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陸遊詩歌中的「卷簾」事象,所表現的內涵和詩學價值,有哪些?

2024-03-27國風

文字/編輯:爆爆

「卷簾」作為陸遊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事象和典型的文化現象,其在 合與開、內與外 之間,令陸遊暫時忘卻其他客觀事物的存在,極為妥帖地呈現出陸遊 某種糾結晦暗的心理狀態。

而陸遊的卷簾事象還蘊含著生機勃勃的立體感和豐富性:一方面,卷簾事象的審美意蘊既包括簾同「月、影、燕」等唯美意象結合呈現出的 動靜美 ,又包括 時空同構產生的立體美

另一方面,「卷」之後的思考和「簾」之外的觀照是 陸遊對個人苦悶心緒的宣泄
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陸遊詩歌中的「卷簾」事象建構的內涵以及詩學價值。

一、陸詩「卷簾」事象的審美表現

簾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其作為「門面」也往往極富裝飾性,品類、色彩、墜飾應有盡有,或鮮艷或單調,或華麗或簡約,極盡變化,從古至今都是朦朧夢幻美的意象符號。

簾是美的, 卷簾同樣具有美學價值 ,不僅表現在卷簾之時其他意象同簾幕結合構建出或動或靜的意境美,還表現在其分隔空間後呈現出時空同構的立體美。

(一)動靜之意蘊美

簾因為面料材質的柔軟輕薄使得它本身就具有 朦朧之美 ,卷簾之時簾同「日、月、影、雨、燕」唯美意象結合,既有體現溫柔浪漫的靜態美,構建出朦朧含蓄的別樣的風景,又有 活潑俏皮的動態美 ,營造出生機勃勃的另一番世界。

在陸遊所作詩歌 【夏日小宴】 頸聯「旋移畫舫破山影,高卷朱簾延月明」中,隔簾望月似乎不夠盡興,卷起朱簾以期延長明月照耀的時間,柔美的月光灑在輕薄的簾帳上,極富古典意境美。

除了單一的「簾月」模式,陸遊的詩歌中更多的是 「日、月、影」混合的模式 :【雨晴】的頷聯「花房避初旭,簾影弄新晴」描繪了在日光的照耀下花影映在簾上的畫面,雨過天晴的清新使得詩人也心情大好。

【燕堂春夜】 中的「映月疏梅入簾影,讀書稚子隔窗聲」營造了一幅旖旎月色映襯下疏梅入簾的唯美意境,孩童的讀書聲不絕於耳,人景和諧,生活氣息濃厚。

相較於「簾月」「簾日」「簾影」的靜態模式, 「簾燕」更具有動態美感

「簾開雙燕入,人靜鵲群行」,卷起珠簾雙燕飛入眼眸,陸遊偶然地無意識地捕捉到了這一畫面,一「開」一「入」,動態色彩鮮明;

【秋日懷東湖二首其二】 中的「青蘋葉動知魚過,朱閣簾開看燕歸」,陸遊 有意識地開簾看燕子歸來 ,「葉動」「簾開」「知魚過」「看燕歸」用字準確、對仗工整。

在陸遊的詩歌中,「簾燕」模式是要多於其他模式的,燕子作為代表著美好寓意的動物更加生動活潑,燕的飛動和簾的輕柔交融於一個畫面更具有動態美。

從詩歌本身來看,動態色彩的體現使詩歌立體感更豐富;從讀者角度來看, 語句中的動態感 給讀者帶來別樣的體驗。

(二)時空之立體美

簾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簾落下,遮擋光線,阻擋蚊蠅蟲類的進入,又可使室內環境溫馨旖旎,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美學價值。

