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求你了刀郎,別再開演唱會了,別學郭德綱了,給同行留口飯吃吧

2024-10-14娛樂

刀郎高調地宣布他的全國巡演計劃,正當所有人為他的【羅剎海市】叫好時,這個決定卻讓人有些不安:這是不是太張揚了?刀郎復出後靠一首歌圈粉無數,可突然開啟全國巡演,這樣高頻繁的亮相是否明智?才華橫溢的藝術家,難道不該稍微收斂些?

我們得承認,刀郎的音樂才華是毋庸置疑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曾經風靡一時,而【羅剎海市】更是讓沈寂已久的刀郎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可以說,他對音樂有一種特別的理解,那正是他作品打動人心的原因。【羅剎海市】不僅是一首動聽的歌,還有著深刻的社會隱喻,有人甚至說它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某些人不願面對的現狀。因此,它上線後迅速瘋傳,激起了網上的一陣熱議,不少人把刀郎推上了「真相揭揭手」的位置,甚至有人表示這是久違的一次精神共鳴。

但音樂歸音樂,做人歸做人。在這股輿論熱潮的催動下,刀郎宣布將開啟全國巡演,這一訊息讓很多他的粉絲激動到不行,畢竟這麽多年沒見到刀郎開面向大眾的大型活動了。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高調的行為是否存在潛在風險?要知道,音樂行業競爭是慘烈的,並非所有同行都會為他的成功鼓掌,反而有可能會因為他的高調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產生自我生存的焦慮。

刀郎舉辦全國巡演從商業上看,的確是一個準確的時機。這首歌紅了,他的觀眾期待更近距離地接觸他,透過巡演來滿足歌迷的需求,同時還能進一步擴大在市場中的影響力。但這是否會給同行造成壓力?從過往的音樂發展史來看,高頻率的巡演活動無疑在擴大個人影響力的同時加劇了同行的市場競爭。試想,那些處於同一市場裏的音樂人會不會覺得自己的資源被擠占?即便刀郎不主動挑事,對同行來說,這樣的舉動或多或少都會引起有人覺得自己的「飯碗」被動搖了。

刀郎此次巡演,表面上是在趁熱打鐵,利用【羅剎海市】重新走向公眾視野,但事實並不完全是這麽簡單。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問題:刀郎這樣的高調亮相,會不會讓行業內的其他音樂人產生心理負擔,甚至出現潛在的敵意?回頭看看類似的案例,郭德綱的經歷也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早年,郭德綱憑借鮮明的風格和無所畏懼的語言風暴,在相聲界迅速崛起。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他的獨特風格雖然吸引了大量觀眾,但在相聲行業裏卻激起了不小的爭議,有很多同行表達了對他的不滿。有些人覺得他過於鋒利了,不僅是風格彪悍,甚至在言辭上也很直接,甚至針鋒相對。結果可想而知,郭德綱成為了眾矢之的,尤其在「反三俗」風波後,德雲社也一度面臨巨大壓力,甚至有段時間被封殺,導致演出機會嚴重受限。

刀郎的現狀與當年郭德綱的境遇有幾分相似。刀郎的【羅剎海市】引發了公眾的廣泛討論和解讀,雖說網上的輿論大多是一邊倒地稱贊,但對於行業內的人來說,感受可能並不一致。刀郎的這首作品,尤其是他選擇再度走入公眾視野,開啟大規模巡演的做法,很可能會讓同行感到壓力巨增。你想想,那些已經習慣單打獨鬥的音樂人,面對刀郎這股「大浪」,可能感受到自己的風浪也被攪得天翻地覆。甚至有人會想著:這不是明著逼著其他人也得迎頭趕上嗎?

郭德綱最終在經歷了各種打壓和爭議後,意識到了「鋒芒畢露」的代價,學會了低調處理很多問題,逐漸減少與同行的沖突與矛盾。而今,德雲社在他相對隱忍的態度下,逐步擴充套件了自身的領域與影響力。這個道理,也許正是刀郎現在應該考慮的。頻繁曝光本身並沒有錯,但當這種曝光形成一種對個人或行業「挑釁」的氣氛時,局面可能就不受控制了。

如果刀郎繼續以這樣的高調姿態在行業中頻繁出現,那些原本與他無交集的音樂人會不會逐漸將他視為「威脅」?就像俗話說的,「槍打出頭鳥」,當同行們感受到刀郎在市場競爭中的巨大勢能,音樂圈的針鋒相對自然也會隨之而來。正如郭德綱當年所經歷的那些磕磕絆絆,如果刀郎不能適時收斂,也許他很快就會成為眾人心中的「靶子」。

音樂這種表達方式,本該是藝術家心聲的流露,無需每次都披掛上戰衣去攻城略地。但刀郎如今的舉動,卻讓他的音樂和個人形象變得越來越像一面挑戰同行的旗幟。誠然,這並非他的本意,但市場的殘酷現實往往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

所以,刀郎或許應該適當審時度勢,學會「藏鋒」,因為有時候,「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才是走得長遠的秘訣啊。音符有時也需要安靜,才能發出最動人心弦的共鳴。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