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新年第二天,中菲交鋒,美國怕第一島鏈被破,杜林普鼓勵攻打北約

2024-02-12國際

新年第二天,中菲就在南海高強度交鋒,中國如何才能「根除」菲律賓的零星挑釁?美國擔憂中國突破第一島鏈,最後底牌也將失效?杜林普「鼓勵」俄羅斯攻打北約,說胡話還是另有目的?

大年初二,中菲圍繞南海交鋒

春節剛剛過去,很多人恐怕還在忙於正月初的走親串門,新年的喜慶氛圍還遠遠沒有結束,但在南海邊疆,一些心懷不軌的國家卻想在這個喜慶的時刻給中國添堵。

在2月11日,也就是大年初二,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就突然發文指責中國船只在南海「以危險方式攔截菲方船只」。根據菲方描述,菲律賓的大型多功能巡邏艦特雷莎·瑪格巴努亞號於2月初出海,在黃巖島周邊進行了長達9天的「正常巡邏」,旨在為菲律賓漁民運送物資並確保其傳統漁場「免受進一步騷擾」。

但在此期間,有中國海警船4次在海上對菲律賓船只進行了「危險攔截演習」,其中有一艘中國海警船兩次橫越了特蕾莎·瑪格巴努亞號的船頭,有4艘中國海警船只還「40多次跟蹤該艦」,另外菲律賓海警還觀察到有4艘所謂的「中國海上民兵船」也出現在黃巖島附近。

到這裏,很多人應該都已經聽出問題來了。黃巖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並非所謂的「菲律賓傳統漁場」,多年以來,菲律賓官方一直都以各種方式鼓勵漁民前往中國領海盜捕,吸引中國海警對其進行驅離,並以此為借口編造出「中國騷擾菲律賓漁民」的借口,來為自己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打掩護。

在此基礎上,菲律賓口中所謂的「正常巡邏」,實際上就是侵犯中國主權、制造輿論事端,而其口中所謂前來「跟蹤」與「攔截」的中國海警船,很可能只是在正常執法,中國海警船做出危險舉動的前提,也必然是菲律賓方面進行了過分挑釁,類似的手段與話術我們在2023年已經見過了很多次。

隨後,中國海警方面的回應也直接戳破了菲律賓的謊言,根據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甘羽公布的資訊,在2月2日到9日,菲律賓海警9701船多次非法闖入中國黃巖島附近海域,中國海警在喊話警告無效的情況下,依法對該船采取了航路管制、外逼驅離等措施。

很顯然,在此次事件中,菲律賓方面的船只是主動方,中方的一切回應措施都是基於菲律賓方面的挑釁,危險接觸的發生地位於中國黃巖島及鄰近海域,完全屬於中方主權管轄範圍內,中方擁有著毋庸置疑的執法權。

而菲律賓指控中的所謂「刻意跟蹤」,明顯指的就是菲律賓船只闖入中國主權範圍後,中方海警船對菲律賓進行的正常監視;菲方口中所謂的「中國民兵船」,也只不過是在中國領海內正常活動的中國漁船而已。

在新年的第二天就以這種方式來碰瓷中國,菲律賓方面可謂是惡意滿滿,菲方似乎想要趁著中國處於春節這個防備最為薄弱的時期,從中國身上咬下一塊肉來,或至少炒作起輿論,讓中國在春節期間面臨國際社會的壓力,無法安穩過年。

若非中國擁有一群盡忠職守、為了祖國邊境安全而時刻準備的海警工作人員,菲律賓恐怕真就鉆了這個空子,趁著新年大肆侵犯中國主權。

不過一次防住並不意味著長治久安,此次菲律賓的挑釁向外界傳遞出了一個負面訊號,那就是今年菲律賓的南海策略恐怕會延續2023年的態勢,繼續以挑釁和炒作為主。對此,中方必須有更加完善的應對措施。

