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余秀華新作【雲】:易逝的,都惡狠狠地存在過,傾慕一顆善變的心

2024-03-09國風

余秀華以托物寄情懷的詩歌作品總是能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這類作品有點像古詩裏的詠物之作,由於揉和了現代詩的各種技巧與古詠物之作呈現出迥然不同的內容形式和風格。比如本期為詩友們分享她的一首近作【雲】。

【雲】

詩 / 余秀華

天上之物,也是遠方之物

易逝的,都惡狠狠地存在過,存在著

喜歡天空的人和它都有過交情:傾慕一顆善變之心

它是個孩子,是開花的樹

是噗噗落下的果。是敞開的墳墓

是它本身,長長的尾音被風吹散

是一個望著天空的人丟進去的

是謎

是自動放棄的閉合

與一個在地上流浪的人相比

它多出的是

好端端的白

-------把自己也瞞過去的白

女詩人余秀華喜歡寫雲。作為她詩歌中的意象,雲被她賦予了很多意義和內涵。比如在【九月的雲】她這麽寫:「下午,我被這幾朵雲摁住呼吸 / 滿場的稻子沈默 / 懸在屋檐的絲瓜不語」。雲朵竟然變得沈重有力起來——其實是詩人的心在仰望雲朵時忽然被打動了,自己要是能像雲朵一樣該多好,這是詩人對天空和遠方的深切向往。

余秀華這首作品算是一首短詩,總共十三行。這首詩可以分成三節來讀。前三行當一節,後四行為第三節,中間的六行為第二節。

詩一開頭就為主題意象定下無限的想象之境:天上之物,也是遠方之物。

一個詩人如果只有豐富的語言技巧而缺乏豐富的想象力,那麽詩人的作品將缺乏靈動感和形象性。正如美國詩人卡爾.桑德堡所說的,詩歌是盛放著滿滿幻想的一個盒子,這個盒子被事實的皮帶扣得緊緊的,卻總在蠢蠢欲動。更確切地說,詩就仿佛一個充滿故事能在時空中隨意來回穿梭的月光寶盒一樣。

當你讀到「天上之物」時,想到的不止是雲,還有鳥,星辰,等等,自然賦予它們以人心向往的自來自去的自由自在,讓人們稱羨不已。余秀華的詩句不以華麗的辭藻為能事,而以根源於現實閱歷過的滄桑生活為寫照,為真情,並化之為自然質樸的新詩作品。

天上的事物是高高在上的,不輕易卷入人間,常常讓人感動、羨慕、憧憬。因此,詩人以為雲朵也是人們的詩與遠方。第二行詩涵蓋了雲朵的生涯特點,並賦予它以人的個性:「易逝的,都惡狠狠地存在過,存在著」。

雲朵確實是易變易消逝的事物之一,但在女詩人眼中它們顯然具有一種努力生存的姿態,而不像從前的她自己那樣巴巴地活著,卑微地活著。這雲是女詩人眼中的自己的映像——不管活多久,至少應該轟轟烈烈地變換著姿態來好好活上一回。這裏的「惡狠狠」是對一種努力拼搏、奮力而為的狠勁的形容,並非貶義。

從這前兩行的用詞擇字風格來看,女詩人是一貫於使用那些鏗鏘有力的字眼來表達自己厚重的情感的。這個擇詞習慣不止於使用各種形容詞,比如這首【雲】裏的「惡狠狠」三字,而在動詞的選擇上也同樣有力度,比如「我被這幾朵雲摁住了呼吸」中的「摁」字,多次出現在她的詩句中。通常,在一首作品裏多用動詞比用形容詞和其它虛詞更能準確、形象地傳情達意。

一個喜歡天空的人是期盼自由飛翔的人。還記得余秀華在其作品【向天空揮手的人】中這樣寫道:「突然,她舉起了手,向天空揮動 /一直揮動。直到一棵樹把她擋住」。這個「她」就是女詩人余秀華自己——一個向往天空的人。第三行寫出了雲與女詩人自己的親密之情,相近相仿之意:「喜歡天空的人和它都有過交情:傾慕一顆善變之心」。

是的,詩人寓情於雲,寄心於雲,全在於她對雲朵的傾慕。由此,在第二節裏女詩人用了大量筆墨,傾情地思考雲朵的各種象征意義。於是,就有了她連續使用幾個比喻句來突出雲朵作為一個生命歷程中的各種形象的排比句式。

在第二節的六行裏女詩人如癡似醉地抒發著自己對雲朵的感覺。前四個比喻按生命的軌跡來寫雲的生涯:「它是個孩子,是開花的樹 / 是噗噗落下的果。是敞開的墳墓」。

在雲朵的這四個形象裏,孩子和開花的樹會讓人想起他們的天性,而他們的天性也正是詩人心中雲朵的天性。兒童的天真、頑皮,花樹的鮮妍奪目,都透露著生命的朝氣勃勃和活力無限。這些無疑叫人流連忘返。

成熟也是消逝或死亡的開始,比如盛開的花,成熟的果,老去的人。一朵雲有消逝的時候,總是在不經意間,或者一剎那間。女詩人以果子的噗噗落下來增加雲朵消逝的力度之強,是她心中的不舍和沈重至極的主觀感覺,而實際上雲的消失是無聲無響的,這裏有誇張的手法,正是詩歌語言藝術化的特征之一。

有靈性的生命總是對死亡有一種預感。至於懼或不懼,是對生命的看淡或看透。女詩人是無懼的,看得透的。因此,雲朵的誘惑是敞開的墳墓,被詩人平靜地寫入詩中,是對生何憂、死何懼的清醒感悟。

這兩行裏的三個動詞於平靜的記述中令詩句有著內斂的節奏和張力,讀起來意味厚重,和接下來的四行裏的每一行相照應:「是它本身,長長的尾音被風吹散 / 是一個望著天空的人丟進去的 / 是謎 / 是自動放棄的閉合」。

雲無蹤時本無聲,自生自滅,它只是它本身。詩人寫它消失的時候還帶著尾音,是詩人感覺的變異,無論是歡快還是痛苦都代表著它的生命情感性特征的結束,是女詩人的微微惋惜的心聲。

一個人怎麽可能把一朵雲丟進天空呢?現實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詩歌裏,在幻思裏,詩人完全可以心隨雲動,同隨風吹,這是仰望雲端的余秀華的特別感覺。。正如英國詩人所寫的:「當我仰望天上的彩虹 / 我的心就砰砰跳個不停」。

如果對萬事萬物都不了解,它們都會是一個謎。如果不能感受到雲朵的生命和情感的詩性特征,比如它像個孩子,像花樹,等等,那麽一朵雲就是一個謎,像一個陌生人。

生命本來就是一個閉合的過程,你幹不幹涉它,它都會自動地關上、放棄,婉拒幹涉。

第三節是女詩人對自己和雲的真實比照。在地上流浪的人是個飽受人間煙火熏陶的人,需要接受世俗的洗禮和打磨,而雲彩的白只是一種理想和美好,讓人不知不覺裏為它癡迷,以至於忘記自己還在人間,瞞得自己也飄飄然,如天上之物,遠方之物。

關於余秀華這首【雲】,詩友們感覺寫得怎麽樣?歡迎一塊交流討論。歡迎關註白馬侃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