化階段,兩黨競爭較為膠著

(一)當前選情:哈裏斯暫時反超杜林普

1、總統選情:哈裏斯暫時略領先民調,搖擺州呈膠著態勢

在大選日之前,全國民調和關鍵搖擺州民調是市場追蹤選情的主要方式。

哈裏斯民調反超杜林普,但優勢不牢固。 RCP民調數據顯示,在拜登退選後,從8月5日開始,哈裏斯綜合民調支持率超過杜林普,且優勢逐漸擴大。截止8月29日,哈裏斯支持率領先杜林普1.8%(48.0% VS 46.2%)(見圖5)。但哈裏斯領先優勢並不牢固,一是美國民調源自抽樣調查,存在一定誤差。當前1.8%的民調差距仍在全美主要民調3%左右的誤差範圍內。二是博彩市場投註數據顯示,8月20日以來杜林普和哈裏斯的獲勝概率不相上下。截至8月31日杜林普獲勝概率與哈裏斯保持持平(49.3% VS 49.3%)(見圖6)。

搖擺州競爭較為膠著,哈裏斯暫時小幅反超杜林普。 全國民調主要反映全美選民普選票(一人一票的「小票」,不能決定大選結果)的情況,但在選舉人團和贏者通吃大選規則下,歷史上美國大選最終結果曾多次與全國民調數據相背離。「搖擺州」民調可以更好反映各州選舉人票(可以理解成「大票」,能直接決定大選結果)的歸屬,對於預測最終大選結果至關重要。根據RCP民調,在主要搖擺州平均支持率上,杜林普經歷了了由7月28日領先哈裏斯2.6個百分點,到8月27日開始被哈裏斯反超的過程。截至8月31日,杜林普已落後哈裏斯0.3個百分點(見圖7),搖擺州的競爭格局轉向膠著。從七大搖擺州情況看,杜林普在各州的領先優勢均明顯收窄,目前哈裏斯已經在威斯康辛州、密芝根州、賓西法尼亞州實作反超,取得領先優勢,兩者在內華達州和喬治亞州民調支持率也基本旗鼓相關(見圖8)。

2、國會選情:參議院共和黨優勢明顯,眾議院不確定較大

國會兩院歸屬對政策尤其是財政政策的推行至關重要,也是美國大選的重要關註點。

參議院共和黨優勢明顯。 目前參議院由民主黨控制(民主黨51席VS共和黨49席)。但RCP最新民調顯示,民主黨和共和黨基本釘選席位比為46:50,共和黨領先4個席位,且已占據總席位的一半(見圖9),共和黨獲得參議院控制權的概率較大。

眾議院席位競爭激烈,不確定較大。 目前眾議院由共和黨控制(共和黨220席VS民主黨213席)。最新民調數據顯示,民主黨和共和黨基本釘選席位比為198:205,兩黨僅差距7席,還有32個搖擺席位(見圖9),未來誰贏誰輸變數較大。

(二)後續選情:搖擺州成為關鍵

1、搖擺州選情基本決定了大選結果

美國總統由各州選舉人團選舉產生,因此觀測美國大選走勢需要下沈到州層面。按照各州是否存在政黨傾向、傾向強弱,美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可以分為通常支持共和黨的深紅州和淺紅州、通常支持民主黨的深藍州和淺藍州以及介乎兩者之間的搖擺州。

目前市場或學界對紅州、藍州、搖擺州的劃分並沒有一致公認的統一標準。根據21世紀以來的6次大選結果,我們將每一次都支持共和黨/民主黨的州定義為深紅州/深藍州,目前美國有20個深紅州,16個深藍州(見圖10)。剩余15個州中,淺紅、淺藍、搖擺州的劃分並非一成不變,若兩黨在州內獲得選票比例差值小於或約等於5%,我們將其辨識為搖擺州,其他州則按照近兩次大選中的政黨傾向劃分為淺紅州或淺藍州。

歷史經驗顯示,搖擺州選情基本可以決定大選結果。 根據上述定義,紅州和藍州的政黨傾向較為鮮明,在總統大選中會支持哪個政黨基本沒有懸念,因此搖擺州的爭奪成為能否釘選勝局的關鍵。從實踐看,2000-2020年六次美國大選中,贏得搖擺州的政黨,也是美國大選的最終獲勝方(見圖12)。因此,觀測美國大選走勢,需重點對搖擺州進行分析。

綜合考慮當前各州民調以及過去兩次大選結果,除深紅州和深藍州外,2024年大選有7個搖擺州、4個淺紅州、4個淺藍州(見圖11)。其中,搖擺州主要包括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密芝根州、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辛州等7個州。根據各州的選舉人票數,今年七大搖擺州選舉人票數合計為93張,目前傾向於支持共和黨的深紅州和淺紅州、傾向於支持民主黨的深藍州和淺藍州選舉人票數分別為219張、226張(見圖11)。共和黨和民主黨獲勝(>=270張)所需票數分別為51張和44張,搖擺州仍是決定兩黨勝負的關鍵。

2、2024年七大搖擺州情況:鐵銹帶三州&陽光帶四州

2024年七大搖擺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鐵銹帶三州:賓夕法尼亞、密芝根、威斯康辛;另一類是陽光帶四州:亞利桑那、佐治亞、內華達及北卡羅來納。

