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陳江
圖源:視覺中國
「我花百萬投資電影」,怎麽成了騙子收割的「韭菜」?據澎湃新聞報道,2024年春節檔,中國電影總票房超過80億元,再創影史新高。【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等貢獻了春節檔期間的主要票房。此間,【熱辣滾燙】便透過官微釋出聲明,表示存在不法分子冒充該片出品方、投資方等,以電影投資、版權認購、收益轉讓等名義進行非法融資,希望廣大投資者提高警惕。
實際上,諸如此類的騙局並非孤例。報道披露了不久前蘭州市公安局、蘭州市人民檢察院釋出的一起征集影視投資詐騙案線索。這起案子涉及12部影片,涉案金額超過6億元。其中,郭富城、楊千嬅主演的電影【麥路人】和舒淇主演的電影【痞子愛人】位列其中。有3000投資人聽信了所謂的「投資老師」「專案經理」的話,投入大筆資金購買電影「收益份額」,結果血本無歸。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繁榮,電影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國產電影票房動輒過億,甚至幾十億也不在話下,讓無數人看到了美好的「錢景」,進而紛紛轉戰電影投資市場。然而,多數人只看到影視行業的光鮮亮麗,卻不知影視投資的復雜性,事實上這類投資具有認知門檻高、透明度低、回報周期長的特點,是非常典型的高風險行業。
坦白而言,電影份額投資確實是一種投資,這種模式其實自電影市場化運作便開始出現。出品方若沒有足夠多的資金,就需要從社會上籌集,並以片酬回報進行分紅。但這種模式用業內受訪者的話說,「被騙子玩壞了」。因為接手的第二、第三等聯合出品方,又存在將份額賣給二級市場代理公司的可能。因此,這種融資拍電影的模式,在圈內人看來「很多是純騙,和電影沒有任何關系」。
一般而言,普通的投資者很難與出品方搭上線,基本上只能面對二、三級市場代理商,這其中存在巨大的資訊差,給了一些人渾水摸魚的機會。有些過去從事非法集資、傳銷的人,就開始利用電影份額進行詐騙。其中甚至包括某些中間商,明明知道沒有份額,仍然將份額拆分,進行高溢價銷售。他們賭的就是電影沒有票房,或者票房不好。事情最後被界定為電影份額投資失敗,是風險投資並非詐騙,並最終幫助他們脫罪。
當前影視投資領域亂象叢生、亟待整治的嚴峻形勢,由此可見一斑。基於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傅若清,還在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打擊虛假影視投資詐騙的提案。他建議,一方面,要建立統一的電影出品資訊查詢平台,讓公眾可以透過公開資訊進行甄別,使冒名者無處遁形。另一方面,透過聯網治理,梳理標記相關內容並關聯反詐提示,最大限度擠壓虛假宣傳的生存空間,使投資者不被看上去很美的資訊迷惑。
電影投資作為一種投資方式,本身並無原罪,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理性看待、如何有效監管。面對誘人的「熱錢」,投資者既要保持熱情,更要保持清醒,不盲目追求高回報。一定要警惕那些隱藏在「熱錢」背後的陷阱和暗礁,才能避免成為騙子收割的「韭菜」。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