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什麽是魂想魄動?什麽是心猿意馬?為什麽魂魄就是指心意?

2024-02-05國風

什麽是魂想魄動?什麽是心猿意馬?為什麽魂魄就是指心意?

人類只有兩大活動:一是認知活動,二是行為活動。合起來就是知和行,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

大腦是人類思想認知活動的場所,卻不是思想產生的驅動者。

人的認知活動,是由心魂驅動的;人的行為活動是由心魄驅動的。這就是魂想魄動。

心靜則思至,心空則思存。心亂則思亡失,心躁則思不存,心滿則思不入。心就是指魂

思和想,是心魄之本相,由心魂來驅動。要想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必然要先有一顆堅強的內心。人的思想由自己的心魂決定。

思想就是魄,就是認知。人的一切行為活動都是在自身思想認知水平下完成的。人只會做自己想到過、看到過、聽到過、接觸到過的事。

人類想到、看到、聽到、接觸到的一切,都會轉化為自身認知。這些認知反過來就會指導自身的行動。認知和行動,就是知和行。 認知,就是魄;行動,就是實踐活動。

人的一切行為活動,都是在自身的認知指導下完成的。

魂想,就是指心魂決定思想;魄動,就是指認知決定行動。

思想加行動,就是知行合一。認知加行為,就是知行合一;魂加魄,就是知行合一。

魂和魄,雖然不等同於思想和行動,但是魂決定思想,魄決定行動。魂魄是它們產生的源頭。

魂魄二字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其實並不常用,但這並不影響魂魄存在的事實。

魂魄二字在現實中為什麽不常用?

一是因為魂魄二字太過難以理解,人們很難自證其存在;

二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子不語怪力亂神」,並把魂魄二字異化成了心和意。

人類永遠也不可能脫離自身魂魄而存在 。孔子也不可能脫離自身魂魄而存在,其創立的儒家學說也不應該完全沒有關於魂魄的知識。

孔子的儒家思想,如果缺少了關於人類自身的魂魄知識,它也就不可能再被稱為聖人學說。於是孔子就把魂魄二字,異化成了心、意二字。

【禮記·大學】中有雲:「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致知,都是指人類的外在;知,就是認知,這已經到達了人類自身的內在。「知至」之後是意誠。意誠,就是指人類的內在,也就是指魄誠;心正,就是指魂正。魂魄、心意都是指心靈內在。身修,則又回到了身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可以算作是身外之事。而心意才是人類內在靈魂的根本所在。

所謂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心意二字我們已經使用了幾千年。但是在孔子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魂魄二字,我不知道孔子為什麽會舍魂魄,而用心意二字。

魂魄二字的關系清晰明了,而心意二字的關系卻很模糊。按照常理,應該沒有必要舍明了而用模糊啊。

老子說過: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皇帝內經】中也有神魂意誌魄的說法。孔子的舍魂魄用心意,多少有點舍易就難。這或許是為了不讓後人太過輕易地掌握心靈的本質吧,又或許是為了不讓統治者真正掌握人心的本質吧。

後世的王陽明也繼承了孔子的用法,只言心意,不言魂魄。

所謂的心學四訣,來自於王陽明的王門四句教就是:「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話的核心就是前兩句,無善無惡心之體,就是指魂;有善有惡意之動,就是指魄。魂無善惡,魄有善惡。魂靈無善惡,思想有善惡。

能分清善惡、能明辨是非,就是良知;欣賞美景就是為善,離開惡地、丟棄汙穢之物,就是去惡;為善去惡都是格物。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後所言:「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句話雖然言明了成就聖人之道的方法,但也等於沒說。

因為這句話的核心在一個「自」字,而不是「性」字。「自」,是指什麽?自,是指自己。

自己擁有什麽?自己,擁有肉體和靈魂(魂魄)。而「性」字的內涵與外延都是模糊的,純粹是用來迷惑人的。

而後人往往抱住「性」字不放,自然難有收獲。假如封建統治者真的輕易掌握了人類心靈的本質,那麽普天下的老百姓或許真的有可能永遠失去翻身的機會。

在那樣以人為畜牧的時代,或許真正懂得的人不敢說,不懂的人想說卻無從開口吧。

既然說到了心和意、魂和魄,那麽魂和魄究竟是什麽形態呢?它有什麽特性呢?