與此同時, 簾有著分隔空間的作用 ,空間的組織與限定使得狹小的居室呈現豐富的層次,形成平衡勻稱、錯落有致的空間美。

陸遊的詩歌中,卷簾之時的空間分隔呈現出 兩種視角的變化 ,在此基礎上有時間的呈現形成加持,使得詩歌富有時空表現的立體美。

例如 【泊公安縣】 當中:「船窗簾捲螢火鬧,沙渚露下蘋花開」, 【閑趣】 中的:「閉戶棋聲聞腷膊,卷簾山色對嶙峋」。

前者是陸遊在泛舟之時將小船的簾幕卷起,看到了小舟之外的螢火、蘋花;後者是室內棋子碰板,休息片刻卷起珠簾看到了窗外嶙峋的山巒。上述詩歌的視角都是 由簾本身轉移到外界 ,呈現出由內向外的空間變化。「

詩歌【曳杖】中:庭樹雲收影, 簾旌雨浥香 」,此首詩由外界庭中的樹木、天空的雲彩轉到簾旌;還有【立夏】:「槐柳陰初密, 簾櫳暑尚微 」,槐柳濃密,呈現一片清涼之態,而室內的簾櫳卻還有微微暑氣。

此種類別和上一種類別相反,簾的存在體現出由外向內的空間變化。不論從內向外空間的轉換還是從外向內空間的轉換,隨之而來的是 視角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的變化 、景物的多樣化和詩人情感的豐富。

陸遊詩歌中卷簾的審美意蘊不僅體現在空間轉換的立體美上,還體現在空間的變化和時間的呈現二者結合產生的立體美中。

「荷氣侵簾馥,桐陰覆井涼」,荷氣侵入簾中,首先由 空間上由外向內的變化 ,「荷氣」「桐陰」同時暗含時間因素;

「暝入簾陰吹細雨,涼生樓角轉輕雷」(【再賦荔枝樓】),空間呈現出 外在的暝色直接侵入簾內 ,而「暝」直接點明了時間———即黃昏時刻。

上述詩歌的共同點首先在於體現時間空間並存的立體美;其次詩句中的動詞 「侵」「入」 不僅有本身的意義,還是 「卷」的替換詞匯 ,是同樣意義的「卷簾」。

而且呈現出的都是外在事物的直接入侵,屬於外界的荷氣、暝色、曉色勾連內外兩個空間。

二、陸詩「卷簾」事象的詩學價值

「卷簾」作為一種詩歌事象,具有重要的詩學價值, 發揮多種詩性功能 。從詩學理論概念來看,事象

建構起的理境具有增補對於詩人和時代文學背景的認識、拓寬詩歌立體性與豐富性、挖掘中國本土文論話語資源的多重價值。

從行為動作本身來看, 卷簾是陸遊表達情感 宣泄苦悶的途徑 ,是當代人由圈禁自我轉向敞開自我的動態過程,發揮重要的精神作用。

(一)「事象」建構的理境

事象作為詩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範疇,並非是一個單調乏味的抽象概念,而是蘊含豐富的內容,搖曳著鮮活立體的姿態,保有蓬勃的生命力。

事象作為術語來看,對它的研究呈現出一定的理論意義,同時建構起的理境具備一定的理論價值,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其一,宋代是言事紀實特色鮮明的朝代,陸遊又是 日常化、生活化敘寫 的最具代表性的詩人,卷簾是陸遊諸多事象中的一個重要事象,透過卷簾事象這個小視窗,可以觀測到陸遊的部份思想情感意蘊。

因此,具體的事象研究於傳統研究道路之外,增補我們對於詩人陸遊的認識,對陸遊研究貢獻些微的學理化術語;同時, 「文人的創作則又是開啟時代靈魂的心理學」

推而廣之,對詩人所作詩歌中的事象進行多樣化考察,有助於推動發掘宋人獨特的心理意識對映下的宋代的文學背景。

其二,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詩歌的言誌抒情說成為了我們掌握詩歌精神的密碼,成為詩歌研究的主流話語。

但是深入思考後可以發現,「事」不僅可以作為詩歌的表現物件,還是「情」「理」的依托, 詩人將自己內心的情感凝練於字詞進而訴諸於筆端 ,「事」在詩歌中隨處可見,不可或缺。

