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大寫意興盛與否和素描無關

2024-04-07國風

■李可染曾在大學時期素描功底卓著,圖為其結合素描光影創作的【漓江勝景圖】

■梁誌欽 資深媒體人

大寫意式微,工筆畫復興等話題雖然談不上老生常談,但早已不是新鮮話題。素描影響太大,書法缺乏重視被認為是影響中國畫大寫意發展的主要原因。但這是核心原因嗎?需要打個問號。

但為什麽素描和書法都是首當其沖地被踩與被捧?這樣的爭論早在幾十年前,著名畫家關山月與楊之光也有過深刻的討論。楊之光先生在教學總結中提到國畫系人物科貫徹的「四寫」,就是寫生、速寫、默寫、摹寫。其中,前三項,幾乎與素描都密切相關。然而,幾乎同期,關山月先生則旗幟鮮明地投擲了否定「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基礎」的觀點,一場楊之光與關山月有關「中國畫與素描關系」的論爭就成了行內焦點。素描強調的焦點透視與準確的造型與中國畫強調寫意形成了相反的方向,更重要的是素描本身的黑白關系與水墨的濃淡又容易混淆,導致不少中國畫出來難逃「水墨版的素描」厄運。與此同時,素描被作為基礎對待所占據的學習時間剛好擠兌了中國畫的另一個基礎——書法的練習。書法薄弱,讓一些人認為畫面不但題字難看,而且用筆行筆力度不夠,蒼白無力。

那麽,素描強書法弱是否完全阻礙中國畫的發展?工筆畫的復興確實說明了另一點,工筆追求的精致細膩和窮款的習慣,剛好為「素描強書法弱」提供了出口。在曾經工筆畫一度沒落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的復興,似乎一切都陰差陽錯地使得中國畫裏的寫意與工筆「輪流坐莊」來得那麽順理成章。

當然了,從教學普及的角度,素描作為教學工具方法,同樣為從美院以前一個班幾個人的「小班教學」到現在幾十人一班的「大班教學」提供了有效的「考核內容」,短期、標準化、考核清晰等多方面為教師考核學生提供了解決造型基礎的教學辦法。

有人說,書法也能大班教學啊。可是,如何把書法影響中國畫創作進行量化考核?這似乎又是一個難題。

同理,全國美展近幾屆工筆多寫意少,還不是因為評委無法找到可以量化的標準來評定寫意作品的好壞,從而導致寫意作品不管好壞,幾乎很難進入評委們的法眼。

談到這裏,似乎在學理上已經搞清楚為何有「素描強書法弱」「寫意少工筆盛」的現象。

不過,我們嘗試把思維反過來想,假設我們反過來,強書法弱素描,那寫意畫就能興盛嗎?

寫意畫沒有了素描的影響,格調就會自然變高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由此,我們要找出大寫意畫式微的癥結,當然要找到決定大寫意畫高低的核心在哪裏。從寬泛地說,「功夫在畫外」是寫意的重點,也即意境、意趣、意氣的表達。這三方面幾乎跟技巧都無關,但又不無相關。沒有紮實的筆墨技巧,難以巧妙地表達出上述之「意」。這畫外的功夫,除了人生閱歷、生活感悟還跟思想錘煉、品味自然等多方面的素養相關。因此,有人打比方,工筆在狀物,寫意實在寫人。

寫意雖然還分「大與小」,但傳達的藝術價值都是一致,那是透過不露聲色的筆墨,對狀物的借喻,表達畫外之意,這是藝術較高層次的共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