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jié),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 詩佛 」之稱。蘇軾評價其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世有「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 」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並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賞析】這首詩描繪的是清秋薄暮雨後初晴時的山村圖景,當作於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時。開元二十八年(740)後,他在終南山構築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此詩即作於這個時期。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清新、鮮活的感受。此詩宛如一幅清麗秀致的山水畫卷,又似一曲恬靜優美的抒情樂章。這正是王維詩作的特點,詩中飽含畫意,讓人在品味詩句的同時,仿佛置身於美妙的畫卷之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賞析】【相思】是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借詠物而寄相思,全篇不離紅豆,用其相思子之名以關合相思之情。首句寫紅豆產地;次句以「發幾枝」一問,此語極樸實,而又極富形象性,設問自然,暗寓情懷;第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點明其相思內容,用一「最」字將情感推達極致,使「多采擷」的理由自見,且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全詩風格明快,卻又委婉含蓄,語淺而情深,相傳當時即為人譜曲傳唱,流行江南。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賞析】【鳥鳴澗】是一首山水詩。此詩描繪春夜空山幽深而美麗的景色,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緊扣「靜」字著筆,極似一幅風景寫生畫。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表現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全詩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賞析】【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別詩。此詩前兩句描寫渭城驛館風景,交待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烘托出清新舒朗的氣氛;後二句轉入傷別,卻不著傷字,只用舉杯勸酒來表達內心強烈深沈的惜別之意。全詩以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別情,詩文情景交融、韻味深永,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離別情景。它沒有特殊的背景,卻充滿了深深的依戀和牽掛。它適合於大多數離別場合,因此被納入樂府,成為了廣為流傳、久唱不衰的歌曲。
詩人抓住了送別時刻的一瞬間,使其成為了永恒。朋友即將遠行,將前往邊疆絕域的滿地黃沙。此時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千言萬語無從說起,只能將依依惜別之情、所有的關懷與祝福融進一杯離別之酒中。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賞析】公元737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禦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並任河西節度使判官,其實是王維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就是作於此次出塞途中。
【使至塞上】是一首記行詩,記述詩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詩中首先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而後即景設喻,用歸雁、蓬草自比,抒發飄零之感。然後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最後虛寫戰爭已取得勝利,流露出對邊塞將領的贊嘆之情。這首詩不僅描畫出邊塞生活的風貌,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因被排擠而感受到的孤獨、寂寞和悲傷。但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他的情感得到了熏陶和凈化,進而昇華為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其堅韌和豁達的胸懷。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賞析】鹿柴是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一。唐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下購置輞川別業。輞川有勝景二十處,王維和他的好友裴迪逐處作詩,編為【輞川集】,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五首。
【鹿柴】是一首五言絕句。此詩描寫了一座人跡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參天的樹林。第一句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冷;緊接著第二句境界頓出,其中的響聲短暫而局部地打破了山的寂靜,但並未改變其整體的空曠與寂寥;第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傳語轉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至色。全詩語言清新自然,運用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域的手法,把禪意滲透於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之中,創造了一個清寂幽深的境界。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賞析】【過香積寺】是一首五言律詩,為一首寫遊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山中古寺之幽深靜寂。此詩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側寫周圍景物,來烘托映襯山寺之幽勝。詩人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經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禪理的高深,領略寧靜之幽趣。全詩構思奇妙、煉字精巧,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
【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賞析】此詩是王維後期的作品。後期的王維就開始了亦官亦隱的生活,對現實基本是抱著一種「無可無不可」的漠不關心的態度。最初隱居終南山,後來在藍田輞川得到宋之問的別墅,生活更為悠閑,「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並吃齋念佛,「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這首詩就是作於王維隱居輞川藍田時期。
【積雨輞川莊作】是一首山水田園詩。此詩以鮮麗生新的色彩,描繪出夏日久雨初停後關中平原上美麗繁忙的景象,前四句寫詩人靜觀所見,後四句寫其隱居生活。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描寫,創造出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詩寫景生動真切,生活氣息濃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流露出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
【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
【賞析】【觀獵】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前四句寫射獵的過程,後四句寫將軍傍晚收獵回營的情景,表達出其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間兩聯文筆流暢,承轉自然,不受格律的束縛,卻又不失五律的首尾回環的韻味;詩中用典渾化無跡,寫景傳情,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送沈子歸江東】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賞析】王維大約在開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年)知南選,至襄陽(今屬湖北)。他集子裏現存【漢江臨眺】、【曉行巴峽】等詩,可見他在江漢的行蹤不止襄陽一處。看詩題和頭兩句的意思,這詩當是作者在長江上遊送沈子福順流而下歸江東之作。
【送沈子歸江東】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述友人蕩舟離去後詩人目送的情景及感受。詩以楊柳起興,關合送別情事;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隨形,無處不到;且以春色之清麗和溫暖喻人間友情,亦頗宜人,多維的描摹將送別之情寫得淋漓盡致。全詩將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感情真摯,語言明快,風格清麗。
總結
王維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書畫音樂無不精通。他在詩歌藝術上造詣精深,兼長各體,其古風、律詩和絕句皆有名篇。他的詩歌內容也比較廣闊,在遊俠、邊塞等主題的寫作中都有不俗的成績。但就其主要傾向而言,王維最擅長的詩歌主題無疑是山水田園,詩體則是律詩和絕句。
王維詩詞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在山水田園詩派的發展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後世此類詩歌創作提供了典範和借鑒,許多詩人沿著他開辟的路徑繼續探索。
其二,其詩中營造的意境和表達的禪意,影響了後世文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表達,啟發了人們對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其三,他對自然景物細膩而獨特的描繪手法,被後世廣泛學習和模仿,對中國古代詩歌寫景藝術的提升有很大助力。
其四,王維詩歌語言的簡潔優美、韻味無窮,也成為後世詩人在語言表達上追求的目標之一。
其五,在繪畫領域,他「詩中有畫」的風格也影響了後世畫家對詩意與畫面融合的探索和實踐。