以卷簾事象為例,對於含事的事象研究是於傳統的意象研究道路之外開辟的一條新路,新舊道路的並列促進中國古典詩學研究體系的完整建構,事象之窗的修葺同時也拓寬中國古典詩歌的豐富性和立體性。

其三,在西方話語的沖擊之下,中西文論的較量和比拼中, 中國文論處於不對等的地位 。我們應當保有誠懇謙遜的態度去學習對方的優點,也應當承認自身的優越性。

但是,在忽略本土經驗事實的基礎上,機械地挪移和套用西方話語,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理解的錯位。

以卷簾為例的事象研究是 中國本土詩學話語體系建構的最佳證明 ,挖掘被歷史遺忘的事象資源是增強文化自信、發揚中國文學精神的切實踐。

(二)「卷簾」延伸的事境

事象在「理」,卷簾在「事」。如果說對事象的觀照更多的是從學理性角度出發的話,那麽對卷簾行為的思考主要是 落實到現實的實踐層面 ,從「事」出發,其延伸出的事境不論是對 行為主體 ———陸遊內心苦悶的釋放,還是對於當下人壓力的緩解,都起到一定的 助益 作用。

可以說,卷簾這一行為由「人」發出,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解答當代人的生存困惑。

詩歌是 詩人心情狀態的晴雨表 ,也是詩人對生活進行藝術化加工後的寫照。陸遊命途多舛,他金戈鐵馬、叱咤戰場的報國誌向因為奸佞小人的打擊,終其一生也未能實作。

面對現實的苦難與無奈,陸遊選擇寄情山水,他透過「卷簾」來實作對自然山水的觀照在卷簾之後,實作 「對已知的現實世界的掙脫」 ,以及 「對封閉的自我世界的解放」, 從而進入審美的和合境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實作更高一級的人與自我的和解。

一簾卷,由內向外敞開,一簾垂,內外二者分離,簾幕的遮蔽意義自然不必多說,其遮蔽不僅是人與外界的分隔,更是人自我心靈世界的塵封。

諸多學者論述簾幕在文化意義上體現出的 道家的天人合一精神 ,以及儒家的倫理防衛功能,不勝列舉。宗白華先生曾說「一切美術,都是‘望’,都是欣賞」。

中國詩人、詞人喜愛從窗、簾、屏吐納世界事物,道出 「卷」或「開」的重要性 。同古典詩詞中的開窗、開軒一樣,卷簾之後主體對外界的欣賞,是一種和現實世界的詩意相通,「以俯仰的眼睛去看待流轉的世界」。

一個小視窗視野的局限 促使主體越發迫切、深刻地感悟廣闊的無限,從而整體合一來觀物觀我,從而體悟生命的肅穆和愉悅,「在無休止的超越體驗中,人進入到人生的至境」。

當代加速社會中日益不斷的重復,容易導致 個體身體的疲憊和精神的虛無 。面對此種情況,今人似乎可以從卷簾中汲取些許人生智慧。

開啟簾幕,走向外界,與大自然的交融是緩解壓力的一劑良方,是滌蕩精神汙穢的慢性解藥;卷簾是自我內心由封閉而逐漸轉向敞開的動態過程,在此過程中內心享受綻放自己的快感, 在觀察自我和塑造自我中「修心」

在加速社會中選擇減速生活,在卷簾中重獲久違的主動權和存在感。

總結:

透過對陸遊詩歌中卷簾事象的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卷簾事象的活力與生機: 它的存在有具體原因 ,有審美的表現,有可供闡釋的內在理路,更為重要的是其發揮的 詩性價值 依舊歷久彌新,可給予現時代的我們一定的啟發意義。

由此可見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事象並不是一個抽象概念, 而是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

參考文獻:

[1]錢仲聯,馬亞中.陸遊全集校註2:劍南詩稿校註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1. 寧宗一.關註古代作家的心態研究[J].文學遺產,1997
  2. 周劍之.事象與事境:中國古典詩歌敘事傳統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
  3. 殷學明.「野望」事象的詩性存在與書寫[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