應對菲律賓挑釁,要從根源出發,結合戰略定力

熟悉南海局勢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應對菲律賓南海挑釁的方法其實並不在於增強中國在南海的部署,近幾年來,中國海警已經基本上在南海實作了全方位的常態化部署,在南海爭端的熱點區域,中國海警就連春節期間都能對菲律賓構成碾壓式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菲律賓想要突破中國海警的防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真正的問題在於,菲律賓本身也是一個棋子的角色,對於菲律賓來說,能否突破中國海警的防線完全是碰運氣,獲得相應的輿論價值才是真正的「保底」,即便出現意外,也有美菲共同防務條約兜底。

而中國想要對其進行有效應對,只能從根源出發,遏制域外力量對南海的影響力施加,這要求中國不能將主要的軍事部署只放在自己家門口,而是要著眼於遠洋,逐步形成中國自己的遠洋威懾,把中美大國博弈的主要場合給移到太平洋上,讓這些近海牽制中國的國家失去價值,從而起到一勞永逸的結果。

現階段,中國海上力量的發展也正向著這一方向前進,像福建艦、055型驅逐艦這樣的大型主力船只,就是非常典型的遠洋力量,美國以這種大型驅逐艦搭配航母的方式,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裏,成功把軍事威懾力量投射到了全球各地,中國同樣可以利用這種方式,以威懾力量延伸的模式迫使外部力量後撤。

但這會是一個以十年計的長期戰略,航母戰鬥群這樣的大型綜合作戰體系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建立與掌握,在此之前,中國仍舊需要海警力量頂住來自周邊的挑釁,驅逐侵犯中國主權的外來船只,在此期間產生的輿論壓力也需要中國外交部出面澄清應對,等到問題從根源上解決,南海問題自然也就煙消雲散。

因此,在2024年,中國也需要繼續保持2023年的戰略定力,繼續以定力來應對菲律賓的挑釁和炒作,等待中國國內經濟、生產力以及國防力量的進一步發展。

美國擔憂中國突破島鏈,透露出美國的變革之心

對於中國這種大力發展遠洋力量,以威懾延伸來應對外部壓力的模式,美國自然也看在眼裏,在2月11日時,就有美媒刊文警告稱,中國即將突破第一島鏈,並要求美國不能將東海、南海以及台海三海孤立看待,而是要進一步聯合區域盟友,加強對中國的施壓,防止中國改變區域現狀,創造出新的「既定事實」,從而實作「完全主宰第一島鏈以西海域的野心」。

在這篇報道中還引述了大量日本、菲律賓等官員的論調,試圖論證中國正在對周邊鄰國施壓,充分利用了這些國家對中國挑釁所創造出的輿論價值,將中國描述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地區霸主」。

對於這種汙蔑,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但在這番論調中卻透露出一個重要的資訊,那就是美國已經意識到了島鏈戰略的局限性,很可能要采取新的措施。

島鏈戰術實際上是一種非常老舊的戰術,在新世紀美國的作戰重心逐漸轉向中東地區,且中國軍事力量逐漸強大之後,美國方面就已經很少提及島鏈戰術,直到美國開始重返亞太,並逐步回歸大國競爭之後,才開始重新重視起已經很難起效的第一島鏈。

但美國真正把第一島鏈的重要程度提升起來,還是在拜登政府任期內,拜登透過新的盟友策略,讓中國周邊的盟友國家承擔起更多的「反華義務」,使這些國家作為挑釁牽制力量,而美國在背後操控,如此一來,美國的軍事力量不用承擔太多的壓力,可以壓軸的作用來威懾中國,美方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時間,來增強在中國周邊的軍事部署。

這種模式並沒有突破冷戰時代美國島鏈戰術的固有限制,仍舊是島鏈上的每個單點對中國施壓,而美國作為背後的統籌力量,分別控制著多個棋子。隨著中國遠洋力量的逐步發展,這種模式已經很難攔住中國,美國也已經意識到中國遲早會突破第一島鏈,將威懾力延伸至西太平洋,為此,美國希望創造出一種新的戰略,讓這些區域盟友相互聯合,組成更加強大的力量對抗中國,從而幫助美國削弱中國,並為美國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

去年,日韓、日菲等國之間的互動,就已經印證了這一戰略,如今美國又在炒作擔憂中國突破第一島鏈,無疑是在加強這種區域危機感,加速盟友之間的聯合。

若是將來日本、南韓、菲律賓等美國盟友在中國周邊形成聯合趨勢,甚至開始接觸中國台灣的某些不軌力量,中國周邊的局勢一定會發生一輪巨變,屆時中國即便想要將中美的主要博弈地點設定在太平洋上,也很難擺脫周邊國家的纏結。