鐵銹帶三州:傳統制造業為主+經濟低迷+白人工薪階級居多+曾為民主黨票倉。 經濟方面,鐵銹帶三州曾以汽車、鋼鐵、能源等重工業為經濟支柱,目前其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仍高於全美平均水平(見圖13)。隨著傳統工業逐漸衰落,鐵銹帶三州經濟表現低迷,2020-2023年三州的年均GDP增速均低於2%(見圖14),為美國各州偏低水平。人口方面,鐵銹帶三州白人工薪階級占比偏高、移民人口較少。如三州白人占比均超過70%,高於全美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以上;外國出生人口占比均不足10%,低於全國均值6個百分點以上(見表3)。政治傾向方面,由於鐵銹帶三州工人占比較高、工會勢力強大,歷史上曾是更維護工會權利的民主黨的堅定支持者,過去一直是民主黨在總統選舉中的票倉(見圖17)。但受杜林普主張美國優先、支持傳統能源影響,2016年美國大選中三州均「倒戈」支持共和黨。

陽光帶四州:經濟活躍+移民占比高+人口年輕多元化+由紅州轉向搖擺州。 經濟方面,陽光帶四州位於美國的南部地區,因氣候溫暖而得名,經濟相對發達尤其是服務業表現突出,如2020-2023年亞利桑那、北卡羅來納、內華達年均經濟增速明顯高於全國水平(見圖14)。人口方面,亞利桑那、內華達移民占比較高,加上陽光帶四州經濟發達、生活成本低,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並定居,導致陽光帶四州人口呈現出年輕多元化趨勢。如2000-2022年除北卡羅來納外,陽光帶四州白人(非西班牙裔)占比下降振幅高於全國水平,絕對值持續低於全國水平(見圖15);2010-2022年,陽光帶四州的20-34歲年輕人口增速大幅高於全國水平,除內華達外,其他三州年輕人口增速均高於總人口增速(見圖16)。政治傾向方面,受價值觀相對保守、與共和黨「小政府」市場經濟理念更契合影響,過去陽光帶四州曾是共和黨的傳統勢力範圍(見圖17);但隨著人口年輕化和多元化,近年來共和黨在陽光帶四州的優勢逐步減小,甚至被反超(見圖18),正從傳統的「紅州」向搖擺州轉變。

3、搖擺州關註焦點:經濟問題居首,移民、墮胎等議題也較為關鍵

搖擺州選民關註的問題以及在關鍵問題上對兩位候選人的信任程度,是影響選民最終立場的核心,對其進行分析有利於更好跟蹤後續選情變化。

在搖擺州,選民最為關註的前五大問題為經濟、移民、民主制度、墮胎權和醫療(見圖19)。其中,經濟問題是選民最為關切的焦點,大約40%的選民將其視為決定他們大選投票的首要因素。此外,移民、民主制度、墮胎權和醫療這四個關鍵問題,也均有超過10%的選民認為是其首要考慮的因素。

從對關鍵問題的信任程度看,在七大搖擺州中,更多的選民在處理經濟和移民問題上更信任杜林普,而在處理民主制度、墮胎權、醫療等問題時更信任哈裏斯(見圖20)。但從邊際變化看,8月份搖擺州選民對哈裏斯在處理五大關鍵問題上的信任程度均有所提升,而選民對杜林普處理上述問題的信任程度變化不大。

整體看,杜林普在處理經濟和移民兩大選民最為關註問題上優勢較為明顯,但與哈裏斯的差距在逐步減小;在處理民主制度、墮胎權、醫療等其他社會問題上落後於哈裏斯,追趕的難度較大。

(三)小結:選舉進入關鍵階段,變數大

目前兩黨在經濟、財政、移民、外交等多個議題上存在顯著的政治分歧,因此美國大選的行程和結果將決定未來四年美國的主要政策方向和對華態度,是影響全球經濟格局和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隨著哈裏斯接棒拜登成為民主黨候選人,兩黨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選情「勢均力敵」,搖擺州成為兩黨博弈關鍵。

1、受益於處於新人「蜜月期」以及在年輕人、少數裔、女性群體中優勢明顯,目前哈裏斯在全國和搖擺州民調中均暫時反超杜林普,但領先振幅仍在誤差範圍內,優勢並不牢固。

2、後續選情的關鍵在於搖擺州的爭奪,杜林普在經濟和移民等搖擺州焦點問題上優勢明顯,哈裏斯在處理民主制度、墮胎權以及醫療等社會問題上更受信任。

3、距離美國大選只有兩個月左右,未來選情膠著狀態明顯,存在較大變數或不確定性。下一步需重點註以下問題或事件:1)9月10日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2)哈裏斯新人「蜜月期」能否持續;3)兩黨競選策略最佳化情況;4)下半年美國經濟表現。

免 責 聲 明 |

本微訊號參照、摘錄或轉載來自第三方的文章時,並不表明這些內容代表本人觀點,其目的只是供存取者交流與參考。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微訊號所載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閱讀者的一切商業決策不應將本微訊號內容為投資決策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微訊號所涉內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微訊號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間接後果承擔任何責任。

本微訊號涉及的本人所有表述是基於本人的知識和經驗客觀中立地做出,並不含有任何偏見,投資者應從嚴格經濟學意義上理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對任何基於偏見角度理解本微訊號內容所可能引起的後果,不承擔任何責任,並保留采取行動保護自身權益的一切權利。

本微訊號內容(除參照、摘錄或轉載來自第三方的文章),未經書面特許,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發表、參照或傳播。

本人對本免責聲明條款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