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畫山水講理論,沈顥繪【秋山平湖】

2024-03-16國風
沈顥生活在明末清初,他是蘇州人。按理說,他應該繼承吳門畫風,描繪詩畫一體的清秀山水。不過他很有想法,偏偏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搞創作。他說過一番話讓人思考到底應該繼承什麽風格,到底應該怎樣畫山水。沈顥有感於明末畫家,一說到創作就擡高元人山水的成就,對宋人山水只字不提,感到不可理解。明末時期,畫壇以董其昌為尊,他的畫壇南北宗論提出後,受到一大批畫家的認可。在這種情況下,沈顥畫了這幅【秋山平湖】,他想要讓人知道沒有宋人山水,也不會有元代畫家的超逸境界。相當於,沈顥用作品給人們講述普及山水畫的發展史。站在史學高度,討論山水畫的流傳演變。


沈顥畫山水講究「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換種說法就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從他的藝術主張就能看出來,這屬於典型的文人審美。作為文人畫家,不一味拔高元畫,還能為宋人山水發聲顯得格外可貴。從【秋山平湖】可以看出來,畫中的古木雜樹屬於元人畫法,至於山石畫法學南宋院體山水。筆墨運用講究高度概括,空間處理講究由線及面註重虛實。研究畫理,不輟筆墨,有理論能創作,這樣的畫家值得尊敬。沈顥認為元人山水的源頭是宋畫,人雲亦雲貶低宋代山水的藝術成就只會走入誤區。意境深遠的審美理念是在宋畫中形成的,元代畫家喜歡畫杳然深遠的景色也是繼承前輩技法。寄情於景,詩畫一體,也是從宋畫中學到的。


沈顥理清楚山水畫發展的脈絡,筆墨上繼承宋人丘壑,畫中景色回歸自然美。他畫的是人與自然山水溝通,而不是落魄文人躲入小樓憑空臆造。畫家臨仿仿古,抑或寫生創作,都要保持筆墨變化的豐富性。想要豐富,就要重新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秋山平湖】在構圖上講究法度,前景相對疏曠,隨著空間延伸,畫面變得飽滿起來。透過疏密對比,讓空間變得寧靜深邃。畫中山石古木不用顏色淡染,全靠墨色表現陰陽向背,從而有了清奇脫俗氣質。這些細節都算得上經營丘壑,畫出蒼潤渾厚氣魄。


空間布置像南方山水,山石結構像北方山水。畫中山水皴法介於斧劈皴與披麻皴之間。石塊輪廓見棱見角,上面罩著一層水汽,蒙著一層霧氣。皴法借助墨色濃淡轉化,顯得剛柔並濟。當你被山形輪廓吸引時,就會發現粗中有細的厚重感躍然紙上。沈顥用點厾、皴擦、渲染描繪山水的神趣。他畫的山水更接近自然樣貌,有深度、有廣度、有重量。清代畫家作品普遍缺乏這種重量感,筆下山水少了陽剛樣貌。試想一下,如果有人能夠繼承沈顥的思想,說不定就沒有清初四王什麽事兒了。


筆墨在創作中地位重要,至於重要到什麽程度,很多畫家並沒有達成共識。從沈顥的畫中可以看出來,筆墨是為造型服務,是為構圖樣式服務。由此讓畫面顯得生動天然。#圖文萬粉激勵計劃#拓展閱讀避世垂綸不記年,元代畫家筆下的漁隱山水紙生墨露畫山居,石濤的審美就是不一般元代畫家也能畫精致山水妙合自然,平淡天真的文人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