其實魂和魄沒有什麽固有的形態,如果非要說有,那也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它不像地球之外還有太陽系,太陽系之外還有銀河系,銀河系之外還有宇宙;魂和魄卻沒有外,因為萬物皆可被其包容在內,它就是最大者;其小也沒有內,因為它本身就是最內裏、最核心的東西。

魂和魄雖然沒有固定的形態,但卻有其自身的本質特性。魂和魄的根本特性,用一個四字成語就可以完全概括,那就是「心猿意馬」。

所謂心猿意馬,就是指心如猿猴,意如馬;也就是指魂如猿猴,魄如奔馬。

魂,就像猿猴;魄,就像奔馬。這不是說魂魄的外形長得像猿和馬,而是說猿和馬的活動習性與魂魄的運轉特性是類似的。

魂和魄雖然「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但它也是在不斷運轉的,它也是需要運動的,它絕對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死物

它們都是怎麽運動變化的呢?猿猴怎麽運動?駿馬怎麽運動?

猿猴的運動方式就像人類一樣,可直立行走、可四肢奔跑,可上竄可下跳,可坐、可臥、可跪可躺,可攀山、可上樹,可潛水、可跳躍,可直行、可後退,可橫行、可側行。猿猴是一種可以全天候運動的物種。

人類心魂的運轉模式就像猿猴一樣,也是可以全天候運動的。

所以世人才會時常感嘆於「人心難測」、「人心難以琢磨」。還有「女人心、海底針」,還有「女人的臉就像天氣說變就變」,這都是因為魂如猿、心如猿,可以全方位變化。心就是魂。

馬的運動方式和猿猴則完全不同,它無法直立行走,不善跪、不善躺,不能上樹,其最核心的運動特性,就是在一望無際、一馬平川的草原上,恣意奔馳、風馳電掣。

人類的「意」,也就是魄,就像駿馬一樣,只擅長在一馬平川的大道上,悶頭狂奔。假如遇到了溝壑或者絆馬索,很容易就會馬失前蹄,甚至於傷筋動骨、粉身碎骨。

馬不善於攀山,所以它們大多都生活在較為平坦的地方。人的思想、認知、識魄、意念、理念等都屬於魄或意,它們的特性就像馬一樣最擅長最喜歡直線突進、縱情奔馳。

這就是所謂的「心猿意馬」。心是指魂,意是指魄。

人皆有心,心分魂魄;萬物有道,道分陰陽。一陰一陽是道,一魂一魄也是道。

魂再分是三魂;魄再分是七魄。三魂七魄便組成了人類靈魂的十層心境。十層心境就會誕生出十層認知。

對於不同的人,人類的認知水平為什麽會相差那麽大?

就是因為人類靈魂的認知層次極多,想到達高層次也很難。

沒有相應的心境,很難有相應的認知。

也就是說,人類處在哪一層的心境,才會收獲哪一層的認知。

幾千年來,為什麽聖人那麽少?因為聖人的認知層次極高,所需要的心靈境界自然也極高。但是世人大多都會被生存和欲望所圍困,往往很容易就會忽略自我心境的培養。

只有極少數的修身、修心、修佛、修道之人,才會註重修心養性、修身養德,以提高自己的心靈境界。

而且在十層心境中,只有天魂心才能真正符合「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境界。這也就是所謂的聖人境界。

古人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假如你都不明了百姓之心,如何能夠以彼心化己心。假如你都不明了心靈為何物,又如何能到達心靈的至高境界呢。

什麽是心?心就是心靈,就是靈魂,就是魂魄,就是精神,就是意識。

心猿意馬,魂想魄動;心如猿,意如馬。心就是指魂,意就是指魄。魂,決定思想;魄,決定行動。思想加行動,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載營魄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