對此,中國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拼時間,現在中國周邊的局勢還能夠保持相對穩定,不至於發生動蕩,中國需要利用好這段時間以來加速自身的經濟發展與國防力量建設,在周邊國家真正形成聯合之前就擺脫近海的限制,構建起絕對的遠洋實力,讓美國的最後一張底牌也失去價值。

杜林普「鼓勵」俄羅斯進攻北約,本質上是一種競選手段

在出手針對中國的同時,美國國內的局勢也並不安穩,時間進入大選年,強勢復出的美國前總統杜林普正在攪動美國國內的政治風雲。

接連贏得黨內初選勝利之後,杜林普已經基本確定了自己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身份,再加上他在當前的整體民意支持率上並不弱於拜登,所以他已經提前進入到了競選的最後準備階段,開始大力宣傳自己當選後將會采取的對外政策。

而杜林普的對外政策總結起來只一個詞,那就是孤立主義,這種孤立並不特指美國的對手,而是包含了美國的盟友。

杜林普十分厭惡美國的北約盟友,認為這些盟友一直在「白嫖」美國的軍事力量,讓美國納稅人花錢建立強大的軍隊,為其提供保護,因此他明確要求北約盟友為美國的軍事保護付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在2月10日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康威的一場造勢活動上,杜林普就宣稱,他在擔任總統期間曾與一名北約大國總統對話,並在對話中強調美國不會防衛任何「欠款」的盟國。

而這位總統當時詢問杜林普,如果盟國不支付防務費用,當遭到俄羅斯攻擊時,美國是否會為其提供保護?杜林普直接回答稱:「只要你不付錢,那我不會保護你,事實上我還會鼓勵他們為所欲為,為了獲得美國的保護,你必須支付你的賬單。」

杜林普的這一系列演講是為了告訴自己的選民們,他當選後會讓所有「白嫖」美國的國家都付出代價,但一些西方媒體卻有著不一樣的理解,在【衛報】的報道中,就直接以「杜林普鼓勵俄羅斯攻打北約國家」為標題。

美國白宮也在10日晚間批評杜林普的發言「駭人聽聞」、「精神錯亂」,白宮發言人貝茨還表示,杜林普「鼓勵兇殘政權入侵我們最親密的盟友,這危害到了美國國家安全、全球穩定以及美國自身的經濟。」

在CNN的報道中也指出,杜林普似乎錯誤理解了北約的運作方式,雖然北約希望會員國至少提撥國內GDP的2%用於北約國防,而多數會員國至今都沒有達標,但這個數碼只是指引方針而已,並不具有約束力,更沒有所謂的賬單問題。

但其實杜林普的意思並不在賬單上,他也並非真的鼓勵俄羅斯去攻打北約國家,這一切都只不過是杜林普的競選手段而已。

杜林普的主要選民群體大多數是中年白人男性,這些人很多都經歷過美國制造業衰退的歷史,生活在經濟落魄的鐵銹地帶,很多人都認為除了美國以外的所有國家都在針對美國,並從美國身上獲得免費的好處,這些人渴望一個強力的領導人從這些國家身上「討回公道」,為美國搶回屬於自己的金錢與就業機會,杜林普並非不知道北約的運作機制,而是特意如此演講來吸引自己的選民群體為自己投票。

若是真的勝選,杜林普也許會疏遠北約盟友,並要求北約盟友為美國支付更多的保護成本,但在真正結束北約之前,他不太可能去違反北約的共同防務條約,擔憂杜林普放任俄羅斯進攻北約國家,還不如擔憂他直接結束北約。

不過,這件杜林普競選過程中的小事,也向外界傳遞出了一個非常危險的訊號,那就是美國內部的分裂已經達到一個水火不容的高度,若是杜林普上台,一定會引發大範圍的外交動蕩,屆時,美國的盟友群體內部很可能會產生劇烈分歧,西方社會所謂的「團結」,將會面臨艱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